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渊子环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诗

题徐渊子环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诗朗读

《题徐渊子环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诗》是陆游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茶山丈人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谊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茶山丈人厌嚣哗,
幅巾每访博士家。
小亭谈笑不知暮,
往往城上闻吹笳。

兴来杰作粲珠璧,
岁久妙墨亡龙蛇。
郎君弟子多白发,
回头日月如奔车。

徐卿赤城古仙子,
十年四海推才华。
览观陈迹喜不寐,
旋补罅漏支倾斜。

曲池还浸古来月,
丛莽忽见当时花。
重题旧句照高栋,
力振风雅排淫哇。

席间紵袍已散鹄,
堂上讲鼓初停挝。
速宜力置竹叶酒,
不用更瀹桃花茶。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茶山丈人展开。茶山丈人是陆游的友人,他厌倦了尘嚣喧闹的生活,常常去拜访博士的家。在小亭中,他们谈笑忘时,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有时从城上传来吹笳的声音。

茶山丈人的兴致来了,他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同珍宝一般闪耀着光彩。然而岁月流转,这些妙墨的作品已经失传,就像失去了龙和蛇一样。茶山丈人的弟子们多已年迈,回头看时,日月如奔驰的车子一样飞逝。

诗中还提到了徐卿和赤城古仙子,他们是古代的才女,才华在四海推崇已有十年之久。陆游观赏他们的才华和成就,喜不自胜,甚至失眠。他决定修补自己的不足,以免才华流失。

诗中还描绘了曲池中的月光,它依然沐浴在古代的月色之中,丛莽之间忽然看到了当年的花朵。陆游重复题写旧句,照亮高楼,力图振兴风雅,排除低俗之音。

最后,诗中提到了在宴会上,紵袍已经散乱,堂上的讲鼓刚刚停止敲击。陆游建议速速准备竹叶酒,不再沏茶,以便更加专注地品味诗文。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茶山丈人的生活和友谊,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才华传承的思考。它展示了陆游对文化传统的珍视和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

猜你喜欢

九朝谟烈玉书藏,祖德宗功万祀昌。汉代不须条故事,周家惟用考前王。

颁恩内省恩纶降,赐宴南宫广乐张。就裹儒臣称最渥,特烦三锡下龙章。

()

劈荔水晶洁,折藕琉璃松。况复怀伊人,玉山坐松风。

()

禅宫当径口,终日有轮蹄。万宝栽为树,千花丛若蹊。

香分夷国贡,鸟亦禁林栖。不识西来路,王城此向西。

()

太行岭上二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

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

()

群流无策可安边,促漏遥钟罢讲筵。圣孝未忘天下养,瑶池犹自进歌弦。

()
锦岸吴船鼓。
问沙鸥、当日沈湘,是何端午。
长恨青青朱门艾,结束腰身似虎。
空泪落、婵媛D930女。
()
京口瓜洲记梦间。
朱扉犹映花关。
东风太是无情思,不许扁舟兴尽还。
春水漫,夕阳闲。
()

冷却秦灰鬓已翁,紫芝歌罢落花风。若教一出无遗恨,莫入留侯准拟中。

()

似有楼台处,微闻钟磬声。

溪横前路绝,人在别峰行。

()

红杏花开柳欲丝,曲江春色醉归时。金鞭策过蛮夷邸,尽指郎君似太师。

()
倦客凭鞍半醉醒,秋光满眼叹颓龄。
日斜野渡放船小,风急渔村摊网腥。
客思不堪闻断雁,诗情强半在邮亭。
归来更恨城笳咽,烟火昏昏独掩屏。
()

鹳鹅一夜起潢池,江上人家避乱移。橘柚岂能供井税,蛟龙难遣怯舟师。

汉庭推毂今虚切,闽海援兵事可疑。风雨开尊重忆汝,琴书何处逐鸱夷。

()

峭寒着意侵衣袖。香饼烟消金兽。坐到更深时候。明月明如昼。

鱼沉雁杳人难觏。赢得双眉常皱。枉自擎杯在手。别恨浓于酒。

()
蓬万无奥处,北风利戈鋋。
空炉有微火,且复与周旋。
酒隐柴桑叟,醉吟渭上贤。
二士忽已远,遗风载陈编。
()
罗盖初收晚日阴,野凫飞起小鱼沉。
莲蓬摘下留空柄,把向船前探水深。
()

揩磨玄角映霜丝,鹤氅鸠筇物外仪。五指黎人为木客,三山仙子是冠师。

奇香到眼余偏赏,异国传来人未知。才向镜前簪一会,封函留待入林时。

()
早起理归装,残灯耿曙光。
开门半山月,立马一庭霜。
钟响知云寺,波声认石梁。
修途留不住,去去出山庄。
()

一春风雨愁中去,春去还添送别愁。
心事两年同下泪,莺声旧日独凭楼。
舟车已断寻前路,城郭重归失旧游。

()

坐石何年到夜深,临溪松竹已成林。一时人事将非昔,万叠峰峦又是今。

月影入潭无透路,雪花投树有微音。每当寒到知身老,灯暗香残怯曙襟。

()
联骑上南明,清谭意自倾。
云垂山掩翠,风静雨飞声。
幽壑藏舒景,清溪漾晚晴。
从容共樽酒,欲别正关情。
()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