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宋代。杨万里。三子官期至,同时各致勤。争迎阿潘母,独就大冯君。喜入乌巢舍,惊傅鹤吊坟。伤心是廷尉,目断太行云。
《徐氏太淑人挽辞二首》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徐氏太淑人的离别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三子官期至,同时各致勤。
争迎阿潘母,独就大冯君。
喜入乌巢舍,惊傅鹤吊坟。
伤心是廷尉,目断太行云。
中文译文:
三个儿子都成为官员,同时各自努力奋斗。
争相迎接阿潘的母亲,只有我去拜访大冯君。
喜悦地进入乌巢的住所,惊讶地看到傅鹤在祭拜坟墓。
心中伤感如同廷尉,眼中的太行山云彩已经模糊不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徐氏太淑人的离别之情。诗中提到了三个儿子都成为官员,各自努力奋斗,但只有作者去拜访大冯君,这可能是因为大冯君与徐氏太淑人有着特殊的关系。作者在徐氏太淑人的住所感到喜悦,但同时也感到伤感,仿佛心中有一种廷尉(古代官员)的悲伤,眼中的太行山云彩也变得模糊不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徐氏太淑人的深情厚意。作者通过对三个儿子的成就和自己与大冯君的亲近,表达了对徐氏太淑人的敬爱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喜悦和伤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复杂而深沉的感觉。同时,通过描绘眼中的太行山云彩模糊不清,诗词也传达了作者内心的迷茫和不安。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酌贪泉因吊吴隐之 其一。宋代。白玉蟾。人其禄仕为齑盐,溪壑民财饱未厌。不识隐之心与口,酌泉依旧只清廉。
春游五首。宋代。邵雍。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金谷暖横宫殿碧,铜驼晴合绮罗光。桥边杨柳细垂地,花外秋千半出墙。白马蹄轻草如剪,烂游於此十年强。
渠魁枉自外生成,化日光天妄肆横。死徙村墟皆鬼啸,变迁市井不鸡鸣。
漆头纵待三年送,悬首宁逃一怒征。我拔义旗同奏凯,羽书飞报亦干城。
丙午1783</span>林逆之变予募义堵禦戊申1786</span>中堂福公奉命平台志庆。宋代。章甫。渠魁枉自外生成,化日光天妄肆横。死徙村墟皆鬼啸,变迁市井不鸡鸣。漆头纵待三年送,悬首宁逃一怒征。我拔义旗同奏凯,羽书飞报亦干城。
与郭寿翁俱客钱塘寿翁归吉州追饯至龙山白塔。宋代。王铚。江边孤寺旧曾经,重枉骊驹当短亭。落日催人心去住,东风回首泪飘零。魂归但觉枫林黑,书就终期汗简青。归隐我无冲凌晨气,相思时望少微星。
周祀五帝歌 白帝云门舞。南北朝。庾信。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再和陶韵。宋代。苏泂。贤达不遗世,后来肯下交。玄发一以变,感此徂年凋。所怀寄绝俗,泰华未为高。牛山纵寻斧,何时解干霄。仲尼聘列国,未觉历日劳。古今君臣义,比干更茅焦。皇皇上天意,一物犹甄陶。清泉黄金花,庶矣饥渴朝。
人生如意少。谁得似仙翁,身名俱好。亨衢腾踏早。驾双旌五马。便居蓬岛。闽山蜀道。秉玉节、油幢屡到。号当今、有脚阳春,处处变愁成笑。
尤妙。晚陪论道。密赞调元,虎符重剖。去劳自保。奉香火、归来了。见煌煌甲第,两两龙驹,绿鬓朱颜未到。是平生、种德阴功,自天有报。
瑞鹤仙(众会谢右司赵鄂州劝酒二首右司)。宋代。吕胜己。人生如意少。谁得似仙翁,身名俱好。亨衢腾踏早。驾双旌五马。便居蓬岛。闽山蜀道。秉玉节、油幢屡到。号当今、有脚阳春,处处变愁成笑。尤妙。晚陪论道。密赞调元,虎符重剖。去劳自保。奉香火、归来了。见煌煌甲第,两两龙驹,绿鬓朱颜未到。是平生、种德阴功,自天有报。
颂古七十六首 其三十八。宋代。释士圭。娄罗须要逞聪明,金榜何曾得挂名。捋下幞头归去好,莫骑驴子傍人门。
题梁中砥诗画图。宋代。陈深。山昏归云敛,叶落夕飙骤。疏松漏微月,清光照岩窦。烟中二仙师,一笑欣邂逅。行行扑空翠,杖屦相先后。清景适与期,得句若天授。画成诗逾绝,开卷消鄙陋。如饮中泠泉,可咽不可
吴守生朝。宋代。胡寅。梅信初传冬未深,高门熊梦庆相寻。三朝耆旧人皆仰,一德纯全众所钦。难老椿龄方演迤,后凋松色正阴森。原公常记茱萸酿,每岁兹辰细细斟。
别鹤。唐代。张籍。双鹤出云谿,分飞各自迷。空巢在松顶,折羽落红泥。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别离应易老,万里雨凄凄。
赠徐可大近旌表门闾。元代。方回。畲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鼎来官职诸公者,特表门闾近世无。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
玉徽亭。宋代。司马光。房公昔漂泊,置酒此鸣琴。人事有忧乐,山光无古今。风流俱寂寞,结构尚萧森。松竹含虚籁,犹疑弦上音。
宗老当时喜种花,至今池馆压堤沙。苍颜一去成尘土,白日重来感岁华。
多谢诸公同驻马,却怜犹子解持家。高城暮鼓催归急,不得临风奠一瓜。
早秋游城南宗家园亭次韵周伯常中允二首 其一。明代。程敏政。宗老当时喜种花,至今池馆压堤沙。苍颜一去成尘土,白日重来感岁华。多谢诸公同驻马,却怜犹子解持家。高城暮鼓催归急,不得临风奠一瓜。
山园小梅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十四。宋代。赵时韶。一权倚竹偏宜雪,半树歌檐转怕风。客意不平花又拗,和愁挂在夕阳中。
文章本天成,偶与作者遇。此泉与此茶,兼赏此翁趣。
两两相凑发,一一得呈露。胡取旗与鎗,可以扫百虑。
蔡君谟即惠山泉煮茶诗欧阳公称其极有古人风格余暇煮茗泉上因用其韵非遂偷其格律也。明代。顾道洁。文章本天成,偶与作者遇。此泉与此茶,兼赏此翁趣。两两相凑发,一一得呈露。胡取旗与鎗,可以扫百虑。百虑不敢入,秋声出深树。日日泉上来,此意偶一悟。
和袁州张守鹿鸣宴韵。宋代。彭龟年。 太守兴贤极选抡,奏书飞上帝王阍。几年雾隐南山豹,今日风抟北海鲲。得士不孤天子诏,赠行仍有古人言。向来劝驾应无此,且喜成周礼乐存。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唐代。孟浩然。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苏幕遮·莫端身。金朝。王哲。莫端身,休打坐。摆髓摇筋,嘘咽稠粘唾。外用修持无应和。赢得劳神,枉了空摧挫。要行行,如卧卧。只把心头,一点须猜破。返照回光亲看过。五色霞光,覆焘珠明颗。
泛南湖 其一。宋代。黄裳。菡萏香中画舫轻,新红相照亦多情。似迎学士来归院,花烛前头朵朵明。
忆城东来禽。宋代。洪适。远送来禽我独无,后来才得两三株。隐园野处花难比,祇恐人评棣萼图。
次韵资钦提举游浯溪。宋代。释德洪。迈往高风不可攀,老成今独见波澜。平生嗜好如漫叟,更在浯溪烟水间。
搔首。明代。周衡。搔首踟蹰日,无言对暮云。书从江上去,春向雨中分。蔓草滋吴苑,楼船壮楚军。老成徒远虑,舆论正纷纷。
朱藤。明代。吴宽。袅袅数尺藤,往岁手亲插。西庵敞短檐,藉尔两相夹。岁久终蔓延,枝叶已交接。有花散红缨,有子垂皂荚。赤日隔繁阴,偃息可移榻。但忧风雨甚,高架一朝压。霜雪却不妨,忍冬共经腊。
慈恩寺上座院。唐代。贾岛。未委衡山色,何如对塔峰。曩宵曾宿此,今夕值秋浓。羽族栖烟竹,寒流带月钟。井甘源起异,泉涌渍苔封。
崇山图七贤诗。宋代。张嵲。题舆意匠崇崖图,鲁侯为赋溪隐诗。长松短壑历可数,坐使妙境移于斯。地灵神秀天所秘,豺嗥虺伏鬼莫窥。芟蓬扶翳快登览,若有异物阴相之。嵌岩巀页临汉浒,左拱右揖如追随。七峰远峙攒剑直,三溪旁缭萦带垂。芳洲兰杜飞白鹭,沧浪渔艇牵钩丝。烟霏露融水鉴净,一声孤笛横云霓。淑气亭亭扫般若,昂精灿灿栖明祠。幽寻眼力觑大巧,卜筑得此林峦奇。堂如连舰岸若玦,呀成空谷窪为池。妙观观尽见觉性,静隐隐德腾光辉。信美谁谓非云土,致爽自足和天倪。邓公之孙特不凡,渥洼绣鞯黄金羁。胸中万顷九云梦,江湖宽旷贞以期。
缘识。宋代。宋太宗。河决洪波东南流迤逦,苍生昏垫困其止。去年今岁岂遑安,劳我关心情不已。奔衡浩渺故无涯,十二州民皆忧水。诸般度议自裁之,乃出禁军为夫使。倍加慰谕愿登先,悦随容易能如此。大将闻命效駈驰,连夜侵晨顺从理。未经月余便成功,龙门一合士民喜。欢乎欢,忻斯睹,土木如山杵如雨。浪平变化尽为空,力役忙忙无朝暮。锡赐钱与衣,遭灾免税租。皇天睠命八方同,惟德惟馨依是辅。
再和二首。宋代。刘克庄。少小从军事袴鞾,只今庙算主通和。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宋代。汪元量。先生忘富贵,久客幸平安。发已千茎白,心犹一寸丹。衣冠前进士,家世旧郎官。醉入乌程里,吟登李杜坛。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皇帝阁。宋代。洪咨夔。登进英才追庆历,开延正论踵咸平。朝廷有道长如此,拜赐宫衣信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