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宋代。范成大。春事日以阑,暑阴正清美。拖筇入林下,秀绿照衣袂。卢橘梅子黄,樱桃桑椹紫。荷依浪花颤,笋破苔色起。风日收宿阴,物色有新意。邻曲知我归,争来问何似!病恼今有无?加饭日能几?掀髯谢父老,衰雪已如此!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事日已经结束,炎热的夏天阴凉而美丽。我拖着竹竿走进林子,林中的青绿映照在我的衣袂上。卢橘和梅子变黄,樱桃和桑椹呈现紫色。莲花依靠在浪花上颤动,嫩笋破土而出,苔藓的颜色也开始显现。风与阳光渐渐收敛,万物展现出新的特色。邻居们知道我回来了,争相过来询问我的近况,问我是否还在受病痛的困扰。我能吃几顿增添的饭菜?我掀起胡须向年长的父老们致谢,衰老如雪的时光已经如此残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三月十六日的景象,表达了春天正在渐渐过去,夏天的阴凉带来清凉与美丽。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如橘子、梅子、樱桃和桑椹的颜色,以及荷花、竹笋的生长,展示了季节的流转和自然界的变化。诗人回到家乡后,邻居们关心他的健康状况,表达了邻里之间的关爱。最后,诗人对自己的衰老和时光流逝感到忧伤,透露出对光阴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的无奈和对衰老的忧愁,表达了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情世故的关注,以及对光阴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久旱喜雨。宋代。韩琦。旱灾诚久历三时,祠祷虽虔似不知。一夕云雷施利泽,万家沟壑复生期。禾苗立后收多早,天意回来此未迟。恩被无垠才数刻,尽思人力欲何为。
同诸友城南张园赏梅十首。宋代。邵雍。五岭虽多何足观,三川纵少须重去。台边况有数十株,仍在名园最深处。
五月十七日冒暑报谒。宋代。张九成。炎热不可触,报谒当及时。登车汗如洗,黾勉将何之。城隅行诘屈,路转沿江湄。仰看山列黛,俯瞰水沦漪。心宽天地大,思远雪雾披。犹如尘土中,忽见元紫芝。暑气渺何许,清凉今在兹。客子且休辔,与汝同此嬉。人生贵自适,奔走亦奚为。
西湖竹枝歌(九首·一作“小临海曲”)。元代。杨维桢。望郎一朝又一朝,信郎信似浙江潮。床脚支龟有时烂,臂上守宫无日销。
次韵木蕴之状元见寄之作。宋代。喻良能。水绕星山林绕庐,江城孤绝政愁予。鸟言为吏居篁竹,乌鬼得鱼欢里闾。照眼梅花寒皎皎,关心烟雨晚疏疏。真山多谢遥相忆,长句新诗细字书。
甘州 答漱泉玄武湖见怀之作,即用其韵。清代。冯煦。去南鸿、影里望江城,秋色向人明。算衰杨断岸,枯荷残溆,曾照星星。还共探春湖上,单舸蹙霜棱。负了沤家约晓日渔罾。为报北来何事,只酒边芒角,消尽吴菱。梦淮东旧迹,烟草一程程。又临醒、白沙如雪,问荒山、疲马几时乘。君归也,灯前疏雨,且觅初酲。
和彦猷在华亭赋十题依韵·坐亭谷。宋代。韩维。穹穹华亭谷,中有不竭流。其微初滥觞,其大终载舟。寒色皎可鉴,岚光郁如浮。当解尘中缨,一濯潭上秋。
会集孙少涧山房。明代。王以悟。何处德星聚,今朝大会开。烟村历涧道,古洞傍林隈。董子下帷愤,长沙治世才。四方政多事,碌碌亦何哉。
送孙懋仁守信阳。明代。鲁铎。申州每忆经行处,出守怜君近故乡。九曲春流绕阡陌,三关风气护城隍。耕桑只似巡南楚,甘旨何妨到北堂。亦有岘山堪勒石,路人休漫说襄阳。
赠幕史粹公罢政归钓鳌台。明代。王纥。衣冠盛世正堪期,底事南归倚钓矶。风暖池亭春酒熟,秋清溪月晚鲈肥。身闲鳌海重开径,化洽乌城不闭扉。回首渺微天万里,清辉夜夜绕皇畿。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明代。王立道。芳丛杂芝蕙,称此北堂幽。为园自可乐,那必尔忘忧。
舜庙怀古。宋代。陆游。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
杂咏八首008。宋代。王安石。任公蹲海滨,一钓饱千里。用力已云多,钓缗亦难理。巨鱼暖更逃,壮士饥欲死。游鯈不可数,空满沧浪水。
送邵公济溥赴省二首。宋代。郭印。凛凛霜威扑扑尘,不堪晓骑送行人。云山万点远连蜀,烟树两行初过秦。风厚正能扶大翼,浪高端足化修鳞。圣君急士思调鼎,喜见寒梅漏泄春。
游鼓山一首。宋代。苏籀。呼船起柁乘潮平,掠窗飘箔疏雨倾。漱石枕流东道主,栉风沐雨吾曹行。百寻悬瀑泻绅佩,两边乔木翔枅甍。乞浆满瓯牛乳粥,纵酒下箸驼蹄羹。跻摩顶踵历蹬术,牵挽葛藟披荆榛。荒浪搀差复奄霭,巀嶭屭贔仍棱层。嘷烟啸雨猨鹤宅,绝山航海樵渔能。草衣穴处避世士,木食涧饮安禅僧。芝房云阁无尽藏,月屏风幌长明灯。笑看闤闠一蚁垤,挥斥氛祲投蛮藤。径行石窦解縢屩,饮灌匏杓谈淄渑。莫嗔踏碎苍苔色,莫嫌汲濁阴井清。膏肓泉石有鉴裁,腾踔岩崿试股肱。要识石鼓真面目,立置枕几非绘缯。风吹杨叶此山下,欲问故老知谁应。市朝一梦争夺际,山海萧散堪伏膺。
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宋代。并叙。浮埃古壁上,萧然四真人。矫如云中鹤,犹若畏四邻。坐令世俗士,自惭污浊身。勿谓今所无,嵩少多隐沦。
南都妙峰亭。宋代。苏轼。千寻挂云阙,十顷含风湾。开门弄清泚,照见双铜钚。池台半禾黍,桃李余榛菅。无人肯回首,日暮车班班。史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邀声利客,来洗尘埃颜。新亭在东阜,飞宇临通阛。古甃磨翠壁,霜林散烟鬟。孤云抱商丘,芳草连杏山。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五老压彭蠡,三峰照潼关。均为拳石小,配此一掬悭。烦公为标指,免使勤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