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路。宋代。柳永。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阳台路·楚天晚》是宋代诗人柳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楚天晚,指的是楚地的天色渐渐暗下来。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描述了寒冷的枫树上红叶凋零的景象。冒征尘、匹马驱驱,表达了诗人在征途中奔波劳累的心情。愁见水遥山远,诗人感到忧愁,因为他看到水和山都离自己很远。
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诗人回忆起自己年少时的欢乐时光,那时他在温暖的凤帏下,依偎在芳香中,习惯了快乐的嬉戏。
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诗人感叹自己当年的欢乐如云雨般散去,他并不知道这些欢乐会如此短暂。
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此刻,诗人空悲地回首往事,望着远方的帝里,眼泪难以抑制。
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诗人看到夕阳下的烟雾和凋零的草木,感到迷茫和困惑,仿佛道路前方没有尽头。
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诗人又一次依照过去的习惯寻找住宿,不知道会在哪个苇村山馆过夜。
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诗人在寒冷的灯光下,感到夜晚漫长而无聊,不知道如何消遣自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逝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痛苦。诗人的情感在诗中流露出来,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共鸣。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柳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舟归江上过斜塘。明代。高启。漫漫村塘水没沙,清明初过已无花。春寒欲雨归心急,懒住扁舟问酒家。
冬夜感怀。唐代。王建。晚年恩爱少,耳目静于僧。竟夜不闻语,空房唯有灯。气嘘寒被湿,霜入破窗凝。断得人间事,长如此亦能。
同詹明诚傅茂元游晞真馆有诗因次其韵。宋代。刘子翚。橘柚垂红古观秋,归途邂逅得寻幽。晴沙散策随山远,夜月回船信水流。胜处无诗端可恨,它时有酒更来游。相陪二妙平生友,老矣襟期共一丘。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唐代。白居易。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隐居秋日。宋代。林逋。行药归来即杜门,啸台秋色背人群。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着烟寒未分。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擬赖斯文。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
黎厅相并栽柏生意可喜。宋代。李石。一级寒阶不尽登,齐腰立雪我何能。庭前柏树君知否,便是西来两代僧。
拟青青陵上柏诗。魏晋。陆机。冉冉高陵苹。习习随风翰。人生当几时。譬彼浊水澜。戚戚多滞念。置酒宴所欢。方驾振飞辔。远游入长安。名都一何绮。城阙郁盘桓。飞馈缨虹带。层台冒云冠。高门罗北阙。甲第椒与兰。侠客控绝景。都人骖玉轩。遨游放情愿。慷慨为谁叹。
黄子湘太守属题令子贞石遗稿。清代。沈梧。风烟南浦赋招魂,遗稿披看墨有痕。负约春花江上舫,伤心宿草雨中村。清词丽句留千古,贤佐才人萃一门。料得九原应寂寞,来生诗社好重论。
滴水岩二首。明代。黄辉。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自云门至上灶欲游一二僧庵以雨不果。宋代。陆游。道远晨炊米,风和昼减衣。花残孔官庙,苔满葛仙矶。剩欲寻僧话,先判秉炬归。山昏又成雨,心事固多违。
挽吴孟思。明代。易恒。学古得名谁与齐,白头南国尚凄凄。漆书已负成蝌蚪,石鼓空传出宝鸡。半夜旅魂山塔静,百年春梦□□低。湖山怪尔归何晚,直待花残杜宇啼。
古诗。明代。乌斯道。女萝依松柏,松柏不可依。巨干遭剪伐,修蔓殄无遗。女萝当奈何,无依乃其宜。盘旋大化中,春荣秋自萎。升高岂不好,夭折亦足悲。
寒夜观雪。宋代。范成大。静极孤鸿响,寒疑万籁喑。眼花灯下字,髭断雪中吟。颇似偿前债,非关惜寸阴。可怜蝴蝶梦,翩作蠹书蟫。
幽眠。宋代。秦观。幽眠起常晚,冬晷复不长。中间数十刻,倏如惊燕翔。晨餐粗云毕,申鼓鸣相望。忽忽竟何就,念之动中肠。天地一逆旅,死生犹转商。暂来旋云去,属速乃所常。较计亦何补,徒然非慨慷。不如听两行,一概付酒觞。北风吹老槐,白日转纸窗。布衾一觉睡,身世成渺茫。宿莽冬不衰,兰茞幽更芳。无庸伤局促,速此鬓发霜。
雨笠。清代。许青麟。轻轻不畏风吹面,点点须防雨打头。名异云冠精结构,形殊雪帽密绸缪。惯遮樵子来荒径,好护渔翁上钓舟。记否彼都缁撮咏,夫须妙制礼从周。
感寓 其七十三。明代。朱诚泳。项籍苦强暴,沛公乃宽仁。秦鹿竞相逐,六合生姻尘。呜咽起雷电,叱咤惊鬼神。拔山气盖世,扛鼎力足任。豪雄竟难恃,凶残徒杀身。阴陵一失道,楚歌自沾巾。焉知卯金刀,兴隆自有因。帝王本仁义,猛力何足云。
再用韵约式之。宋代。方岳。已扫秋庭月,蹇驴来未来,一官连我俗,双眼向谁开。书癖工为崇,诗穷不受催。是中惟酒可,到手莫停杯。
用程季仪送行之韵为别。宋代。赵蕃。过江今几年,遗俗不屡见。纵余门户称,直有冠裳变。惟君河洛间,南走楚粤遍。虽从科诏求,未脱褐衣贱。芬然兰三薰,粹矣金百链。潭潭务中澄,煜煜鄙外绚。遂登南轩门,如识伊川面。周旋苟有得,喜跃几成抃。渊深保战兢,鸩毒戒安宴。于今过城南,政似趋无倦。儒冠盖多端,剧论如合战。试评季路勇,孰与之反殿。前日我辞君,炎风尚交扇。只今君别我,余暑已堪饯。岁序急推迁,吾行甚流转。爝火讵当阳,雨雪宁待{左日见}。孤唳岂潜声,卑飞终挂罥。小令泊扁舟,暂为沥破研。我如浩然归,君异方朔荐。契阔方自兹,追随复何便。
莺啭皇州 其一。明代。朱元璋。絮飞莺啭柳垂青,春雨过时天正晴。新涧水流闻鼓韵,旧崖松扫听琴声。神州气象寰中盛,天阙风光世上明。犹有上林花似锦,殿阶仙乐凤笙鸣。
赠战贡士归楚。明代。岑用宾。枫叶萧萧间去津,临岐把袂一沾巾。千峰白雁逢归客,三径黄花候主人。司马远游多博物,相如能赋亦甘贫。潇湘赤壁堪乘兴,忆尔应知入梦频。
题鸦浴池。元代。萨都剌。天池霹雳斧斤馀,天风万劫吹不枯。白云石面化青雨,落日海眼翻金乌。银河灵鹊渡夜影,月窟老兔时濡须。太平海上锦袍客,跨鹤来看浴凤雏。
上天竺用韵。明代。朱朴。层峦叠嶂拥崔嵬,岚翠浮春埽不开。竺国楼台从地起,空王龙象自天来。重岩过雨飞花尽,古木丛烟细路回。有发道人今学佛,山灵不用更相猜。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咏菊。明代。丘浚。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