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镜》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七十衰翁卧故山,
镜中无复旧朱颜。
一联轻甲流尘积,
不为君王戍玉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七十岁的衰老之人,他独自居住在故乡的山中。他看着镜子中已不再年轻的自己,悲叹时光的流逝和容颜的衰老。他曾经是一位轻装上阵的战士,但如今已经不再为君王守卫边关的职责所困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主人公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凋零的思考和感慨。首先,诗中的主人公已经七十岁,处于人生的晚期阶段,他选择退隐山中,享受宁静的生活。他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衰老的容颜,这种对自身衰老的认知使他感到悲伤和痛苦。这里的"无复旧朱颜"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人们无法阻止自己容颜的老去。
其次,这首诗词通过"一联轻甲流尘积,不为君王戍玉关"表达了主人公放下了曾经的战士身份和君王赋予的责任。"一联轻甲"指的是轻装上阵,意味着主人公年轻时曾是一位勇敢的战士。"流尘积"则暗示了战争的烽火已经过去,岁月的流逝使得战功荣誉已经不再重要。"不为君王戍玉关"表达了主人公已经不再为君王而守卫边关,不再受命于外界的束缚。主人公选择远离世俗的纷扰,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物中。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人们在面对衰老和生命终结时的思考和抉择。诗中透露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对过去光辉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上的共鸣,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启发。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赠刘全州子龟从兄弟。宋代。张孝祥。山到湘中青未了,月横岭北夜何其。问字刘郎能载酒,为渠更赋一篇诗。
过无锡见李元德祭酒。宋代。刘过。峦树棲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季鹰若悟蓴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春朝。宋代。韩维。燕语闻多日,蚕眠过几宵。花深不辨蝶,柳暗欲迷桥。便面金环重,障泥玉勒骄。黄公酒垆上,谁贳阮孚貂。
天问绝句。宋代。朱弁。穴边酣战君臣蚁,波上群嬉婢妾鱼。苦乐不同同一宇,问天此理竟何如。
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唐代。白居易。伏枕君寂寂,折腰我营营。所嗟经时别,相去一宿程。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离郡来几日,太白夏云生。之子未得意,贫病客帝城。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隐几自恬澹,闭门无送迎。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清机发为文,投我如振琼。何以慰饥渴,捧之吟一声。
酬潘县尉。宋代。王之道。尧明文采灿星宿,子全道义高金玉。伤哉二子不可见,墓上悲风号拱木。逢君论在友话偶及,令我吞声为渠哭。因渠感君不我鄙,远寄锦囊诗一轴。有如贝阙罗珠玑,东攫西拿厌吾欲。又如康衢走骐骥,朝越暮燕惟尔逐。匹夫获罪坐怀璧,谁使诠夜光冲蔀屋。仲尼知本故称水,请看县崖泻飞瀑。我从二子方弱冠,挽仰三母同转毂。壮年登第今已老,碌碌无奇堪齿录。羡君节操似松筠,雪里高标仍绝俗。已将义命等穷途,肯为身名强荣辱。高情慷慨怜衰晚,妙名纵横丐膏馥。开缄反复读数过,骨竦毛森头觳觫。施隆报蔑君勿诮,明月轻投得鱼目。人生遇合会有日,行矣鸣驺入空谷。燮调元化坐庙堂,长使斯民歌鼓腹。
秋夕闺怨二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露浸重帘知夜长,啼残银烛吊寒螀。坐深错认身为石,愁绝翻惊雨变旸。鸿雁天边音更杳,蘼芜山下径全荒。木兰誓欲从军去,不信军中气不扬。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净凉。宋代。陈宓。何物擢仙质,天然契吾性。不染浊水泥,明月水中映。只许此君看,风清雨娟净。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唐代。张九龄。稽亭追往事,睢苑胜前闻。飞阁凌芳树,华池落彩云。藉草人留酌,衔花鸟赴群。向来同赏处,惟恨碧林曛。
古意 其三。清代。屈大均。落花辞故枝,飘零逐溪水。道逢浣纱人,拾花置怀里。与君同春荣,相怜贵终始。但愿东风吹,长堕机中绮。
玉楼春。唐代。无名氏。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青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
和李太白。宋代。苏轼。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题山水障子为萧溪耕者赋。宋代。张掞。萧溪先生乐山者,结屋临溪颇幽雅。开轩见水不见山,却向图中看挥洒。高斋素笔悬清风,仿佛坐我林崖下。群峰奔驰势如马,绿树人家面平野。层阁忽从天际来,飞泉远自峰头泻。半山云气千峰白,满谷霞生万岩赭。野桥日落行人稀,幽径花开知者寡。萧溪闲居昼多暇,坐对此图看不舍。平生况复能食力,春作锄犁躬自把。短蓑朝耕陇上云,长檠夜落书边炧。有时归来面盟鸥,鲸吸春醅知几斝。登高或着谢傅屐,带酒何妨远公社。临池每解学来禽,对客犹知论裹鲊。醉中邀我赋长篇,老我才疏不堪写。
赠刘子卿时刘将赴官镇江并以道别三首。宋代。赵蕃。幕府江宁日,校书元佑时。堂堂公可作,岌岌我何衰。孰有入门冠,而淹管库卑。用长宜顾问,谁与荐天墀。
古月一篇为裕之赋。金朝。李汾。古月天不收,敌君三万秋。天孙弄明镜,光涌云间流。忆昔放逐江南州,金陵女儿歌棹讴。草裹乌纱巾,散著紫绮裘。酒酣把玉笛,直欲扪参历井、骑斗牛。醉中呼儿摇双舟,吾欲乘流下石头。起来茫茫视八极,万里只有元丹丘。丹丘子,游人间,风尘何为往复还。玉华山人近招我,九日朝帝苍梧山。
泊慈湖北岸。宋代。陈造。坐觉江流平,漶漫裂三股。舟子告风横,因循宿中浦。慈湖古戍近,犹复小江阻。渔翁家苇间,蜗舍无邻伍。把酒讯三老,此宁泊舟所。谂我今昔异,解带无所苦。向来探丸徒,白昼犹旁午。一自尚书来,此辈凛刀俎。江山亘千里,有屋皆外户。似闻襄江道,衽席过行旅。翳公旧威爱,平宁尚如许。两地好经行,为官喜欲舞。倒床鼻雷吼,梦破闻船鼓。受欺堕姑息,迂儒彼何取。
次韵郭右曹。宋代。黄庭坚。阅世行将老斲轮,那能不朽见仍云。岁中日月又除尽,圣处工夫无半分。秋水寒沙鱼得计,南山温雾豹成文。古心自有著鞭地,尺璧分阴未当勤。
寄化城寺。宋代。李虚己。化城金地出入群,瀑布峰前一径分。宝塔香灯诸洞见,石楼钟磬半天闻。子明丹灶封秋藓,李白书堂鏁暮云。欲去未能还结念,展图时诵北山文。
念奴娇 连日雪意凄迷,云未解驳,仆与勉夫。元代。袁易。暮云楼阁,送悠悠今古,飞鸿明灭。欹到黄芦洲乱吐,点缀微茫残雪。浅水湾*,疏篱门径,淡抹墙腰月。灞桥清思,向人一片愁绝。堪笑滕六羞慵,三年刻楮,悭放玲珑叶。争得并刀双练带,裁出春风千*。重按瑶华,新翻白*,舞趁金钗节。玉龙擎重,为予飞动鳞鬣。
鹤舒台。宋代。方信孺。危台老石寄层巅,鹤驾逢迎不记年。今日归来应一笑,山川城郭故依然。
行兴国宫前市中。宋代。董嗣杲。聚落风物古,环住神仙麓。鱼盐无多腥,蔬茹有馀馥。彼此通有无,朝昏事樵牧。罢市不待晚,饱听溪声熟。扶携醉山醪,醉去观飞瀑。斯人甘悠悠,其识不碌碌。生来分已定,痛抚时光速。容我寻梯媒,横溪结吟屋。
减字木兰花·竞渡。宋代。黄裳。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