归马二首

归马二首朗读

《归马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马骎骎不受鞭,
晚霞如画照晴川。
萧疏黄叶孤舟岸,
零落秋云断雁天。

临水登山悲楚客,
烹鸡酌酒爱诸仙。
任从老逐霜毛至,
莫遣愁来玉盏边。

中文译文:
归来的马儿骄傲地不受鞭策,
晚霞如画般照亮着晴朗的川地。
寂寥的黄叶飘落在孤舟的岸边,
凌乱的秋云中断飞的雁儿。

站在水边登山的时候,我为楚国的客人感到悲伤,
煮鸡、饮酒,我喜爱仙人的生活。
我任由岁月流逝,追随霜毛的到来,
但请不要让忧愁靠近我手边的玉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马儿、晚霞、黄叶、孤舟、秋云和断飞的雁儿的描绘。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对归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中的归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归乡之旅,马儿骄傲地不受鞭策,显示了诗人对归乡的期盼和自由的向往。晚霞如画照亮晴朗的川地,给人以美好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向往。

黄叶、孤舟和秋云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寂寥和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感受。断飞的雁儿象征着离散和别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自己的身份出现,表达了对楚国客人的悲伤之情。煮鸡、饮酒,表现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忧愁的抵抗,希望远离忧愁,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思念、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

猜你喜欢

我爱山中坐,白云来无时。垂天自霭霭,归山亦徐徐。

青松千岁姿,天矫干霄枝。舍此下栖鸟,营营竟安之?

()

太平寺壁沧烟浦,亭匀剪得寻丈许。初惊汹汹欲掀天,熟视方方不踰矩。

潜珍毓怪疑无数,又疑勇斗鲸鹏聚。掩敛光芒不呈露,定在崩奔漩澓处。

()

风尘几傲吏,汉日有神君。舄以尚方至,符从下邑分。

宫前沾紫气,仗里拜彤云。一自飞凫后,寥寥不可闻。

()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

征人喜放溜,晓发晨阳隈。初言前浦合,定觉近洲开。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还瞻起涨岸,稍隐阳云台。

()

郁孤台下驻旌旄,鹄立诸生拥绣袍。新命北来天语重,故乡南望岭云高。

欧阳旧俗尧藩冠,许国遗宗汉署豪。有待一番时雨遍,归来东观理风骚。

()
风送孤篷不可遮,山中城里总非家。
临行有恨君知否,不见篱前稻著花。
()

远林烟羃羃,宿草露娟娟。沙渚鹭初起,渔舟人未眠。

()
登岭势巍巍,莲峰太华齐。
凭栏红日早,回首白云低。
松柏月中老,猿猴物外啼。
禅师吟绝后,千古指人迷。
()

吴宫烟水碧迢迢,琼楼十二凌青霄。
北方佳人颜如花,素衣濯濯明朝霞。
云母屏风珍珠箔,香销金鸭春寒薄。

()
暑剧中宵枕屡移,夙兴犹得趁凉时。
平冲露气篮舆稳,遥杂星芒篠炬随。
角景有诗聊记述,为人无术漫驱驰。
须臾假寐谁惊觉,隔岸清风叫子规。
()

何处渔汀晚棹回,笛声似为水云哀。相逢莫怪频垂泪,曾向梁园听曲来。

()
痛饮消愁酒,愁城未肯降。
阴风吹北户,斜日上西窗。
艰食县禾亩,苛征及嘏江。
何曾人官府,深愧高门庞。
()
已谢芳华更不留。
几经秋。
故宫台榭只荒邱。
忍回头。
()
李用
春水满四泽,浪暖鱼龙化。
呼吸成风云,霖雨遍天下。
()

綄影悠扬五两轻,少男应律蛰虫惊。破萌拆甲全无迹,拂幔开楹若有情。

草偃方将行夏令,条鸣切莫变秋声。松涛竹籁俱堪赏,雪后飘梅韵更清。

()

新丰佳气满,圣主在温泉。云暧龙行处,山明日驭前。

顺风求至道,侧席问遗贤。灵雪瑶墀降,晨霞彩仗悬。

()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
凄凉怀抱向谁开。
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