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朗读

诗词:《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
漫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照,
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
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
多谢殷懃杜宇啼。

中文译文:
追寻君子在关外,仰望他骏马奔驰的蹄声,
不经意间成了一首首诗句,随心自然而成。
花枝拂过眼前,春天与我相互辉映,
山色渐渐侵入衣襟,夜晚使我自己迷失。

今天我们欢笑谈笑,互相喜悦,
经历多年的疲劳和休憩,难以得到平衡。
生活的种种琐碎使我的心懒散不安,
深深地感谢那些热心的杜宇啼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安石创作的作品,以流畅的韵律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在关外寻找君子的心境和感慨。

诗人以追寻君子的形象开篇,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理想人格的向往。君子骑着骏马奔驰,马蹄声响彻关外,引发了诗人的联想和创作欲望。他不经意间创作了许多诗句,表现出自然而然的灵感和才华。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眼前的美景。花枝拂过眼前,春天的美丽与诗人相互辉映,给人以愉悦和愉快的感觉。而山色逐渐渗入诗人的衣襟之中,夜晚的迷离使他感到迷茫和困惑,传达了一种心境的变化和内心的矛盾。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朋友的欢聚和喜悦,但也提到了经年累月的劳累和休憩的不足,生活的琐碎和不尽如人意使诗人感到心疲力尽。他的生活变得零落不堪,心态变得懒散不安。然而,他仍然感激那些时常啼鸣的杜宇,它们似乎在为他表达感慨和思考。

整首诗以寻找君子和创作诗句为线索,通过描绘美景和抒发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矛盾。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色和感情的描绘,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诗人才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春将暮。绿阴一树丝丝雨。丝丝雨。海棠花放,十分娇素。

仙仙似惹凌波步。娟娟又怕东风妒。东风妒。满枝冰雪,淡烟轻雾。

()

欲剪同心带,还占薄命词。悄垂帘幕护相思。为祝东风休卷绿杨丝。

()

苦雨淹秋节,屯云拥霍州。虫依危石响,水出断崖流。

驿路愁难进,山亭怅独留。遥知关令待,计日盻青牛。

()

笔削于年在,英灵此日沦。犹存太史弟,莫作嗣书人。

门户终还汝,男儿独重身。裁诗无寄处,掩卷一伤神。

()

巡植登陴愧壮夫,斗间妖孛认模糊。遗民已听千家哭,贼火还愁万室枯。

大将空传拥鹅鹳,团兵犹虑聚萑苻。七朝涵养称全胜,此日彫残那易苏。

()

一身云影堕人间。休认彩鸾看。花叶寄应难。又何况、春痕袖斑。

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恨到眉弯。月子下屏山。算窥见、瑶池梦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