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宋代。范成大。眼看白露点苍苔,岁月飞流首屡回。老去读书随忘却,醉中得句若飞来。闻鸡午夜犹能舞,射雉西郊不用媒。自笑支离聊复尔,丹心元未十分灰。
《明日分弓亭按阅,再用西楼韵》是范成大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天去弓亭按阅,
再度运用西楼的韵致。
眼见白露点缀苔藓,
岁月匆匆流逝,头顶屡次回首。
年老了读书也跟着忘却,
醉中得到的句子仿佛飞来。
听到鸡鸣午夜仍能翩翩起舞,
在西郊射击野鸡无需媒人。
自嘲着支离破碎,可我内心的热忱尚未完全磨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范成大对时光流逝和岁月变迁的感慨。他观察到白露点缀在苔藓上,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也象征着岁月的流转。他感叹自己已经年老,读书的知识渐渐被遗忘,但在醉酒之中,他仍能突然领悟到灵感,仿佛句子自己飞来。诗人范成大表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即使年事已高,依然能够保持激情和创造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无尽热忱。通过描绘白露和苔藓,诗人展示了秋天的景象和时间的流逝,传达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他对自己的年老和读书遗忘的自嘲,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身能力的怀疑。然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醉酒状态中获得的灵感,突出了创作的力量和自我超越的可能性。他在午夜时分舞蹈,射击野鸡,展示了他内心的自由和不拘一格。最后两句表达了他对自己的坚持和对文学事业的热情,即使支离破碎,他的丹心依然未被磨灭,内心的热忱依然存在。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范成大对时间流逝、年老和创作灵感的思考。他通过自嘲和自省展示了对自身的怀疑和无尽的创作渴望。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示,鼓励人们在光阴流转中保持热情,并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次韵弟观授学陈子得家。宋代。陈著。忆昨依依话别端,潇潇暮雨满山寒。去家幸是老亲健,坐馆当如初宦看。归梦随风扬绿袂,吟情逐日写诗阑。从今稳入林深处,涂炭何缘行污冠。
挽李司谏。宋代。陈杰。论建关时大,几微犯怨深。功名归厚福,岁月老初心。自以无前剑,那知不鼓琴。空留忠愤在,斜月暮云阴。
晓起。清代。刘鹗。休官彭泽真忘世,捧檄庐江喜为亲。荐福自缘渠薄命,筑台敢谓世无人?但明一艺俱登仕,独拥群书不疗贫。竽瑟相违每如此,且须珍重百年身。
听田顺儿歌。唐代。白居易。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
和啸石二哥下帷罨画楼二首 其二。清代。安章。云楼高百尺,名胜著梁溪。石有元章拜,门无凤字题。春风吹绛帐,老屋补新泥。坐看归林鸟,依依识旧栖。
木芙蓉。明代。于慎行。一本芙蓉树,三秋觅地栽。尚逢南客问,果向北亭开。色落仙人掌,香浮太乙杯。可怜霜夜月,华艳满池台。
和皇甫郎中秋晓同登天宫阁言怀六韵。唐代。白居易。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
湖州歌九十八首。宋代。汪元量。青天澹澹月荒荒,两岸淮田尽战场。宫女不眠开眼坐,更听人唱哭襄阳。
过杨驸马亭子。唐代。钱起。衣冠在汉庭,台榭接天成。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歌钟芳月曙,林嶂碧云生。乱水归潭净,高花映竹明。退朝追宴乐,开阁醉簪缨。长袖留嘉客,栖乌下禁城。
杂咏三首。宋代。张耒。鸟鸣高屋上,饥顾朝求食。扰扰市井人,日夜衣食迫。岂伊理当然,或者养未得。我歌南风诗,归坐还叹息。
送然上人南还。宋代。林逋。囊携琴谱与诗稿,寄卧船窗一榻深。莫向云中认江树,等閒惊起故园心。
玉楼春。明代。刘基。江城雨熟黄梅后,楼阁清高处永昼。阶前夕露宝珠呈,叶底夜蝉金石奏。苍苔不受残红覆,市径沿墙欺组绶。老来于物总忘情,漫为青山开北牗。
送从子渊宰浦江。宋代。楼钥。谁云宦路足岖嶔,送子之官独放心。廉介有余无矫亢,谦恭已甚自崇深。安舆何用资三釜,庆问时能抵万金。公退读书三子侍,县斋松竹已成林。
偈颂二十三首。宋代。释云岫。荡尽是非窠窟,截断葛藤露布。今日放开布袋,不要东去西去。拗折拄杖,向者裹住。碧眼胡僧坐九年,心胆浑如生铁铸。
送刘将军致仕归襄阳 其一。元代。成廷圭。当年铁马渡襄江,敌国闻风夜纳降。今日却归江上去,岘山青满读书窗。
和江邻几见寄。宋代。梅尧臣。清风当昼起,吹我庭下槐。轩轩枝上叶,碎影乱绿苔。左右无人声,时有啼禽来。啼禽感所怀,其音一何哀。思归无晓夕,血滴山榴开。曰予当是时,为之肠九回。江子方谪官,复有拟古才。远寄平淡辞,曷报琼与瓌。
读叠山卖卜研为刘太守题。清代。曾国藩。青花一片莹寒泉,中有毅魄嫠苍天。大宋河山沧桑改,孤臣心事金石坚。当年卖卜建阳市,麻衣血洗流成渊。吞炭不复容三击,下帘何曾索一钱。裯父宋父吊鸲鹆,东川西川泣杜鹃。岂知历劫冰霜后,尚留人世文字缘。辰阳太守亦可怜,老抱石兄喜欲颠。三年膜拜悯忠寺,万里携将书画船。书生痴绝例如此,称先道古口流涎。不如尧桀两忘去,日摩顽石支头眠。
无才甘在野,多懒惬行园。石露漙云气,池风损水痕。
草深眠雉子,林静习鸦孙。拟著幽居录,渔樵共讨论。
至正丙午三月廿八日自横泖迁居乌泾宋张骥院故居有林塘竹石因扁堂曰俭德园曰最间得诗凡六首 其三。元代。王逢。无才甘在野,多懒惬行园。石露漙云气,池风损水痕。草深眠雉子,林静习鸦孙。拟著幽居录,渔樵共讨论。
送冯中允使蜀。宋代。徐铉。莫笑皤然一病翁,百年交分两家同。今朝倒{上尸下徒}迎王粲,旧日清谈赏阿戎。玉垒无辞轺传送,金闺初喜姓名通。青城山下逢仙客,为说心丹未辍功。
次韵谢乡陈涩颠。宋代。陈郁。流浪江湖久,空余雪雨颠。才无时展面,愁与病缠绵。暮景知前事,荣途看少年。终然发去是,家自有林泉。
送陆进士伯载还京四首 其三。明代。顾璘。路异行踪改,交亲别思多。簪裾趋凤诏,丝竹泻骊歌。古道嗟翻覆,清言寄切磋。西湖他夜月,千里奈愁何。
贵竹道中赠别汪光禄。明代。皇甫汸。忆昔走马长安道,与君看花并年少。别来岁月那可留,老至风波已难料。君衔新诏谒明光,余始驱车入瘴乡。曾记碧鸡挥手处,愿为黄鹄共高翔。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病后喜过刘家。唐代。白居易。忽忆前年初病后,此生甘分不衔杯。谁能料得今春事,又向刘家饮酒来。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 其三。明代。顾璘。浩荡平桥饮,留连落月西。衣冠洛阳社,风物武陵溪。远泛移龙窟,高吟振鸟栖。不知今夜景,能使几人迷。
戏题辋川别业。唐代。王维。柳条拂地不须折,松树披云从更长。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
至日用张伯举韵。元代。仇远。博士先毡卧冷斋,有朋喜自远方来。腊前一信春先到,陇首数枝梅已开。少忍少荒须辟谷,尚迟酒禁且衔杯。山中茅屋不归去,空想秋风暗绿苔。
问蕳夷道索冬笋。元代。张昱。僧家嗜笋如嗜肉,满腹生香贮寒玉。肯信湖州太守馋,饥来煮遍千林竹。
步月 己未岁吴山灯市甚盛用史梅溪韵。清代。厉鹗。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尘霏。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题大禹庙。宋代。王炎。夏后南巡地,登临一慨然。卑宫今造寺,菲饮孰名泉。古道知难复,人情信误传。不随时俗改,惟有旧山川。
金山绝顶晓望。宋代。李结。烂烂匏瓜懒不扪,冥冥钟梵歇天门。海波忽动扶桑紫,金粟山河绕世尊。
送韩司直。唐代。刘长卿。游吴还入越,来往任风波。复送王孙去,其如春草何。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季子杨柳庙,停舟试一过。
至大雷联句。南北朝。何逊。高谈会良夕。满酒对羁情。闵闵风烟动。萧萧江雨声。密云穷浦暗。飞电远洲明。若非今宴适。讵使客愁轻。遥舟似连雁。远火若回星。江潭望如此。衔巵共君倾。
元日过积水潭。清代。法式善。年年骑马踏京尘,谁识风潭自有春。岸雪消融溪水活,我来又作看花人。
平都山硖中胜处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书。宋代。晁公溯。沙痕夜涨春流生,微风不起波纹平。云间眩转失烟树,轻舟直下凫鸥惊。橹声欲出含风湾,舟人已指平都山。仙宫无人锁春日,苍烟漠漠松声寒。谪仙宾天上寥廓,三百年来无此乐。知君此游殆奇绝,硖中山川岂云恶。昔年相期欲同往,流落空山阻清赏。兴公虽不见天台,执笔犹能寄遐想。
送吕仓部治先守齐安。宋代。曾几。齐安剖竹要循良,分付吾家坦腹郎。賸有江山连赤壁,略无讼狱到黄堂。铃斋昼永宜深念,边锁秋高合过防。此地元之馀烈在,勉旃幸未鬓毛苍。
送吴圣取给事。宋代。韦骧。忠嘉早结九重知,隙驷徒惊晷景驰。祥鼓素琴犹累月,恩除青琐已先期。秋风惨处违丘垄,霜柳疏中即路岐。得志泽民贤者事,伫观功业映清时。
陆相山房。明代。马愈。 陆君真不凡,作相秉枢轴。归来住颐山,清泉绕茅屋。空堂俨遗像,夜深萤火触。时有仙人过,题诗吊幽独。
有志。隋代。未知。天下无难事,在乎人为之。不为易亦难,为之难亦易。吾非千里马,然有千里志。旦旦而为之,终亦成骐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