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四首。宋代。陆游。安用移封向酒泉,醉乡只拟乞南园。更添小阁临滩石,一洗人间歌吹喧。
《南园四首》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安用移封向酒泉,
醉乡只拟乞南园。
更添小阁临滩石,
一洗人间歌吹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陆游迁居酒泉,并向当地官员请求一块南园的情景。他计划在那里筑一座小阁,靠近滩石,以远离尘嚣。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使他摆脱人间的繁琐和喧嚣,而且可以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赏析:
《南园四首》以朴素的语言展示了陆游对清幽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四句写景描写精细、意境清新。首句“安用移封向酒泉”,表达了诗人的迁居之意,他选择迁往酒泉,是为了寻求一个安静的居所。第二句“醉乡只拟乞南园”,诗人表示自己只愿求得一块南园,这里可以让他陶醉于自然之中。第三句“更添小阁临滩石”,描写了诗人在南园中筑建小阁,临近滩石,这样的环境更能彰显幽静和清雅之美。最后一句“一洗人间歌吹喧”,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居住在南园中,远离繁嚣喧哗的尘世,洗去人间的浮躁和纷扰,找到宁静与自由。
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自然、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他希望通过迁居到南园,建造小阁,享受自然风光,远离喧嚣和纷扰,从而净化心灵,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中的南园象征了人们心灵深处向往的桃源,是一种追求心灵安宁和自我超越的境界。整首诗词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景象,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思考的空间。通过诗人对自然的描绘,读者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宁静,进而引发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浪淘沙令。金朝。刘志渊。休执相皆空。徒滞顽空。劳劳不见有中空。空里混成神妙体,空乃不空。此理是真空。物物明空。念无念念不争空。照见缘空成深智,方了圆空。
惜别家兄十二咏 其七。明代。夏良胜。借楼曾当望云亭,三岁寒宵梦杳冥。苏子连床成偶合,狄公踪迹厌丹青。相逢欲话还无语,忍别沈酣尚怕醒。疋马郊关轻万里,为贪西谷煮寒冰。
过太行。宋代。曹勋。太行应助往还程,一带峰峦日日青。岂比韩苏当日祷,兹行国事叶三灵。
闺怨/怨诗。两汉。张纮。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张好好诗。唐代。杜牧。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颂古十九首。宋代。释法全。东司上不说佛法,唤来与伊劈面踏。不用重论报佛恩,将此深心奉尘刹。
五歌·雨夜。唐代。陆龟蒙。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新秋晚归。宋代。陆游。玉粒尝新稻,金风作好秋。鴈回沙漠信,蝉噪夕阳愁。立久云生岫,归迟月满楼。吟余露华冷,砧杵起江头。
赠刘琨诗 其七。魏晋。卢谌。承亦既笃,眷亦既亲。饰奖驽猥,方驾骏珍。弼谐靡成,良谟莫陈。无觊狐赵,有与五臣。
送陈秀才赴举。唐代。皎然。诸侯惧削地,选士皆不羁。休隐脱荷芰,将鸣矜羽仪。甲科争玉片,诗句拟花枝。君实三楚秀,承家有清规。
酬乐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见寄。唐代。刘禹锡。夜树风韵清,天河云彩轻。故苑多露草,隔城闻鹤鸣。摇落从此始,别离含远情。闻君当是夕,倚瑟吟商声。外物岂不足,中怀向谁倾。秋来念归去,同听嵩阳笙。
渔父。宋代。赵汝绩。换米活妻子,馀钱付酒家。身前舟似叶,世上事如麻。独鳖过深浦,伴鸥眠浅沙。旁人问醒醉,鼓枻入芦花。
扬州五吟其一九曲池。宋代。苏辙。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可怜九曲遗声尽,惟有一池春水深。凤阙萧条荒草外,龙舟想像绿杨阴。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宋代。苏轼。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扁舟皆到门。宋代。陆游。千钱买轻舟,不复从人借。樵苏晨入市,盐酪夕还舍。岂惟载春秧,亦足获秋稼。有时醉村场,老稚相枕藉。常侵落月行,不畏恶风吓。无为诧轩车,此乐予岂暇。
雨。清代。吴敬梓。皇天不雨五阅月,谁鞭阴石向很山。我今客游二百里,真州僧舍掩松关。维时季商律无射,肃霜纳火细菊斑。夜静薄寒拥衾卧,忽然挥汗热面颜。阿香唤汝推雷车,殷殷雷鸣盈清湾。初疑江边巨艘发,诘朝骤雨声峥潺。翻盆三日不复止,慧门丈室苔斑斓。寒花幽草俱漂没,惟见阶下水潺湲。老夫顾此情怀恶,客居幸得半日閒。呼童邻家赊美酒,其踞一醉气疏顽。明晨冲泥问杨子,妻儿待米何时还。
定风波(三山送卢国华,约上元重来)。宋代。辛弃疾。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南云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丁宁何日□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哭华姜一百首 其七十九。清代。屈大均。去时真似箭离弦,风过长河雨绝天。人命踟蹰曾不得,千秋遗恨素馨田。
过襄阳上于司空頔。唐代。李涉。方城汉水旧城池,陵谷依然世自移。歇马独来寻故事,逢人唯说岘山碑。
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宋代。刘克庄。主公已换老龙名,部曲无知觊宠灵。执爨婢权呼小玉,拾樵童暂叚奴星。邻叟称尊宿,兼命雏孙曰宁馨。稚子不知侬烂醉,刚来耳畔唤教醒。
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
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浪淘沙慢·晓阴重。宋代。周邦彦。晓阴重,霜凋岸草,雾隐城堞。南陌脂车待发,东门帐饮乍阕。正拂面、垂杨堪揽结。掩红泪、玉手亲折。念汉浦、离鸿去何许?经时信音绝。情切,望中地远天阔。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翠尊未竭,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罗带光消纹衾叠,连环解、旧香顿歇。怨歌永、琼壶敲尽缺。恨春去、不与人期,弄夜色、空馀满地梨花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