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城酒散夕阳迟,
南陌秋千寂寞垂。
人与长瓶卧芳草,
风将急管度青枝。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太阳已经西斜,酒宴散场,夜幕降临得很慢。在南边的小路上,一个孤单的秋千摇摆着,无人陪伴,显得寂寞。此时,有人躺在长草丛中,与一个装满美酒的长瓶为伴。忽然,一阵风吹过,带着急促的乐声,穿过青枝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迟缓的清明时刻。通过描绘酒宴散场的场景,诗人表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夕阳慢慢西斜,夜幕降临得很慢,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缓慢而无法挽回。南陌上的秋千寂寞垂下,象征着无人陪伴的孤独和寂寞感。而诗中的人物选择在芳草丛中与长瓶为伴,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
最后两句"风将急管度青枝"则是整首诗的高潮所在。风带着急促的乐声吹过,穿过青枝间,给整个场景注入了一丝活力和动感。这里的乐声可能是指乐师吹奏的乐器声音,也可能是诗人借景抒发内心的喜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光阴逝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对寂静与动感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简单美好的追求。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宋代。吴芾。雨后西山气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晚来弛担临风坐,聒耳蛙声更可人。
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仙字。唐代。刘孝孙。纷吾因暇豫,行乐极留连。寻真谒紫府,披雾觌青天。缅怀金阙外,遐想玉京前。飞轩俯松柏,抗殿接云烟。滔滔清夏景,嘒嘒早秋蝉。横琴对危石,酌醴临寒泉。聊祛尘俗累,宁希龟鹤年。无劳生羽翼,自可狎神仙。
迓新守值雨。宋代。杨万里。春雨不大又不晴,只与行人禁送迎。小溪绿涨竟何曾,官路黄泥滑不胜。今年送迎乃尔苦,去年送迎正如许。风严火灭未五更,暗行十里鸡三鸣。行路最难仍最恶,平生历尽今更觉。前人失脚後人笑,後人失脚那可料。
河南留守王大资。宋代。赵鼎。退卧东山自在身,幡然犹肯慰斯民。名高海内推前辈,德冠朝中号伟人。紫诰即看还旧物,黄扉终许秉鸿钧。瑶池花有千年实,更看东风几度春。
寺中忆洪稚存不至。清代。缪公恩。炎热不可避,来与山僧邻。虚窗清以幽,砌草如铺茵。长槐结空翠,落我砚池滨。邻僧少禅说,往来多俗人。安得青松风,扫此阶前尘。携我故人来,饮我尊中醇。吟诗或终夕,清谭或经旬。披襟坐北窗,啸傲当冰轮。故人久不来,微飙动丛筠。
送郑先驱辈及第西归。宋代。徐铉。春晚缑山路,华光满翠微。怜君持郄桂,归去丰莱衣。故国几人在,浮生万事非。唯当拭病眼,看子九霄飞。
诉衷情。宋代。方千里。远山重叠乱山盘。江上晚风酸。秋容更兼残日,枫叶照人丹。书未到,梦犹闲。鬓先斑。凭高无语,征雁知愁,声断云间。
题传桂卷。明代。陈琏。阀阅高门众所誇,古今人物擅才华。诗书泽远承先世,科第才高萃一家。雁塔联名题露石,蟾宫接武折秋花。也知积庆由来久,桂籍流芳未有涯。
甘露降太一宫诗。宋代。王禹偁。甘露霭长空,垂休太不宫。瑞光经日在,圣德与天通。如醴沾衣白,凝脂间叶红。淋漓滴层汉,顾眄骇重瞳。五色名难比,三危味莫同。祗应书信史,千古仰玄功。
避地伤春六绝句 其三。宋代。葛立方。枯藤六尺步长阡,客里韶光绝可怜。好著青枫重试火,西阳三日突无烟。
中山府 其一。元代。陈孚。马上秋云拥节旄,霜花如雪点征袍。要留醒眼看天地,不向山中饮浊醪。
残烟薄雾,杖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偶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洞仙歌·残烟薄雾。宋代。李弥逊。残烟薄雾,杖东风排遣。收拾轻寒做轻暖。问墙偶屋角,多少青红,春不语,行处随人近远。穿帘花影乱,金鸭香温,幽梦醒时午禽啭。任抛书推枕,嚼蕊攀条,暗消了、清愁一半。且莫放、浮云蔽晴晖,怕惹起羁人,望中凝恋。
晨起出门。宋代。姜特立。水绕芳堤云绕山,数椽茅屋住中间。神仙更自足官府,世上谁如此老閒。
用赵帅韵为孟阜解嘲。宋代。陈傅良。恨无毫发老波澜,世有曹刘亦后班。堪笑燕人夸璞腊,欲随圭璧上三坛。
酬王侍御西陵渡见寄。唐代。严维。前年万里别,昨日一封书。郢曲西陵渡,秦官使者车。柳塘薰昼日,花水溢春渠。若不嫌鸡黍,先令扫弊庐。
寓金陵寄家书。明代。陈繗。乡里人归我未归,家书一纸寄阿谁。砚中滴泪浓磨墨,笔下伤心乱写诗。梦到北堂惟母接,望穿南极只天知。此书莫向堂前读,灵爽如闻也痛悲。
立春日园梅未花书呈尤检正。宋代。张镃。冻禽先自起多时,暖恋衾重晓不知。栩栩梦回思树绕,绵绵息动离床支。十行犹用午年历,数首初编丁藁诗。腊雪已多春定好,愿求名名檄南枝。
信儿有作依韵勉之。宋代。丘葵。母鸡啄儿粟,一啄还一呼。细腰日祝子,自怜族鳏孤。赋形在穹壤,此情谁独无。古来骨肉间,爱深色自榆。愧我无黄金,贻以竹与蒲。勉哉读父书,尧桀性不殊。
偈颂六十八首。宋代。释法薰。不识字却识字,合识字却不识字。石田恁麽判断,且道意在於何。万人争仰处,一箭落双雕。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宋代。戴复古。君家名父子,为晦翁嫡传。尝见黄勉斋,极口称其贤。师友相琢磨,南轩惜无年。翁之为汝翁,文字相周旋。溟渤深见底,泰华高及天。宏斋有凤髓,可续欲断弦。
蒙文中县丞以诗送苦笋走笔六首为谢 其三。宋代。葛胜仲。爨无烟火叹厨贫,嘉蔌蒙颁胜八珍。苦口片时终隽永,端如药石尽规人。
忆昔除书下赤墀,赐鞶即日拜金闺。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袅蹄。
紫诏一朝来蔀室,丹霄十载望躔奎。君恩一再知难报,谁赋维梁濡翼鹈。
得閤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十年感恩纪事二首 其一。宋代。岳珂。忆昔除书下赤墀,赐鞶即日拜金闺。未容汗脚踏龙尾,先为围腰铸袅蹄。紫诏一朝来蔀室,丹霄十载望躔奎。君恩一再知难报,谁赋维梁濡翼鹈。
送王给事。明代。夏寅。一语回天事已难,朝居青琐暮蓝关。冰霜夜结孤臣思,花柳春融逐客颜。楚树荒凉三户县,越山重叠五溪蛮。殊方本较长沙远,只是皇恩许便还。
念奴娇 其十八。宋代。刘克庄。自填曲子,自歌之、岂是行家官样。眼瞎背驼方引去,羞杀陈抟种放。摺起残编,寄声太乙,不必烦藜杖。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安乐值几多钱,且幅巾绦褐,准云台象。长扇矮壶山南北,忘却晓随天仗。六逸七贤,五更三老,元不论资望。香山误矣,渔翁何减为相。
用前韵答李行正教授。宋代。晁补之。见我淮南被召西,重来学馆尚栖迟。未容小隐通三径,聊可卑飞共一枝。饮罢玉山方突兀,赋成笔陈已淫夷。霜荷叶叹青衫旧,闻子修身自畏知。
宴包二融宅。唐代。孟浩然。一作宴鲍二宅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飞渡江。清代。洪亮吉。前扬帆,后执柁,南人仓皇北人坐。桡居前,楫居左,岸军愁呼水军卧。城门开,降帆来,七万骑,全军回。当时若听王浑指,北兵安得飞至此。
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宋代。孙应时。了了八阵碛,巍巍三峡堂。竹枝歌感慨,曲米醉淋浪。今古英雄思,风流翰墨场。公行秋水落,稳稳上瞿唐。
纸阁午睡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黄紬被暖青毡稳,纸阁油窗晚更妍。一饱无营睡终日,自疑身在结绳前。
沧溟此去浩无垠,回首江城意更亲。昔日同舟多敌国,而今四海总比邻。
更行二万三千里,等是东西南北人。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 其五。清代。黄遵宪。沧溟此去浩无垠,回首江城意更亲。昔日同舟多敌国,而今四海总比邻。更行二万三千里,等是东西南北人。独有兴亚一腔血,为君户户染红轮。
开自石室归舟中阻雨不得发。明代。朱学熙。夕阳不可住,回首隔仙凡。齿漱端溪水,诗留副巉岩。涛欺将塌岸,雨阻欲归帆。点检游山具,苍云满碧衫。
送稀上人还石门。宋代。释德洪。海昏石门在深谷,排闼千峰如触鹿。崛然独秀一峰高,自与千山作眉目。曾学关西一味禅,众中杂遝多豪贤。如今此老成新塔,但有楼阁如当年。道人今作石门客,须眉尚带芳鲜色。冷斋说我旧游处,梦魂夜渡脩江碧。朝来秋声发舟树,羡君先我山中去。故人问我归何时,试令哦我送行诗。
赠金溎生同转兼祝六旬之庆二首 其二。清代。张洵佳。芙蓉城外大江流,多少文澜笔底收。风雅竟能涵万派,丹铅早自定千秋。才人好事编新语,诗鬼衔恩上选楼。我亦游梁馀赋稿,敢将鱼目混珠投。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是。胜地传匡岳,名蓝属此间。右军初舍宅,耶舍接开山。六朝频易主,一代愧为颜。绍续兵荒后,安禅但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