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狸。宋代。杨万里。狐公韵胜冰玉肌,字则未闻名季狸。误随齐相燧牛尾,策勋封作糟丘子。子孙世世袭膏梁,黄省子鱼鸿鴈行。先生试与季狸语,有味其言须听取。
《牛尾狸》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狐公韵胜冰玉肌,
字则未闻名季狸。
误随齐相燧牛尾,
策勋封作糟丘子。
子孙世世袭膏梁,
黄省子鱼鸿鴈行。
先生试与季狸语,
有味其言须听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季狸的人物。季狸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普通人,他的才华和品德却胜过了那些名声远播的人。诗中提到,季狸曾经误入了齐相的府邸,被误认为是牛尾狸(一种珍贵的动物),并被封为糟丘子(一种低贱的官职)。然而,尽管他的身份被误解,但他的后代却世世代代享受着荣华富贵。诗人向读者表达了对季狸的赞赏和敬意,并希望读者能够倾听季狸的言辞,因为他的话语中蕴含着深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季狸这个普通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和品德的重视。诗中的牛尾狸象征着珍贵和稀有,而季狸则是一个被误解的普通人。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们应该看重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名声和地位。诗中的“子孙世世袭膏梁”表明季狸的后代能够继承他的荣耀,这也传递了一种正能量的信息,即善良和才华会得到回报。最后,诗人呼吁读者倾听季狸的言辞,这是一种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也是对读者的启示,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智慧和经验。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季狸这个普通人物的赞美,传递了一种关于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应该看重内在的品质,而不仅仅是外在的名声和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智慧和真理的重要性。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题江贯道雨溪晚钓卷后。元代。仇远。雨后沧波泯泯流,樵夫归去有渔舟。江郎缩地能如此,何必双溪叠嶂游。
拟西北有高楼。宋代。吴泳。高楼可岧嶢,一柱西北隅。横当子午道,峻直参井墟。曲琼卷飞霞,俨俨仙人居。上通三重阶,下荫十二衢。傍楼玉箫女,织翠纷华裾。仙人雇之笑,授以青琅书。遡言欲从之,媒拙而于理疎。丹梯目成久,须凭大垂手。
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 其六。元代。曹伯启。遥空无碍日凄凄,过雨平田尚有泥。极目断鸿明灭处,淡烟衰草一时低。
己卯冬日登约园燕云阁得看字。清代。陈名典。峨峨高阁矗云端,此日登临眼界宽。归雁远从云外落,好山留向雪中看。径荒苔藓埋陈迹,地僻梅花耐早寒。湖上风光无限好,一声长笛倚阑干。
依韵和张元伯职方岁除。宋代。邵雍。及正四十六,老去耻无才。残腊方回律,新春又起灰。非唯忘利禄,况复外形骸。白发已过半,光阴任自催。
春郊即景 其一。清代。林占梅。沿村萝卜白于霜,油芥花多匝地黄。开遍夭桃与秾李,春山如笑亦如妆。
都下次韵酬松阳叶叔文。宋代。项安世。君不见昆冈烈焰燔苍穹,中有一气亘天如白虹。又不见徂徕之山十丈雪,但见磊块硉兀错立于其中。从来人事看晚岁,不与儿童争此世。五金流处要璠玙,万木枯时待松桂。我家松源妙人物,水怪山奇古仙窟。山含水气生万嘉,水抱山形成百折。卯山先生山水郎,呼吸水怪含山光。栽梅不入积李候,植蕙自爱深林芳。笔端风月三千首,血指前头甘袖手。腹中文字五千卷,白眼旁边不开口。流泉百尺松风凉,玉琴一曲自琅琅。三间茅屋夜有光,直入斗牛何煌煌。万钟嵯峨剑头米,九州几何太仓秕。得钱嫁女吾事了,归向空山教儿子。此时方帽一先生,野老相过无姓名。草间泥饮同一醉,醉里小诗还自成。竹杖山边行翠围,松舟水上眠风漪。山行水宿似有道,或者疑是唐天师。古来艺达非道许,道在回愚与参鲁。战于蛮触焉得刚,落尽皮毛吾甚武。复雷有象地中藏,丰屋无人天际翔。舍梧养樲师也贱,有芸无揠农之良。徐行周视故无遗,大道不劳私智窥。堂堂夏屋忍空旷,扰扰利场同絷维。我生有志今十龄,黎黄求友昼夜鸣。迩来渐觉前路阔,旋叫魂魄还精营。羡君金玉好弟昆,况有百年闾里恩。浮名于世已无欲,此事向我当深论。九重城里得斯人,一笑洗尽衣中尘。路傍看者谁解此,请君持问无名君。
礼观音大士二首和湘灵。明代。沈天孙。天冠璎珞现重重,风送潮声入梵钟。但愿人心如水月,何愁不得睹金容。
僻居。宋代。宋伯仁。居僻恬无事,开轩挹晚晴。雨耽云脚重,风约燕身轻。有子争梨栗,无朋问死生。每忧入载酒,剥啄打门声。
鹧鸪天(乙未钱守登君山)。宋代。丘崈。准拟关门度一秋。强扶衰病起相酬。不辞酩酊还吹帽,自笑__怯露头。江日晚,更迟留。争传五马足风流。论车载酒浑闲事,著笼藏花说未休。
秋日沙岭。唐代。陈政。石磴缘云绕乱峰,行行疑在半天中。马前转觉秋容老,霜叶如花触处红。
懋宗奉议有佳句咏冷庭叟野居庭坚于庭叟有十。宋代。黄庭坚。城西冷叟半忙闲,人道王阳得早还。四望楼台皆我有,一原花竹住中间。初无狗盗窥篱落。底事蛾眉失锁关。每为朝天三十里,时时惊枕梦催班。
周祀五帝歌 皇夏。南北朝。庾信。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分署望风凰山。元代。陈基。秋气日以佳,微云不成雨。青山天际来,与我为宾主。飞龙及舞凤,突兀在庭户。须臾雾霭收,草树粲堪数。謇予糜鹿姿,讵意婴圭组。蹙缩匪天真,驱驰漫尘土。偶坐属无喧,晴容湛空宇。欲去复踟蹰,此意谁当与?
长歌行。明代。余继登。舞腰细,歌声长。调缓闻激羽,音飞绕画梁。玳瑁席,翡翠妆,斗转银河乐未央。
诸公赐和秋夜旅怀之作,叠韵奉酬。清代。林朝崧。莽莽平芜天尽头,凉风驱雁岁将周。前程敢望东流返,往事多随夕照收。霜鬓对花羞侧帽,酒杯邀月强登楼。叮咛市上吹箫客,莫谱清商怨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