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

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朗读

诗词:《和栖霞寂照庵僧云渺》

萧然一世外,所乐有谁同。
宴坐能忘老,斋蔬不过中。
无心为佛事,有客问家风。
笑谓西来意,虽空亦不空。

中文译文:
在栖霞山静寂的照庵里,僧人云渺作和。

我心情萧然,世俗的欢乐有谁能共享。
坐在宴席上能忘却衰老,素斋蔬食满足于中庸之道。
我心无意于佛法的事务,有客人问起我的家风。
我笑着说西方佛教的思想,虽然是空灵的,却也并非完全虚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僧人在栖霞山的照庵里的心境和感悟。

诗的开头,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欢乐的超脱与疏离,他感慨世间的欢愉并不是他能够共享的。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尘世纷扰的冷静态度,他超越了世俗的追求,追求心灵的宁静。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宴会上能够忘却衰老之感,素斋蔬食则是满足于中庸之道,表达了作者追求简朴、中正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忘老"可以理解为在欢乐中暂时抛却了年老衰弱的感受,体现了一种超越时光的境界。

第三句表明作者对佛法的态度,他称自己无心于佛法的事务,可能是指自己并非一心修行佛法,而是更关注世间的家族风范。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关注和对家族传统的重视。

最后一句,作者以幽默的口吻,笑称西方佛教的思想虽然是空灵的,但并非完全虚无。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对佛教思想的一种调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思想的开放态度,他认为即使一些思想是空洞的,也不应该完全否定,因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世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通过对欢乐、衰老、佛法和家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平衡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不同思想的容纳和调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枥上浮云骢,本出吴门中。发迹来东道,长鸣起北风。

回鞍拂桂白,赪汗类尘红。灭没徒留影,无因图汉宫。

()

一霎雕栏疏雨罢。三月十三,曾是寒食夜。尽日暖香熏柏麝。西施醉起留归驾。
酒满玻璃花艳冶。莫负春心,快饮千钟罢。春在燕堂帘幕下。年芳不问东君借。

()

诗情不惯吏尘嚣,心事偏耽野趣幽。纵使酒尊空北海,客来一笑也风流。

()

赤城晓拥青丝骑,玉镜愁鸾落红泪。
冰魂偷逐水仙归,绮楼一夜灵犀碎。
六曲阑空不碍春,罗带盘风轻扬尘。

()
恽代英
()

九日山陵木叶丹,北来秋色抱长安。天开紫极群龙起,月照苍梧万骑寒。

绝壁正当胡马路,西风不落汉臣冠。青萸黄菊年年事,谁拟今从北斗看。

()
人间何处难忘酒。
闭门永日无交友。
何以乐天真。
云山发兴新。
()

饭猫奉鱼肉,怜惜同寝处。饲犬杂糠籺,呵斥出庭户。

犬行常低循,猫坐辄箕踞。爱憎了不同,拘肆固其所。

()

几年石室雨,一半画兰溪。此日看山色,春风忆马蹄。

麦漂横水渡,花落庙前泥。征战何时尽,深林倦鸟栖。

()

九日五云开,东南佳气来。扳龙人别墓,览胜客登台。

未论寻幽兴,先看作赋才。片云生足下,风雨为谁催。

()

岂无死绥志,恸哭向阴山。失险六师破,冒围一士还。

仪床衣尚赤,墓道草空斑。边衅何人启,忠魂绕汉关。

()

归溯汉水西,言陟太和巅。太和高万丈,乌兔疑倒旋。

诸峰亦儿孙,五岳岂比肩。中多学道侣,相与證真诠。

()

几载皖山耕,忽提孤剑行。
战场中有骨,尺籍上无名。
马自寻归路,身空试贼营。

()

帝德唯天仰日新,圣经书法重王春。青阳应律方东令,翠辇临边正北巡。

()

相望蜀父老,应嫌驷马迟。
三冬辞幕府,千里走京师。
富贵那能滞,文章自有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