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适之菊庄。元代。方回。余换侯}乃粮不过许,春苗夏叶俱可烹。木兰坠露滋上池,亦复樽酒东篱倾。人爱热官我宁冷,粗有菊谱传诸生。南阳月输三十斛,汝真粪士之朝荣。
《题丁适之菊庄》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诗词。该诗以菊花为题材,描绘了主人公丁适之的菊庄景色,并通过菊花的形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名利追求的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余换侯}乃粮不过许,
春苗夏叶俱可烹。
木兰坠露滋上池,
亦复樽酒东篱倾。
人爱热官我宁冷,
粗有菊谱传诸生。
南阳月输三十斛,
汝真粪士之朝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菊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菊庄的景色和主人公丁适之的心境,表达了一种追求清雅、超脱尘世的情感。
诗的开篇写到丁适之的菜园,他种的菜只够自己的家庭生活所需,没有多余的粮食,但他用心种植的春苗和夏叶都可以作为食材,暗示他注重品质而不追求数量。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菊庄中的木兰花从树上滴下的露水滋润着池塘,也有人在东篱(篱笆)边举杯倾酒,形成了一幅雅致宁静的景象。这里木兰的形象可以被视为丁适之的菊花之外的另一种洁净美丽的象征。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丁适之对热衷于官位的人的冷漠态度,他宁愿保持自己的清冷之志。虽然他没有高官厚禄,但他却有一本菊花栽培的谱册,可以传授给其他有志于学习的人。这里的"粗有菊谱传诸生"意味着他不仅在物质上追求简朴,而且在精神层面也注重修养和教育。
最后两句描述了丁适之所在的地方南阳,月亮输送的货物达到三十斛(一种容量单位),这里以月亮为喻,指南阳的人们对物质财富的追求。而作者认为,南阳真正的光荣应该是那些甘于清贫、追求精神追求的人,而不是追逐名利的无谓追求。
整首诗以菊花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主人公的心境,表达了作者对纯洁高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物质追求和名利虚荣的冷嘲热讽。通过菊花的形象,诗意深远,让人思考人生追求的真正价值所在。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枕流亭。宋代。耶律铸。振濯尘缨奠枕流,桃花源上玉溪头。春风来领长欢伯,和气追陪独醉侯。童子只知除害马,庖丁原不见全牛。痴仙事业依然在,甚识人閒有棘猴。
九月朔晨起忆故园晚易。宋代。舒岳祥。晚易图书烬,篆畦花木新。承平三世积,丧乱一朝贫。清晓凭栏意,空山袖手人。平生欲学杜,漂泊始成真。
点绛唇·荫绿围红。五代。冯延巳。荫绿围红,梦琼家在桃源住。画桥当路,临水双朱户。柳径春深,行到关情处。颦不语,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唐代。杜牧。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题常执中无息斋。明代。夏原吉。天道何刚健,运行若机旋。昼夜弗暂息,今古或无愆。四时以代谢,万物资陶甄。嗟哉果何如,惟其一诚焉。不见古君子,体道心拳拳。贤兮则希圣,圣兮则希天。兢兢著谟典,亹亹垂诗篇。宣尼叹逝水,孟氏称源泉。禹阴分寸惜,陶甓朝昏迁。铦锥季子读,圆枕温公眠。所进虽各异,所志同一坚。眷彼蚩蚩氓,相去霄壤悬。灵台既茫昧,德基任摧颠。高明邈难入,污下甘伏跧。晚途或有悔,畴能返流年。吾湘常氏子,学古知其然。高斋扁无息,翼翼临江边。不华亦不隘,非郭亦非廛。轩窗贮经史,几席罗毫笺。端居究玄赜,终日惟乾乾。德业遂精进,声华益昭宣。徵书忽相迫,试艺临文渊。琳琅有馀响,隙吹胡能联。英英冠多士,籍籍膺高铨。暂别京国友,远泛端溪船。民事固杂沓,夙心敢云谖。朝焉戴星出,夕焉戴星还。吏案无留牍,琴堂弗闻鞭。一篝照清夜,典籍还穷研。匪曰钓时誉,所希在圣贤。顾我何放旷,百行无一全。庸庸窃君禄,华发将垂肩。感子名斋义,自愧还自怜。壮心日以钝,安能重磨镌。愿子慎终始,勿谓百里牵。鹏抟必九万,骥骋须三千。矧今圣明世,简拔无私偏。坦荡青云路,会当恣高骞。周览上林春,满挹龙楼烟。对扬吐奇蕴,献纳摅忠虔。跻民太和域,致君唐虞前。功名著青史,耿耿千秋传。
登黎氏山楼 其二。明代。梁有誉。苔径云泉松十寻,风回众壑自龙吟。谢家群从多诗兴,苏岭高人发笑音。树色夹城春雨暗,江光吞壁夕阳沉。生涯卒岁浑疏豁,望逐金茎使不禁。
苏幕遮 在长安寻铁马骑,道友索词。金朝。马钰。马风儿,悟玄理。不得檐楹,看您成家计。参从风仙何事喜。舞袖轻摇,撼动声清美。胜骅骝,无萦系。不恋银鞍,免使人鞭捶。蓦地玎铛声韵起。自在逍遥,直上青霄里。
书汪氏双节传后。清代。王尔烈。二女同居多异志,两贤相遇真家瑞。家瑞偏逢变坎坷,贤女空悲共憔悴。汪君同室曰王徐,浙水清门著节义。自昔之子号宜家,厥后良人厄远地。瞻望母兮目岂瞑,哀弱子兮孤谁寄。庄姜戴妫无猜嫌,赵姬叔隗均礼谊。含悽且作未亡人,戮力同肩未了事。风雨冥冥虓虎惊,篱壁萧萧魑魅肆。凛冽冰霜足禦侮,殷勤针黹还供匮。冬夜夏日寒暑长,机筐书箧无时置。高堂终年子有成,地下报君妾无愧。贤哉患难有同心,嗟乎传闻为酸鼻。福堂应以阴骘酬,弱骨何必鬼神忌。齐年双嫠穴同归,百死孤生空血泪。闺中婴臼岂为名,身后鼎牲匪我思。君恩逮下靡有遗,孝子显亲无弗至。吾为贤者叹馀生,何以报之为良吏。
湖寺清明夜遣怀。唐代。李群玉。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李伯时所画太一真人莲叶舟图。宋代。郑思肖。太一真人妙出神,聊乘莲叶下南冥。若人欲识空凉境,但诵薰风一卷经。
西江月·华胄银青气脉。宋代。陈著。华冑眼青气脉,仙风斑白须眉。儿孙玉雪满庭帏。家庆人间难比。浮世事等云过,平生心有天知,举杯相约小看时,岁岁梅花里醉。
抵滁阳闻拱辰石太仆将至留赠 其一。明代。王世贞。双旌宛转下滁州,真气如闻在后头。圣代豪贤多九列,何人数马似恬侯。
汕头行 过澄海三大桥。近现代。老舍。昔从澄海到汕头,野水荒沙旅客愁。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人民智慧虹为路,堤岸光辉月入沟。寒食秧田千顷碧,飞花满县冠山游。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黄州快哉亭记。宋代。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