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淝口二首》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氐丑矜凶甚,
临流列万幢。
由来不自项,
何荷欲浮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宋祁在淝口的情景。淝口是指淝水的入口,淝水是一条重要的水道,连接着长江和淮河。诗中描述了氐丑(指淝水的水势凶猛)非常嚣张,排列着无数的船只。作者感叹自己无法掌控这样的水势,不知如何渡过淝水。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淝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氐丑矜凶甚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淝水的凶猛和威力。临流列万幢的描绘,生动地展示了船只密集的场景,给人以壮观之感。诗中的由来不自项,何荷欲浮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无法掌控和对未知的恐惧。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力量的渺小感,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淝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以及对人类力量的渺小感。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病眼寄子中。宋代。陈藻。连朝黑雨暂晴时,山抹浮云似画眉。贪看须臾成底相,不堪病眼怕风吹。
赠陆少保平泉 其二。明代。慧秀。鹤发神仙纪,蝇头梵字书。请僧开宝藏,作供施金鱼。海众投莲社,门人奉笋舆。夙乘坚固誓,祇树藉安居。
和昂霄见怀韵。明代。唐之淳。偶作淮甸游,空烦故人待。执热思雨凉,驰情寄云海。岂无黄发期,但恐朱颜改。共保金石躯,芳名岁寒在。
夜坐灯灭戏作。宋代。陆游。冷饭黄齑傲太平,鬓丝原不为愁生。忽因灯死得奇观,明月满窗梅影横。
独愁。明代。王素娥。黄昏愁听雨萧萧,挑尽残灯夜寂寥。彩线罢拈肠欲断,薰笼香冷火应消。
送朱子成之西粤经纪张默庵后事。宋代。何绛。共是哀良友,惭君义独高。九泉期不负,万里莫辞劳。无地招魂返,留棺待女号。遥知逆旅夜,双泪落青袍。
过无锡有感。清代。翁心存。春风吹绿满平芜,路入粱溪水驿纡。山色宛同乡国好,泉声还似旧时无。愁听子夜啼乌鹊,怕说寅年足虎貙。欲问元戎驻兵地,沙边烟雨总模糊。
送愿上人归龙山省侍昭默老人。宋代。释守卓。我省老师未尝病,汝行亲省病老师。汝我同门无异路,彼彼步步不相随。肯谓长行无伴侣,正宜念念念在兹。我惭塞责成拘局,心虽默堂身远离。尔能急义重去就,身心俱往更由谁。千里龙山不日到,归心犹恐锡飞迟。无病病师力奉侍,不亲亲者真其资。双溪幕阜不相远,一往一来皆妙期。
醉太平四首 其二。清代。项鸿祚。诗魔酒魔,愁过病过。撩人一段横波,唤卿卿奈何。池喧绿荷,墙围碧萝。骤凉亭院风多,近黄昏睡那。
题僧自悦山中白云。宋代。王称。度壑穿林元是幻,风收雨散却还空。要知自悦与持赠,都在青天片月中。
夏夜对月。宋代。陆游。薄云归欲尽,残雨久犹滴。月入疏林间,庭户粲珠璧。梅天苦蒸郁,爽气始此夕。岂无一舴艋,放浪江天碧。散发黄鹤楼,醉弄白玉笛,真当舞鱼龙,讵止裂金石。
病中即事三首。宋代。王炎。浃旬不见日,冻云塞天宇。儿童相与言,雪意恐未已。一月见三白,为瑞亦足矣。老夫固畏寒,贫者忧冻死。六出乱飞花,不如晴可喜。
乘桴亭。宋代。郭印。孔子道不行,时君目腐儒。乱邦难置足,遂欲九夷居。更作乘桴语,与此意何殊。一木异舟楫,波涛宁可逾。愤世有激尔,盖用警聋愚。季路犹未达,而况他人与。我生亦不辰,兵戈溷中区。两脚倦远涉,跼蹐西南隅。临深每慨叹,长江良起予。兴发撑小艇,郁堙聊一舒。
忆游嵩山。宋代。梅尧臣。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烟霞极目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望书归(同前)。宋代。贺铸。边堠远,置邮稀。附与征衣衬铁衣。连夜不妨频梦见,过年惟望得书归。
花褐裘。唐代。王建。对织芭蕉雪毳新,长缝双袖窄裁身。到头须向边城著,消杀秋风称猎尘。
答汪中丞见怀。明代。顾璘。雅望同归天下贤,知心初附白头年。拟将东海论交谊,几向西湖费酒钱。石涧行临三竺水,茅亭吟对万松天。相望千里能相忆,满纸高情护碧烟。
咏梅二首次韵 其二。明代。张弼。十载含酸待易牙,预将雪艳压春花。不容俗客探消息,独倚清风鹤外沙。
元会诗五首。宋代。宋祁。惟新兹首祚,倾祝乃祈年。光华无辍旦,先后不违天。贺牍纷陈几,祥图霭奏篇。南金照庑丽,涂玉截肪鲜。
子夜曲。明代。徐庸。苏台新柳金婆娑,西山塞蘸西江波。台端女儿春思多,镜中巧蹙双青蛾。凤衾香残鸳梦促,瘦损腰肢无一束。花开花落向琐窗,芳春速去多匆忙。郎归不功果何似,肠断飞来双燕子。
偶成示卫道人用前韵。明代。袁宏道。丹垆成砌药成畦,枉把刀圭事犬鸡。料得此身虽暂毁,辟如土偶乍漂泥。寒山宛尔称兄弟,庞叟随缘示女妻。未转枕来残梦了,晨光又动晓鸡啼。
秋山。宋代。卫宗武。秋山抱奇姿,不肯事妩媚。犹夫尘外士,飘然有仙气。霜风肃宇宙,林壤去菑翳。皮毛剥落尽,玉骨乃挺异。独存岁寒枝,虬髯倚天翠。我来一事无,兀兀惟坐对。挟策咏圣涯,援琴奏流水。方寸如太虚,物类无点缀。但欠渊明菊,得酒莫与醉。赖有坡仙竹,无肉可忘味。老怀藉陶写,俗好非所嗜。平生爱山癖,每见如久契。勿云丘垤如,泰华所眇视。吾心与境融,小大无异致。行行陟其巅,天地特一指。忽动九辨悲,清愁飞海外。
还李举之太平广记。宋代。洪适。稗官九百起虞初,过眼宁论所失诬。午枕黑甜君所赐,持还深愧一瓻无。
和钱孙叔委心亭二绝。宋代。胡寅。寄傲羲皇以上人,古今虽隔意常亲。圣时方欲询黄发,未能公收致主身。
次韵答胡山甫兼简汪日宾。宋代。戴表元。乱后交朋星散居,如君那得易亲疏。耐多但有客满座,忙绝不令儿废书。万里山河蓬鬓底,一春风雨杏花初。间身共逊耽诗老,野服枯藤得自如。
过抛。明代。林光。欹斜千百岭,宛转十三抛。云气穿山罅,滩流倒石坳。澄潭没乌鬼,怪壁断羲爻。最爱悬崖下,疏松着几梢。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清代。佚名。赫赫媪神,稼樯是司。方是藉敛,报本攸宜。嘉坛建祀,玉帛陈香。明灵昭格,以介蕃釐。
月堂室中闲题。明代。逯昶。清心投静室,童子启云关。秋色老着树,夕阳明在山。高崖泉落响,远汉鸟飞还。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
太平州二首 其一。宋代。徐俯。便风击鼓太平州,斜日落帆大信口。二年两见黄山塔,平生不饮姑孰酒。
山斋凉夜。近现代。钱钟书。孤萤隐竹淡收光,雨后宵凉气蕴霜。细诉秋心虫语砌,冥传风态叶飘廊。相看不厌无多月,且住为佳岂有乡。如缶如瓜浑未识,数星飞落忽迷方。
病中偶成 其一。明代。戚继光。燕越烽烟二十春,一朝病集未闲身。忽来窗外黄梅雨,又送新愁到耳频。
水调歌头(_·川溪亭)。宋代。吴潜。皎月亦常有,今夜独娟娟。浮云万里收尽,人在水晶奁。矫首银河澄澈,搔首金风浩荡,毛发亦冷然。宇宙能空阔,磨蚁正回旋。倩渔翁,撑舴艋,柳阴边。垂纶下饵,须臾钓得两三鲜。唤客烹鱼酾酒,伴我高吟长啸,烂醉即佳眠。何用骖鸾去,已是地行仙。
咏浴。唐代。韩偓。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
杨柳枝 其八 赋小城梅枝。清代。郑文焯。一点芳心作意酸,预知年事有彫残。只应从此无花著,胜与松筠守岁寒。
礼明教大师塔。宋代。释智愚。道树将摧皇祐间,力扶危处几多难。因思今日安然者,忍数空庭竹几竿。
寿葛贞母。明代。徐渭。终岁不成妆,钗寒古凤凰。诗堪将柏赋,年亦与松长。列女谁同传,称人果未亡。当筵思举案,误递百年觞。
寄郁上人。唐代。姚合。此生修道浅,愁见未来身。谁为传真谛,唯应是上人。自悲年已长,渐觉事难亲。不向禅门去,他门无了因。
赠新罗僧。宋代。陈允平。便帆才过日东来,浅色伽梨短样裁。野鹤怨时心共远,海鲸降处定初回。长年守律因师戒,中土传经为国灾。几日应酬官事了,南湖听法雨华台。
元日对雪。明代。苏升。元晨飞雪一天寒,赢得梅花腊后看。车马缤纷千里道,不知何处卧袁安。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胡笳十八拍。两汉。蔡文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忍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人多暴猛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为骄奢。两拍张弦兮弦欲绝,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越汉国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鼙鼓喧兮从夜达明,胡风浩浩兮暗塞营。伤今感晋兮三拍成,衔悲畜恨兮何时平。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天灾国乱兮人无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虏。殊俗心异兮身难处,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寻思涉历兮多艰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青。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夜间陇水兮声呜咽,朝见长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兮欲问天,天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与传?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故乡隔兮音生绝,哭无声兮气将咽。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悲深兮泪成血。 我非食生而恶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耻,憋之念之兮生长边鄙。十有一拍兮因兹起,哀响缠绵兮彻心髓。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忽遇汉使兮称近诏,遗千金兮赎妾身。喜得生还兮逢圣君,嗟别稚子兮会无因。十有二拍兮哀乐均,去住两情兮难具陈。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子母分离兮意难怪,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