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韩景阳.唐诗百首注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206
2、董自厚.唐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45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12
4、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1-202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又逢大旱,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苦不堪言。立足于这样的现实,旅途中的来鹄观变化莫测之夏云有感创作了此诗。
参考资料:
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12
2、岳文强.官德古诗词选析:蓝天出版社,2002:87
夏云形状奇特,变幻不常。“夏云多奇峰”,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但这首诗的作者似乎对悠闲作态的夏云颇为憎厌,这是因为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并不悠闲,用意又另有所属的缘故。
首句撇开夏云的各种具体形象,用“千形万象”四字一笔带过,紧接着下了“竟还空”这几个感情份量很重的词语。原来,诗人是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对他说来,夏云的千姿百态并没有实际意义,当然也就想不到要加以描写。对事物关心的角度不同,描写的方式也自然有别。这一句对夏云的描写尽管抽象,却完全符合诗人此时的感情。它写出一个过程: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竟还空”三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
次句写“竟还空”后出现的情形。云彩虽变幻以至消失,但切盼甘霖者仍在寻觅它的踪影。它仿佛故意与人们捉迷藏:到处寻觅不见,蓦然低头,却发现它的倒影映入水中;猛然抬头,则又见它原来就隐藏在山后。又好像故意在你面前玩戏法:忽而轻云片片,忽而重重叠叠。这就进一步写出了云的容与悠闲之状,怡然自得之情,写出了它的故作姿态。而经历过失望、体验过被作弄的滋味的诗人,面对弄姿自媚的云,究竟怀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也就可想而知了。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第三句是全诗的背景,按自然顺序,似应放在首句。诗人把它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使这首篇幅很狭的小诗也有悬念,有波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让它在感情发展的关节点上出现,以便与第四句形成鲜明尖锐的对照,取得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第三句明显地蕴含着满腔的焦虑、怨愤,提得很高,出语很重,第四句放下去时却很轻,表面上几乎不带感情。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亟盼甘霖,一边却是高高在上,悠闲容与,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正是在跌宕有致的对比描写中,诗人给云的形象添上了画龙点睛的一笔,把憎厌如此夏云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总是能以它的生动形象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这首诗,看来并不单纯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时至今日,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依然能给人留下印象的。
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一首《云》,也许算得上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1-153
2、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335-1337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来鹄。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答客问。元代。王冕。人间尘土苦嚣烦,林下风生六月寒。夜半酒醒方脱屐,日高眠起不簪冠。笑看游蚁巡危磴,静听闲花落古坛。老我自无轩冕意,寻常岂是傲时官?
诗 其四。明代。祝允明。物生天地中,万形同一钧。小大各自齐,聚散常相因。高岸忽为谷,沧海亦飞尘。弱质非金石,谁能独久存。生世六七十,永者仅百年。相去几何许,等死焉足论。仙人庄子休,为君颇开陈。
世事。宋代。陆游。世事本难全,吾生已媿天。借书常稛载,馈酒亦蝉联。饘粥随时具,湖山此地偏。残年更何慕,未死即神仙。
晚泊五洲诗。南北朝。阴铿。客行逢日暮。结缆晚洲中。戍楼因嵁险。村路入江穷。水随云度黑。山带日归红。遥怜一柱观。欲轻千里风。
新酒熟奉怀曹使君。宋代。毛滂。水沙卧翁青練羃,浮蛆欲上真珠泣。蒙漫昆山清露零,洗下云腴和玉汗。小槽决决秋香语,老盆艳艳春光湿。不妨力饮荐寒英,只忧秋老金肤涩。先生何翅七不堪,袍靴裹缚肩骭急。醉乡礼法稍宽閒,倒著接{上四下离}犹许卵子。南楼老子冰雪肠,咳唾珠玑纷可拾。未许王郎见短歌,已容赵壹唯长揖。迩来铃斋作禅观,锦瑟间多山玉立。欲留一斗向吴兴,何日南楼和月吸。
戊寅正月四日纪实。明代。陶宗仪。腊月廿八日,风起东南方。岁行在丁丑,气候异寻常。和煦过于春,入夜风怒狂。廿九日禺中,螮蝀粲龙章。或雨而或晴,至晚天昧茫。隐隐雷发声,烨烨电流光。狂风转西北,彻夜吐寒铓。除夕犹未息,地冻万木僵。正旦兴启扃,雪积二寸强。三冬未曾觌,对之神肃爽。九朝方是春,亦可纪嘉祥。老农乃见谓,夏秋旱相望。二日三日来,风力转披猖。四日值壬子,晴朗开孟阳。尝读通政经,冬雷未为臧。十旬要阴晦,民庶有菑殃。载忆变异录,尤觉热中肠。禾稼不稔熟,丧亡起饥荒。华亭连二
送范才元。宋代。李处权。古云七尺驱,不及一尺面。纷纷阅人久,过眼今乃见。吾弟外门杰,籍甚东周彦。澜翻倒三峡,浩博横万卷。不减王夷甫,似是曹子建。抱负三十年,始遇相君荐。声名彻当宁,赐对金銮殿。乃不留石渠,颇动荐绅叹。大藩须按察,此事君亦漫。遥知闭斋阁,幽讨在几案。岁月局上消,山水琴中玩。官池本不浑,慎勿惊鱼乱。明年麦秋残,荔子承清宴。即席酒椽笔,可酢风味献。归来佐中兴,密勿膺帝眷。不忍话艰难,江淮尚酣战。乃翁月旦评,饱学富文翰。当年蒙赏音,好我置华馔。侑觞出歌舞,色温微笑粲。回头隔生死,拊事脸必泫。而今百无堪,老大足忧患。读书只自误,株愚不知变。平生一丘壑,竞此岂其慢。正可卷而怀,安於素贫贱。故乡无巢归,客子斗身健。功名要晚就,婚嫁须早办。浮萍偶相值,怅此临岐饯。更待南雁回,书来警衰愞。
家僮作纸灯。明代。王守仁。寥落荒村灯事赊,蛮奴试巧剪春纱。花枝绰约含轻雾,月色玲珑映绮霞。取办不徒酬令节,赏心兼是惜年华。如何京国王侯第,一盏中人产十家。
垂丝钓(于越亭路彦捷置酒同别富南叔)。宋代。赵彦端。短篷醉舣。江南秋意如水。露草星明,风柳丝委。危槛倚。为故人宴喜。欢无几。念青奚紫绮。论诗载酒,犹胜心寄双鲤。倦游晚矣。云路非吾事。湖海从君意。沙雁起。记夜阑隐几。
醉戏窦子美人。唐代。岑参。朱唇一点桃花殷,宿妆娇羞偏髻鬟。细看只似阳台女,醉著莫许归巫山。
用韵答陈克敬杏花下作。明代。张泰。春来几花开过春,几人复为花主人。临流问花花不语,一片已堕青溪蘋。我有春词为花发,韶华瞥眼春江雪。花时不抱花影眠,孤负青天送明月。谪仙供奉一生中,吟花醉月愁樽空。风流亦欲追清赏,来趁君家山杏红。
次江权军宴新进士韵。宋代。刘克庄。病翁无计出愁城,喜甲科郎竞拾青。主礼尤隆真刺史,华宗相望两魁星。董生至论惟三策,韦氏单传只一经。举首爱身如拱璧,修于家肯献于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