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

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朗读

诗词:《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七田漏》

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
In the haze of dawn, the seasons' uncertainties vanish.
(译文:在黎明的朦胧中,季节的不确定性消失了。)

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The farmer sets up a water clock, longing to know the passing time.
(译文:农家摆放着水漏,渴望了解时间的流逝。)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
Sweat and water drip together, as the body follows the shade and moves repeatedly.
(译文:汗水和水滴一同滴落,身体随着阴影不断移动。)

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
Who will lament this toil, often robbed of its time?
(译文:谁会为这辛劳而悲叹,常常被时间所夺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著名文人王安石创作。诗中描绘了农民在黎明时分利用水漏来测量时间的场景。诗人把农民设置漏刻的过程与人类对时间的渴望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好奇和对时间的珍惜之情。

诗中的第一句“占星昏晓中,寒暑已不疑。”表达了农民对于季节变化的敏感,通过观察天象来判断季节,表示他们已经不再迷惑于寒暑的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描述了农民为了测量时间而摆放水漏的情景,他们渴望了解时间的流逝,以便合理安排农事。

诗的后半部分“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谁当哀此劳,往往夺其时。”通过描写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他们辛勤劳作的艰辛和时间的挤压。汗水和水滴一同滴落,农民的身体随着阴影的变化而不断移动,暗示他们时刻紧追时间进行农事劳作。最后一句表达了农民时常被时间所限,努力工作的时间往往被夺走,反映了农民对于时间的珍视和对于时间浪费的感叹。

这首诗通过对农民劳作和时间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于时间的珍惜和对农民劳动的赞赏之情。诗人通过平实的语言和质朴的场景,展示了农民对于时间的渴望和对于劳动的辛勤,呼唤人们对时间的珍视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虚谷兮委蛇,云英英兮日迟迟。
繁阴兮土滋,兰之生兮彼桃李其安知。
()

游丝窈窕织春晖,杨柳人家半掩扉。
一片暖云筛雨过,杏花疏处见莺归。

()
小春破白惟梅耳,检点南枝花尚迟。
自是天工薄寒素,东风先到海棠枝。
()

筵中蜡烛泪珠红,
合欢桃核两人同。

()

不见故人愁我心,江山信美倦登临。附书白鹤几时到,结屋翠微何处寻。

风撼竹楼凭雨势,云归溪树作秋阴。琅玕细簟凉如水,应扫桂花弹素琴。

()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
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
深迷樵子径,冷逼旅人居。
()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
因被吾皇手诏。
把天下、寺来改了。
大觉金仙也不小。
德士道。
()

世传斑竹佳人泪。语话皆非。因击三尸。血染斑斑事最奇。马风知。专投正直无私杖,休笑轻微。最好闲携。屏尽妖魔玉性辉。赴瑶池。

()
独立软红尘表,远吞翠雾,平挹纹澜。
草长西垣,生怕隔断双鬟。
树梢明、夕阳未冷,菱叶静、新雨初干。
倚阑干。
()
谢家庭下玉,化此青琅玕。
风标夐不俗,谁谓骨相寒。
()

云雨朝朝暮暮新,裹王魂断楚不江春。
武丁曾有中宵梦,惟见岩前牍筑人。

()

望古复望古,驾舟行远空。浮云日夕尽,天光上下同。

潜鳞入渊微,归鸟正西东。亭亭夫容花,凄凄风露中。

()
辞家暑雨溅红蕖,转首荞花已雪如。
岁月只随流水逝,笑谈陡与故人疎。
简书我正罢长道,归棹君行指旧居。
他日霜风吹梦破,空从旅雁觅来书。
()

明师授我铸神锋,全籍阴阳造化功。锻炼乾刚坤作冶,吹嘘离火巽为风。

做成龙象心官巧,扫荡妖氛志帅雄。学道高人知此趣,等闲劈碎太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