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净相寺》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净相前朝寺,
荒凉二十秋。
曾游减劫坏,
今遇胜缘修。
中文译文:
净相前朝的寺庙,
已经荒凉了二十个秋天。
曾经经历了减劫的破坏,
现在遇到了吉祥的因缘而修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命运变迁的感慨。诗名《净相寺》指的是一个名为净相的寺庙,而诗中描绘的是这座寺庙在前朝时期的状况与现在的变化。
首两句诗描述了净相寺的荒凉景象,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个秋天,寺庙的昔日繁荣已经不再,只剩下凄凉的景象。这种荒凉很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的动荡和战乱所导致的。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曾经亲自游历过这座寺庙,并目睹了它被劫难所摧毁的情景。减劫意指减少劫难,可能暗指过去的困难和挫折。然而,现在作者却有幸遇到了吉祥的因缘,给予了这座寺庙修复的机会。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作者通过寺庙的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但同时也传递了希望和重建的信息。这首诗启示人们要珍惜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并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努力修复的精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翁应乾父子传经同朝卷。明代。罗玘。上公晨朝用子随,金蝉玉带腹则虚。退食袒裼狗马娱。相公公退苦课子,子卧绛厨朝未起。千呼万唤浑尔尔。白屋子,朱门孙,一为府君一叫阍。荣辱自已原无门,参之笞窋讵足论。旦笞伯禽殊有恩,奋建蹑踵孝谨闻。向之歆,贤之玄,姚江翁家在眼前。
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
满庭芳 重阳真人升霞之后。金朝。马钰。重阳师父,预指南京。果然得赴蓬瀛。四假凡躯弃下,真性超升。*仪桥边出现,劝臧公、早做修行。垂教语,遮性命事大,名利休争。更有登州大薛,在终南一遇,端的分明。刘蒋张翁得药,身体康宁。昆明池西人见,向空中、舞袖轻轻。因得道,做神仙,久视长生。
落梅十首 其一。明代。黄公辅。春雨霏霏为洗妆,玉妃何事逐风狂。岂怜旅邸寒窗寂,故遣清芬扑酒忙。
留题晋阳古城慧明寺。南北朝。王寂。劳生来往竟如梭,萧寺重游感慨多。十里晋溪新景物,千年唐叔旧山河。苾刍香满阿兰若,舍利深藏窣堵波。我欲壁閒书岁月,奈何惭愧小东坡。
清平乐。元代。张弘范。高眠窗北。偃卧喧雷息。依约关山归路忆。梦绕池塘春碧。功名负我青春。匆匆日月奔轮。且把琴书归去,山林道发儒巾。
赋得海不扬波赠张将军 其三。明代。叶春及。大星小星坠海中,海鲸东去水涵空。楼头戍卒浑无事,到处投竿学钓翁。
送李阆州二首。宋代。李流谦。耳熟才名四十年,忧民忧国两华颠。不妨铜竹仍三剖,要是金门竟九迁。连岁炉锤专造化,诸生岐路托飞骞。余丹乞与閒鸡犬,亦许身随绛阙仟。
西城宫词八首。明代。王世贞。两角鸦青双箸红,灵犀一点未曾通。自缘身作延年药,憔悴春风雨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