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二樵斧。宋代。王安石。百金聚一冶,所赋以所遭。此岂异莫耶,奈何独当樵。朝出在人手,暮归在人腰。用舍各有时,此日两无邀。
诗词:《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二樵斧》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百金聚一冶,
所赋以所遭。
此岂异莫耶,
奈何独当樵。
朝出在人手,
暮归在人腰。
用舍各有时,
此日两无邀。
中文译文:
百金的财富聚集在一处铁冶炉内,
用来铸造农具,以应对遭遇的困境。
难道这不是常有的事情吗,
为何我却独自承担着樵夫的辛苦?
早晨出门时农具在人们的手中,
黄昏归来时却挂在他们的腰间。
使用和放置各有时机,
这一天却没有得到任何邀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系列中的第二首,题为《樵斧》。诗中表达了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劳动的辛苦和不公,以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诗人通过描绘农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抒发了自己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困境的思考。他认为以百金的财富来制造农具,以应对生活中的困境,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他却感到不公,因为他个人承担了作为樵夫的辛劳,而其他人却不必如此。
诗中的"朝出在人手,暮归在人腰"表达了农具的用途和归属,也隐含着人们对于劳动和财富的占有与利用。农具在早晨出门时被人们使用,而在黄昏时则挂在他们的腰间,象征着农具的所有权和掌控权。然而,诗句中的"用舍各有时,此日两无邀"暗示了诗人作为樵夫的孤独和被边缘化。他的劳动和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
整首诗通过对农具和劳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困境的抱怨。它反映了宋代社会中的阶层不平等和人们对于劳动的不同体验。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情感,展示了他对人与物关系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呼唤。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急急修行,细算人生,能有几时。任万般千种风流好,奈一朝身死,不免抛离。蓦地思量,死生事大,使我心如刀剑挥。难留住,那金乌箭疾,玉兔梭飞。
早觉悟、莫教迟。我清净、谁能婚少妻。便假饶月里,姮娥见在,从他越国,有貌西施。此个风流,更无心恋,且放宽怀免是非。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跨鸾归。
沁园春。宋代。张继先。急急修行,细算人生,能有几时。任万般千种风流好,奈一朝身死,不免抛离。蓦地思量,死生事大,使我心如刀剑挥。难留住,那金乌箭疾,玉兔梭飞。早觉悟、莫教迟。我清净、谁能婚少妻。便假饶月里,姮娥见在,从他越国,有貌西施。此个风流,更无心恋,且放宽怀免是非。蓬莱路,仗三千行满,独跨鸾归。
朱砂庵。明代。陈于王。古寺开岩腹,层层云气流。溪声过竹院,山影落僧楼。施食玄猿接,斋钟远客投。奇峰三十六,一一画中游。
绣岭亭。宋代。刘达。绝境隔嚣纷,烟霞张彩绘。远目入无中,高情驰物外。春田发英华,秋林横紫翠。何时杖屦游,利名聊委蜕。
次韵子瞻人日猎城西。宋代。苏辙。将贤士气振,令肃军声悄。晨登戏马台,一试胡褭。城空巷无人,里社转相晓。吾公庶无疾,但恐园囿小。荆榛一焚荡,雉兔皆惊矫。翩翩白马将,手把青丝挑。少小事边徼,斩刈轻荼蓼。殿前赐鞍勒,珂月明皎皎。自言得所事,强暴无不了。庙算本诗书,下策禁焚燎。当令百链刚,甘就一指绕。低回未尝试,坐被世人少。秋霜一朝下,凌励见鸷鸟。为君整骄惰,重立穰苴表。
游烟霞洞。宋代。蔡襄。新晴特地入烟霞,道并南山转更赊。幽磬过邻溪口寺,众鸡鸣午野人家。洞深随溜先如雨,石古笼藤乱放花。潘岳小园犹作赋,轻轩选胜乐无涯。
潇湘神·贺灵鼍。唐代。黄公绍。贺灵鼍。贺灵鼍。几年翠舞与珠歌。看到日斜犹未足,涌金门外涌金波。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宋代。杨万里。柳条老去尚青鲜,下有清渠遶野田。波面落花相趁走,避风争泊岸傍边。
竹溪书屋。明代。张宁。竹林书舍语溪头,万玉丛深一水流。凉气入帘湘帙润,绿阴当户石床幽。偶乘淇澳诗人兴,又起沅湘旅夜愁。雅颂不忘清节在,春风行见凤来游。
绛娥吹堕瑶京,可怜艳骨多尘土。几番梦醒,仙衣重试,冶游愁数。
宝扇兜云,玉阶团雪,欲离还聚。恨东风力倦,娉婷双翅,衔不上、朱楼去。
水龙吟 沈珠传奇好以落花蝴蝶泥人赋诗,为填此阕。清代。蒋春霖。绛娥吹堕瑶京,可怜艳骨多尘土。几番梦醒,仙衣重试,冶游愁数。宝扇兜云,玉阶团雪,欲离还聚。恨东风力倦,娉婷双翅,衔不上、朱楼去。记共踏青归路。斗盈盈瘦腰红舞。西邻再过,满庭莎草,一天飞絮。枝老春空,水流香在,绿阴千树。但销魂歌板,年年弹泪,忆花开处。
过马氏宫址 其一。清代。黄景仁。才从宫树听啼乌,旋见荒台叫鹧鸪。不用官家亲饮马,一鞭已塞洞庭湖。
华清宫怀古。明代。陈琏。唐代离宫久已荒,华清应似鲁灵光。草迷翠辇经游路,池有诸嫔赐浴汤。满壁丹青空见画,閒庭花木自闻香。登临不用兴长叹,且向高冈咏凤凰。
赠蓝山赵教谕。元代。刘崧。闻说蓝山县,宫墀暗薜萝。频年虞盗寇,长日罢弦歌。使者先驰檄,诸生暂负戈。终然陈俎豆,失喜问如何。
厓山吊古。唐代。李翔。行朝谁更一登坛,借手无人为复韩。全浙及时堪决战,南溟何地再偏安。死生已判纲常在,慷慨徒多事势难。千古英雄追恨处,临厓空带怒涛看。
睡起偶成二首 其一。明代。王守仁。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怀潘宰留方家峪别业。宋代。董嗣杲。想恋西湖赏物华,清依水石结生涯。凤凰山下泉萦草,燕子楼前雨压花。翠枕谩欹听夜雨,朱帘閒卷望朝霞。柳塘不遏东流住,肠断江城尚寄家。
白纻词三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天河为桥一水长,双星怨夜遥相望。玉帘金茀衢路旁,尘暗镫残芬秀扬。转眸明月低西方,堕靥流钿飘碎光,马停车驻空断肠。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宋代。王安石。戴盆难与望天兼,自怪虚名亦自嫌。槁壤太牢俱有味,可能蚯蚓独清廉。
赤枣子。明代。张振。春去也,日初长。水晶帘畔倚红妆。一寸横波流不住,教人容易断回肠。
读书台。明代。刘麟。暮色常如斯,孤真保终吉。爱此嘉树林,倚杖数晨夕。有时高鸟下,驯扰不吾避。好音醒远心,文羽耀真憩。昏鸦结侣归,烧灯犹未食。耽幽有馀兴,减食非所惜。逾八又五年,吾生过其历。无事此堧中,古期或可必。举觞祝吾树,愿树五千尺。何必庄家椿,得气各有适。
家夫人挽诗。宋代。魏了翁。江乡推甲乙,家史自名门。作配昔相反,流风今尚存。三珠方秀媚,双剑忽飞骞。丹旐莲峰路,悲云落日翻。
挽诗。两汉。王褒。荒台草绿鹧鸪飞,剑化龙津事已非。故国遗臣空北望,他乡作客独南归。新祠海上经秋雨,旧业林间半掩扉。读罢遗文肠欲断,桐城何处一沾衣。
偈五首 其五。宋代。释士圭。马搭鞍,驴推磨。灵利衲僧,祇消一个。纵使东家明点灯,未必西家暗中坐。西来意旨问如何,多口阿师自招祸。
偶得。明代。于谦。地僻尘嚣远,公馀兴未清。过门无俗辙,闭户有书声。宾从皆时彦,谋谟尽物情。菲才叨重寄,何以答升平。
颜鲁公祠。宋代。胡舜举。立庙本来皆可纪,凛然英烈殆天启。年垂八十官太师,平生所欠惟死尔。分甘一死鸿毛轻,举世俗子何用嗔。谁知我公本不死,眉间生气犹峥嵘。堂堂十老皆人杰,逢辰遇合稷与契。俨然玉立配我公,忠义文章两奇绝。我来摩挲读丰碑,扛鼎笔力犹精奇。定应神仙常护持,劲直千载垂良规。
送别沅汎。唐代。权德舆。念尔强学殖,非贯早从师。温温禀义方,慥慥习书诗。计偕来上国,宴喜方怡怡。经术既修明,艺文亦葳蕤。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偶来贰仪曹,量力何可支。废业固相受,避嫌诚自私。徇吾刺促心,婉尔康庄姿。古人贵直道,内讼乖坦夷。用兹处大官,无乃玷清时。羸车出门去,怅望交涕洟。琢磨贵分阴,岁月若飙驰。千里起足下,丰年系镃钅基。苟令志气坚,伫见缨珮随。斑斓五彩服,前路春物熙。旧游忆江南,环堵留蓬茨。湖水白于练,莼羹细若丝。别来十三年,梦寐时见之。宠荣忽逾量,荏苒不自知。晨兴愧华簪,止足为灵龟。遐路各自爱,大来行可期。青冥在目前,努力调羽仪。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唐代。顾况。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著师子项。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江村小儿好夸骋,脚踏牛头上牛领。浅草平田攃过时,大虫著钝几落井。杜生知我恋沧洲,画作一障张床头。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
比以簿书倥偬,不酬答,闻改除天台,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侧,用以叙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嗟我辈、江南江北,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谈笑兴,浮云隔。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百粤谷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满江红 次白君举州卒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元代。曹伯启。比以簿书倥偬,不酬答,闻改除天台,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侧,用以叙壮岁分携,凝望眼、略无虚日。嗟我辈、江南江北,为谁形役。自愧散材非管鲍,遥怜老友真元白。况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谈笑兴,浮云隔。离别恨,流年逼。试赓歌雅韵,不论呼吸。百粤谷山应好在,半生萍梗无终毕。□流行坎止任天公,吾难必。
题牧溪画飞鸣雁二画 其二。元代。张昱。倦飞怜羽翼,引领一长鸣。紫塞秋何似,今宵月正明。
湖上村家。宋代。司马光。万顷寒烟外,茅茨枕碧流。枫林巢乳鹤,沙溆乱鸣鸥。漠漠菰蒲晚,苍苍芦荻秋。欲过南浦去,篱下出渔舟。
婺源道中午憩。宋代。吴龙翰。满路黄尘人往还,黄尘点污几青山。便投山店睡过午,要放诗魂出世间。
雨夜戏效义山无题 其四。清代。李慈铭。咫尺青鸾便断闻,漫书花叶寄朝云。镫前秋扇留残滴,雨后春衫发故熏。杨柳长为牵恨物,蘼芜新著忏愁文。多应终古沅湘水,翠被兰舟怨鄂君。
咏怀二首 其一。清代。马仲琛。落落谢尘寰,遂意寄空谷。地偏心愈远,物外惬幽独。山光凝竹窗,云影带茅屋。耽此云山趣,世路任反覆。或当松径间,或傍花影宿。爱谢复爱陶,好句供我读。一唱三叹息,琅琅振林麓。
咏怀六首 其四。元代。赵孟頫。苍天高无极,大川广且深。下有沉潜鱼,上有冥飞禽。先民莫不逸,我独怀苦心。抒情作好歌,歌竟意难任。
题巴西甘大夫年谱小像十首 其二。明代。于慎行。马上碧衣郎,春风锦带长。上林花万树,无处不飞香。
寄昭应王中丞。唐代。张籍。借得街西宅,开门渭水头。长贫唯要健,渐老不禁愁。独凭藤书案,空悬竹酒钩。春风石瓮寺,作意共君游。
题石井二首。宋代。刘子翚。道经兰若偶停鞭,客裹逢幽意惘然。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晓过鸳湖。清代。查慎行。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跋范宽小景。宋代。张舜民。对镜传神了不殊,岘山黄落数峰孤。既能咫尺成千里,何必吾家十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