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宛丘舟中作。宋代。宋祁。孑孑归樯五两斜,浮云尽处是京华。不随东鲁人浮海,正似新丰犬识家。笏首新荷寻珥笔,腰间故印解垂緺。多年蹇足蹒跚甚,却畏丹泥九墄赊。
《离宛丘舟中作》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孑孑归樯五两斜,
浮云尽处是京华。
不随东鲁人浮海,
正似新丰犬识家。
笏首新荷寻珥笔,
腰间故印解垂緺。
多年蹇足蹒跚甚,
却畏丹泥九墄赊。
中文译文:
孑孑:孤零零地
归樯:归船
五两斜:船身倾斜
浮云尽处是京华:到处都是繁华的京城
不随东鲁人浮海:不随从东鲁地区的人一起远航
正似新丰犬识家:就像新丰的狗认识自己的家一样
笏首新荷寻珥笔:拿起新荷叶寻找笔尖
腰间故印解垂緺:解开腰间的印章,解下垂悬的绶带
多年蹇足蹒跚甚:多年来行走困难,步履蹒跚
却畏丹泥九墄赊:却害怕红色的泥土,不敢越过九重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船中的心境和思考。诗人孤零零地归船,船身倾斜,仿佛船在浮云尽处,到处都是繁华的京城。然而,诗人并不随从东鲁地区的人一起远航,而是像新丰的狗一样,认识自己的家,坚守自己的根基。
在船中,诗人拿起新鲜的荷叶寻找笔尖,解开腰间的印章,解下垂悬的绶带。这些动作表达了诗人对于新事物的渴望和对过去的回忆。然而,多年来的困难使得诗人的步履蹒跚,行走艰难。他害怕越过九重山,畏惧红色的泥土,这可能象征着他对未知和风险的恐惧。
整首诗词通过对船中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属感和家园的思考。诗人选择坚守自己的根基,不随波逐流,同时也表达了对未知和风险的畏惧。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宋代诗人对于人生和归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梅圣俞挽歌二首。宋代。司马光。漆灯无复曙,柏径不知人。南纪光华减,中朝后秀贫。凄清千古韵,寂寞一丘尘。异日昭亭下,方多沥酒人。
妇女之孝二十首·郑义宗妻。宋代。林同。抵死侍姑侧,宁知有妾身。若怀白刃顾,尚得谓之人。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元代。方回。卦揲家人吉,门迎稚子欢。始知乡国好,全胜道途难。砌草陈根绿,庭花冻蕾丹。春园容日涉,更敢上长安。
晨兴有叹。宋代。孙应时。月落霜如雪,风回水正冰。百思劳夜梦,多病晨怯兴。世事甘牢落,心期独战兢。床头书在眼,且莫负寒灯。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一。宋代。释德洪。遍界不会藏,处处光皎皎。开眼失踪由,都缘太分晓。园林匆生春,万瓦粲一笑。遥知忍冻人,未悟安心了。
秋兴 其一。元代。王冕。万里山河一局棋,旷怀百感独伤悲。石麟夜雨生新恨,铜雀春风属旧时。雪卷流沙驮信远,天沈辽海鹤书迟。五陵年少俱零落,回首故园空梦思。
减字木兰花。宋代。吕胜己。烟云变化。面面青山如展画。俯对平川。野水烟村远接天。有时纵目。景物繁华观不足。月下风头。一曲清讴博见楼。
次韵代答刘文潜司业。宋代。范成大。回廊月下短歌行,惟有知音解有情。一曲红窗声里怨,如今分作两愁城。
辛巳巴东元日。元代。房皞。旧日逢春喜,而今怕见春。红尘长路客,残病老夫身。政拙难书考,家贫只累人。自怜头上发,更比去年新。
赠别刘近之四首 其二。明代。陈吾德。送君龙溪渚,弥楫五羊城。五仙行问讯,胡为事遐征。言从海上来,探历已周星。归装非陆贾,行笥异边经。玄珠媚赤水,瑶草冒丹庭。言资九鼎重,方价千镒轻。采之当谁遗,逝将献承明。挂帆从此去,长揖谢仙灵。
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
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
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
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别。唐代。权德舆。一德承昌运,三公翊至尊。云龙谐理代,鱼水见深恩。别墅池塘晓,晴郊草木蕃。沟塍连杜曲,茅土盛于门。卜筑因登览,经邦每讨论。退朝鸣玉会,入室断金言。材俊依东阁,壶觞接后园。径深云自起,风静叶初翻。宰物归心匠,虚中即化源。巴人宁敢和,空此愧游藩。
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唐代。程洛宾。鱼雁回时写报音,难凭锉蘖数年心。虽然情断沙吒后,争奈平生怨恨深。
姜女庙。清代。缪公恩。乱石长廊锁寂寥,冻云野树日萧萧。我来遗迹谁堪问,门外寒波落晚潮。
三吊吟四首。元代。方回。市有印书叟,日印可千纸。间得工墨钱,苟足赡妻子。近欲役其人,告者谓已死。醉歌夜彻晓,熟卧呼不起。人鬼顷刻分,火葬骨骸燬。岂不谓达生,谁独能免此。
赠学仙者。唐代。王绩。采药层城远,寻师海路赊。玉壶横日月,金阙断烟霞。仙人何处在,道士未还家。谁知彭泽意,更觅步兵那。春酿煎松叶,秋杯浸菊花。相逢宁可醉,定不学丹砂。
断碑叹。宋代。陆游。二萧同起南兰陵,正如文叔与伯升。至今人悲大萧死,齎恨不见梁家兴。崇崇之陵久为谷,岂为群盗分珠玉。断碑槎牙弃道边,文字班班犹可读。剥剜苔藓一凄然,俯仰人间几变迁。世人作碑君勿哂,千载园林须石笋。
冬日送暹上人。宋代。梅尧臣。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毘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无人淹。
青玉案三首 其一。清代。高士奇。长天一幅拖蓝纸,见几阵、鸿成队。乱墨斜行低映水。菰芦滩上,蓼花洲里,影出飞腾势。年年霜信来千里,碧海空濛何处寄。写尽朝红兼暮翠。浔阳商妇,新丰荡子,那识相思字。
浣溪沙(亲旧蕲口相访)。宋代。张孝祥。六客西来共一舟。吴儿踏浪剪轻鸥。水光山色翠相浮。我欲吹箫明月下,略须棹晚风头。从前五度到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