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戏书。宋代。陆游。平生万事付之天,百折犹能气浩然。试问软尘金络马,何如柔橹月侵船?英雄到底是痴绝,富贵但能妨醉眠。三百里湖随意住,人间真有地行仙。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题为《舟中戏书》。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平生万事付之天,
百折犹能气浩然。
试问软尘金络马,
何如柔橹月侵船?
英雄到底是痴绝,
富贵但能妨醉眠。
三百里湖随意住,
人间真有地行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舟中戏书指的是在船上的闲暇时光,暗示着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首句“平生万事付之天”,意味着将一切事情交托给天命,表达了一种豁达的心态。即使经历百般挫折,仍能保持豪迈的气概。
接下来的两句“试问软尘金络马,何如柔橹月侵船?”是对世俗的质疑。软尘金络马暗指世俗的权势和财富,而柔橹月侵船则代表宁静和超脱。作者在质问,宁愿选择船中的宁静与自由,而不是被权势和财富束缚的生活。
下一句“英雄到底是痴绝,富贵但能妨醉眠”,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主义和富贵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英雄是“痴绝”的,即舍弃一切名利和功成名就的追求,而富贵只会干扰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三百里湖随意住,人间真有地行仙”,表达了作者对逍遥自在的向往。他渴望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认为人间确实存在可以实现仙道的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对世俗的冷漠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豁达超然的心态与人生哲思。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洞庭春色。宋代。陆游。壮岁文章,暮年勋业,自昔误人。算英雄成败,轩裳得失,难如人意,空丧天真。请看邯郸当日梦,待炊罢黄粱徐欠伸。方知道,许多时富贵,何处关身。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鲙丝莼。且钓竿渔艇,笔床茶灶,闲听荷雨,一洗衣尘。洛水秦关千古后,尚棘暗铜驼空怆神。何须更,慕封侯定远,图像麒麟。
散淡花。明代。释函可。青茎发红葩,萧疏间山翠。厥根众瓣攒,大都菘白类。性既和且平,微苦亦有致。其味信足嘉,其名亦足纪。安得散淡人,相与长甘此。
送杨道士归蔡州。宋代。王铚。列子风回驭,林宗雨垫巾。花明千嶂晚,云暖一山春。炉灶聊随俗,簪裾未称贫。壶公观中路,闻道接天津。
上章帅侍郎。明代。沈继祖。太平之兆从西起,西方人兮独宏伟。中兴三相西蜀英,魏雍沂国封鼎峙。得君之专不约同,应龙翔云鱼有水。大勋将集自有时,时望今归章夫子。岷峨英气蟠千年,十年郁蟠一朝启。固应世命生大材,天下重轻之所系。六鳌不动海岳崇,八柱檠天穹窿倚。寿皇燕翼贻孙谋,寘公从橐良有以。龙蟠虎踞帝王都,居守重任不轻畀。神州陆沉五终星,有讎未复已三世。经营江表诚急先,移镇上流实隆委。议和但苟朝夕安,岁输金缯殊未已。无事坐养百万师,所虑民贫财益匮。胡雏何知蓄狂谋,天其启我或在此。荆州昔号用武国,曹瞒落笔惊刘备。况今吴蜀势连衡,乘时振槁悉披靡。料人当要知料己,上策由来当自治。实边至计耕与桑,祖逖未可成败议。祖宗德泽在遗黎,中原自有壶浆至。我公恩信结人深。岂独长城贤万里。尝闻机会不容发,尚父宵征奚暇寐。诸葛手握将相权,愿改吾短不逢恃。其心休休能有容,即是古人勋业地。往时韩富屡守藩,以养威望须历试。一旦大用无间言,列圣用人有深意。虽然五大不在边,端委面槐乃公位。玄龄如晦不言功,持效于君兼众美。大江之西有癯儒,半生混迹渔樵里。兵书一箧老无功,耿耿但余忧国泪。一官漫仕不疗饥,五斗折腰安敢耻。沮漳时倚仲宣楼,往事成尘谁复纪。此生幸识元紫芝,今为晏御尤自喜。冯欢欲歌归来乎,绕朝有策不用耳。函关请封一刃泥,赞普可招尺书纸。我思古人不可见,空对孤灯慕青史。公能挈之于沉渊,犹拟楯墨书檄字。举似孙郎帐下儿,或能道人意中事。
念奴娇(题曾氏溪堂)。宋代。毛幵。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初夏雨霁。明代。吴宽。好雨夜来过,朝阳散新晴。朝回一解带,偃仰向南荣。焚香遣尘虑,读书怡道情。屋角槐初绿,时闻好鸟鸣。谁知城市里,心境有馀清。
洪秀才乞颂。魏晋。释慧远。列圣丛中独许君,空王令下急翻身。会须别有拿云手,指出威音那畔人。
耙盐词。元代。盛彧。朝耙滩上泥,暮煮釜中雪。妾身煮盐不辞苦,恐郎耙泥筋力竭。君不见东家阿娇红粉媚,不识耙锄巧梳髻。昨日典金钗,愁杀官盐价高贵。
寿吴淑人七十。明代。罗玘。举眼望龛赭,潮头如雪白。搔头发种种,潮色满巾帼。蹉跎十二岁,一脉未亡魄。龙函润生雷,当暑启旧册。犹如面中丞,委蛇退公隙。问儿今何为,名在象胥籍。钱塘县官酣,云即寿母席。狂簪榴花归,更助醉面赤。儿心岂不亟,重以万山隔。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代。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更漏子。五代。毛文锡。春夜阑,春恨切,花外子规啼月。人不见,梦难凭,红纱一点灯。偏怨别,是芳节,庭下丁香千结。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飞。
相和歌辞 北上行。唐代。李白。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登摄山最高峰。清代。郑孝胥。每愁飞鸟灭云端,石磴行来倦百盘。钟阜云开分晚照,吴江枫落入新寒。名山谁信身堪隐,世事终怜劫未阑。直恐哦诗增客感,松风还为卷波澜。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多年枉作风尘客,不问东西与南北。只应好住便安身,闻举汝身心似墨。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宋代。刘克庄。论笃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谁云孔墨道二,但见聃非传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五。明代。郭辅畿。阶前百卉傍人生,只耗春光不耗情。豆蔻相思应见泪,花虽含笑不闻声。
偈颂二百零五首。宋代。释正觉。世梦短,劫壶宽,底人退步里头看。豹变文而雾重,龙不卧而潭寒。欲使人人双眼冷,要须先沥髑髅乾。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宋代。汤恢。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在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送彭应期游淮东。宋代。陈文蔚。论心有约未能遂,两载江头再语离。纵乏静铜沽一醉,临风分袂可无诗。
梁王阁(在碧鸡山下)。明代。机先。碧鸡飞去已千秋,闻说梁王曾此游。洞口仙桃迎凤辇,岩前官柳系龙舟。青山有恨人何在,白日无情水自流。岂识当时歌舞地,寒烟漠漠锁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