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璋。宋代。王安石。湖海声名二十年,尚随乡赋已华颠。却归甫里无三径,拟傍胥山就一廛。朱毂风尘休怅望,青鞋云水且留连。故人亦见如相问,为道方寻木雁篇。
诗词:《送李璋》
湖海声名二十年,
尚随乡赋已华颠。
却归甫里无三径,
拟傍胥山就一廛。
朱毂风尘休怅望,
青鞋云水且留连。
故人亦见如相问,
为道方寻木雁篇。
中文译文:
湖海的名声已经传扬了二十年,
还与家乡的赋文一样风华绝代。
如今却要回归到甫里,却没有一条通往家门的小径,
只好在胥山附近找一处小村落居住。
朱轮的车辆、风尘,不要多惋惜,
青鞋子踏水云,暂时停留吧。
故友也会看见我,仿佛在问候,
为了道义而寻找木雁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写给李璋的送别之作。李璋是王安石的朋友,二十年来他在湖海间建立了很高的声望,同时他的乡土才华也闻名于世。然而,李璋现在决定回到他的家乡甫里,但他发现回家的路并不顺畅,没有一条通向家门的小径。于是,他打算在胥山附近找一处小村落安顿下来。
诗中的"朱毂风尘"和"青鞋云水"是对李璋旅途中所经历的辛劳和风尘劳顿的描绘,作者劝告他不要过于留恋旅途的艰辛,暂时停下来,享受一下清静的生活。同时,作者也表示自己将会去看望李璋,仿佛在问候他,共同探讨道义之事。
整首诗以送别的方式表达了对李璋的祝福和思念之情。通过对旅途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坚持追求的赞赏,并寄托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道义的追求。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人追求理想的支持与鼓励,表达了离别时的深情告别和祝福之意。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颂古一百则。宋代。释正觉。秤头蝇坐便欹倾,万世权衡照不平。斤两锱铢见端的,终归输我定盘星。
春晚书怀。宋代。陆游。万里西游为觅诗,锦城更付一官痴。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疏雨池塘鱼避钓,晓莺窗户客争棋。老来怕与春为别,醉过残红满地时。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百花径。宋代。陈宓。谁言四时殊,春色镇长有。秀萼皆可餐,采采泛卮酒。殷红一月时,发挥仍有抑。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其五。宋代。张嵲。病起清羸废酒卮,茶烟聊复飏轻飔。卜居便作千年计,会见蟠桃著子时。
浣纱妇。宋代。舒岳祥。修竹柴门向山路,晴日满溪春欲莫。浣纱少妇不知寒,两脚如霜下滩去,少年闲倚青梅树。
秋夜雨·秋夜。宋代。蒋捷。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衡岳原事。明代。傅汝舟。扶桑枝上交王父,七凤车前谒羽君。天遣玉笙谁得弄,时时吹起掌中云。
满江红 其七 孤山林和靖。清代。吴藻。世外高风,瘾君子、当年和靖。早占却、湖天一角,水窗烟径。残雪断桥寒著屐,夕阳孤屿春回艇。问几生、修得到梅花,先生聘。云木下,钩辀听。图画里,笙歌屏。甚泉香荐菊,可曾消领。石老苔荒仙鹤梦,横枝小朵诗人影。月明中、我欲抱琴来,青山应。
秋後五日应物无诗岂年志俱壮未解伤秋耶以诗。宋代。陈师道。伏尽暑犹壮,秋生凉故迟。蝉吟接远响,萤烛度深枝。岁半身仍健,年侵意自悲。情知寇公子,不作感秋词。
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 其一。元代。刘崧。南征有孤雁,爰止河之洲。一雁西北来,飞鸣以相求。厥初异生族,及此同泳游。唼食以终日,中情甚绸缪。月落霜正飞,繁星激中流。岂不念群处,安居或多尤。肃肃待明发,逝此各有谋。鸣声倘相及,犹足慰离忧。
避暑傅氏山庄次陆学士廉伯韵二首 其一。明代。王鏊。偶然携酒作郊行,才出尘中眼校明。岁月几何新景象,河山百二旧神京。初凉道上行人影,斜日村中打麦声。一片渴心何处写,辘轳金井上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