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初发呈张功父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朗读

《木犀初发呈张功父》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对桂林的向往和对花仙的幻想,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尘世何曾识桂林,
花仙夜入广寒深。
移将天上众香国,
寄在梢头一粟金。
露下风高月当户,
梦回酒醒客闻砧。
诗情恼得浑无那,
不为龙涎与水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桂林和花仙为主题,通过对桂林的描述和对花仙的幻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先,诗中提到“尘世何曾识桂林”,表达了作者对桂林的向往之情。桂林以其秀美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作者认为尘世之人无法真正理解桂林的美丽。

接着,诗中描绘了花仙夜晚进入广寒深处的情景。花仙是一种神话中的仙女,代表着美丽和神秘。作者通过描绘花仙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美好事物的存在和他对美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将天上的香国移至梢头,用一粟金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表明作者对美的追求不仅仅是一种幻想,而是希望将美好事物带入现实生活中。

诗的最后两句“诗情恼得浑无那,不为龙涎与水沉”,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他认为自己的诗情无法得到理解和欣赏,不愿为了迎合世俗的口味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桂林和花仙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它展示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诗人身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

猜你喜欢

鸡足烟丸古松心,龙眠惜之如惜金。玄霜遥分玉兔窟,碧髓近挺青蛉岑。

茅犀截角光自照,柏麝却脐香太侵。鸿崖羽人故多幻,鹤驭明朝那可寻。

()

北风破雨初成雪,斋舫篷窗吹纸裂。
篮舁触冷访圆庐,得把一杯聊耳热。
人生自适待何时,矧君与我皆衰迟。

()

幸值时方泰,无论心苦长。祇调参术饵,更挹蕙兰芳。

话旧寻莲社,移家近梓乡。观澜看拾翠,赢得听沧浪。

()

长吟坦腹笑逶迤,清浊谁量千顷陂。马枥可能隤莫齿?鹪栖聊复拣深枝。

班荆地上秋风过,仆表花间日影移。要勒浯溪须老手,腰间砚削为君垂。

()
西江上,风动麻姑嫁时浪。
西山为水水为尘,不是人间离别人。
()

南溟之鱼头尾黑,身长竟船头似铁。浮游偃蹇气欲吞,斜日昏冥映鬐鬣。

喣沫成烟浪花起,逐我船头趁船尾。恐是昔年未死之蠥龙,一经谴斥偕厉鬼。

()
昨日东船使风下,突过未兴快於马。
今日西船使风上,适从何来急於浪。
东船下时西船怨,西船上时东船羡。
篙师劳苦自相觉,明日那知风不转。
()

镇日不开关,于书癖好班。贫犹嫌鹤佞,病始觉松间。

答简慵经岁,寻诗梦入山。晨醒身在簟,颇悔又飞还。

()

兀坐松轩晚,秋因雨作声。步檐听不尽,呼酒对愁倾。

()
()

田单拜齐将,即墨乘孤危。群心效死斗,燕士不敢支。

一朝宠禄盛,惜身思自持。小敌竟不下,大寇空若箕。

()
刘伯坚
大庾狱中将两日,移来绥署候审室,室长八尺宽四尺,一榻填满剩门隙;
五副脚镣响锒铛,匍匐膝行上下床,①
狱门咫尺隔万里,②守者持枪长相望。
狱中静寂日如年,囚伴等吃饭两餐,都说欲睡睡不得,白日睡多夜难眠;
()

安閒喜得伴林居,分教无功恨有馀。闵贡政为投劾计,何蕃空上乞留书。

论文每愧瑕疵汝,廷誉何烦俎豆予。谁识白云千里念,终更计日望吾庐。

()
华堂银烛堆红泪。
解说离人多少意。
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
()
闻君泽畔伤春草,忆在天门街里时。
漠漠凄凄愁满眼,就中惆怅是江蓠。
()
司听坎体本来清,举世都将贮笛筝。
饱听翛翛北窗吹,人间能有几长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