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清明朗读

《清明》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城酒散夕阳迟,
南陌秋千寂寞垂。
人与长瓶卧芳草,
风将急管度青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太阳已经西斜,酒宴散场,夜幕降临得很慢。在南边的小路上,一个孤单的秋千摇摆着,无人陪伴,显得寂寞。此时,有人躺在长草丛中,与一个装满美酒的长瓶为伴。忽然,一阵风吹过,带着急促的乐声,穿过青枝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迟缓的清明时刻。通过描绘酒宴散场的场景,诗人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夕阳慢慢西斜,夜幕降临得很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缓慢而无法挽回。南陌上的秋千寂寞垂下,象征着无人陪伴的孤独和寂寞感。而诗中的人物选择在芳草丛中与长瓶为伴,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

最后两句"风将急管度青枝"则是整首诗的高潮所在。风带着急促的乐声吹过,穿过青枝间,给整个场景注入了一丝活力和动感。这里的乐声可能是指乐师吹奏的乐器声音,也可能是诗人借景抒发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寂静与动感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美好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雨后西山气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
晚来弛担临风坐,聒耳蛙声更可人。
()

纷吾因暇豫,行乐极留连。寻真谒紫府,披雾觌青天。

缅怀金阙外,遐想玉京前。飞轩俯松柏,抗殿接云烟。

()
春雨不大又不晴,只与行人禁送迎。
小溪绿涨竟何曾,官路黄泥滑不胜。
今年送迎乃尔苦,去年送迎正如许。
风严火灭未五更,暗行十里鸡三鸣。
()

退卧东山自在身,幡然犹肯慰斯民。名高海内推前辈,德冠朝中号伟人。

紫诰即看还旧物,黄扉终许秉鸿钧。瑶池花有千年实,更看东风几度春。

()

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

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

()

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
怜君持郄桂,归去丰莱衣。
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

()
远山重叠乱山盘。
江上晚风酸。
秋容更兼残日,枫叶照人丹。
书未到,梦犹闲。
()

阀阅高门众所誇,古今人物擅才华。诗书泽远承先世,科第才高萃一家。

雁塔联名题露石,蟾宫接武折秋花。也知积庆由来久,桂籍流芳未有涯。

()

甘露霭长空,垂休太不宫。
瑞光经日在,圣德与天通。
如醴沾衣白,凝脂间叶红。

()

枯藤六尺步长阡,客里韶光绝可怜。好著青枫重试火,西阳三日突无烟。

()

不知今日月,但梦宋山川。

()

舟张辟雍。鶬鶬相从。
八风囘囘。凤皇喈喈。

()

马上秋云拥节旄,霜花如雪点征袍。要留醒眼看天地,不向山中饮浊醪。

()

残烟薄雾,杖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偶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
水绕芳堤云绕山,数椽茅屋住中间。
神仙更自足官府,世上谁如此老閒。
()
恨无毫发老波澜,世有曹刘亦后班。
堪笑燕人夸璞腊,欲随圭璧上三坛。
()

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

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

()

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

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
冻禽先自起多时,暖恋衾重晓不知。
栩栩梦回思树绕,绵绵息动离床支。
十行犹用午年历,数首初编丁藁诗。
腊雪已多春定好,愿求名名檄南枝。
()

母鸡啄儿粟,一啄还一呼。

细腰日祝子,自怜族鳏孤。

()
不识字却识字,合识字却不识字。
石田恁麽判断,且道意在於何。
万人争仰处,一箭落双雕。
()

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
尝见黄勉斋,极口称其贤。
师友相琢磨,南轩惜无年。

()

爨无烟火叹厨贫,嘉蔌蒙颁胜八珍。苦口片时终隽永,端如药石尽规人。

()

忆昔除书下赤墀,赐鞶即日拜金闺。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袅蹄。

紫诏一朝来蔀室,丹霄十载望躔奎。君恩一再知难报,谁赋维梁濡翼鹈。

()
一语回天事已难,朝居青琐暮蓝关。
冰霜夜结孤臣思,花柳春融逐客颜。
楚树荒凉三户县,越山重叠五溪蛮。
殊方本较长沙远,只是皇恩许便还。
()

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

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

()

见我淮南被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
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
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

()
一作宴鲍二宅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
()

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

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

()
了了八阵碛,巍巍三峡堂。
竹枝歌感慨,曲米醉淋浪。
今古英雄思,风流翰墨场。
公行秋水落,稳稳上瞿唐。
()

黄紬被暖青毡稳,纸阁油窗晚更妍。一饱无营睡终日,自疑身在结绳前。

()

沧溟此去浩无垠,回首江城意更亲。昔日同舟多敌国,而今四海总比邻。

更行二万三千里,等是东西南北人。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

()

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

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

海昏石门在深谷,排闼千峰如触鹿。崛然独秀一峰高,自与千山作眉目。

曾学关西一味禅,众中杂遝多豪贤。如今此老成新塔,但有楼阁如当年。

()
短研深煨倒插宜,明年便有绿垂垂。
只因因造化容易,不见岁寒冰雪时。
()

芙蓉城外大江流,多少文澜笔底收。风雅竟能涵万派,丹铅早自定千秋。

才人好事编新语,诗鬼衔恩上选楼。我亦游梁馀赋稿,敢将鱼目混珠投。

()

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

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

()
罨画溪边停彩舫。
仙娥绣被呈新样。
飒飒风声来一饷。
愁四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