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宋代。周必大。椒殿南薰远,蓬壶清昼长。黄庭书茧纸,笔法似慈皇。
《端午帖子·太上皇后阁》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椒殿南薰远,
蓬壶清昼长。
黄庭书茧纸,
笔法似慈皇。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端午节时太上皇后阁的景象为主题。诗人描述了椒殿的南边散发着远远的香气,蓬壶的清香在白天持续不断。他还提到了黄庭书写的茧纸,其笔法犹如慈皇(指宋代画家黄庭坚)。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展现了宫廷的安宁和祥和的氛围。椒殿南薰远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香气的浓郁和远播,给人一种宁静和惬意的感觉。蓬壶清昼长则表达了这种清香的持久和延续,使人联想到端午节这一重要节日的庆祝活动。诗中提到的黄庭书写的茧纸,以及将其笔法与慈皇相比,表达了诗人对黄庭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整首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塑造了美好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端午节时太上皇后阁的景象,以及对黄庭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宫廷生活和文化的热爱,并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宁静、祥和的氛围。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梅花集句 其五十七。金朝。李龏。雪后相看意更深,摩挲拄杖过溪寻。含情似领岁寒约,料峭东风不易禁。
秋千词。元代。李裕。晴光几日飘游丝,幽窗小影含绿姿。卫娘新画双蛾浅,笑觅秋千下平苑。长绳袅碧垂垂动,盘桓宝髻摇金凤。华缨杂佩迎绪风,越罗半曳春烟重。紫燕惊飞翠鸾立,行云欲坠柳花湿。盈盈娇粉腻巾红,暖玉团香春一色。秾芳如梦秦蘅老,墙阴榆荚青钱少。整衣重起为君寿,海阔河清镇相守。
寄许石城先生。明代。黎民表。凤凰城阙隐神仙,海内声华四十年。酒兴正如光禄美,人伦还比仲将贤。当时下士曾推毂,别后诸生少好玄。惭愧扫门头已白,华阳真诀待君传。
闭关 其一。明代。李之世。槐月浸阶凉不寐,晶晶虚牖写圆光。缘心久断閒来梦,消得蒲团一味长。
沽酒行。宋代。俞德邻。去年斗酒贯三百,路逢曲车常啧啧。朝来啜齑暮食盐,汲井煎茶待佳客。尔时石秫十二千,仍更五千籴石麦。米曲柴薪价倍增,酒价虽增欲谁责。昨秋一稔天所怜,瓯窭刈穫过良田。大麦小麦今又熟,麟经髣髴书有年。年登米麦塞市廛,官酒定价那增钱。一朝酒家悉闭户,斗酒更欲沽二千。道逢醉者惊相顾,老夫仓忙问其故。答云近日添课程,去城十里皆官库。岂惟酒价今日增,明日十千卖石醋。乞浆得酒良已难,或者乞醯邻亦怒。君不见昔时三百青铜沽一斗,坊外酒徒犹忍口。
芝麻塔。明代。黎延祖。胡麻灵药本仙芭,巧累浮屠斗佛家。莫道此中无舍利,玲珑颗颗现光华。
砚答。宋代。赵蕃。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
仁宗皇帝二诗御汉体书赞。宋代。岳珂。鸿荒有开,昉颉鸟迹。字学之兴,亦既象物。汉有议郎,曰臣蔡邕。帛书发奇,出淳古踪。千龄寥寥,嗣响逾邈。贞观御床,淳化秘阁。云汉之章,施于仁皇。劂维天葩,源宋跨唐。万几燕閒,万是肆笔。弛张异用,游戏如一。士俗之成,玄默自躬。见于首篇,尚絅之风。安不忘危,尤示注意。笔墨之余,又形拊髀。庆历之治,太平极功。帝心所存,天地与同。春朝鸣珂,秋塞沈柝。一视之仁,昭此圣学。海岳八极,羲娥九霄。媲于宝藏,万世见尧。
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 其二。元代。方回。聊复埋身面糵昏,倘来倘去肯销魂。瓦犹幸有三间屋,绢可全无二丈裈。壮士笑谈跻将相,寒儒衰老误儿孙。社公雨作春灯暗,独尽花前酒一樽。
次余求之坐间所赋。宋代。裘万顷。地僻不闻车马闹,官闲但觉屋庐深。摆除诗债寂无事,一炷炉香观此心。
塞上即目俚言十首 其八。清代。缪烜。油麦与盐荠,富室供匕箸。六月菜园开,相邀踏青去。
出城写望。宋代。宋祁。驱车南陌道,物色喜春还。水暖初成浦,云晴不抱山。原姿平澶漫,禽哢巧间关。此适非谋野,祠官只在闲。
题陈命美壮游册十首 其二 浮邱览胜。明代。李之世。仙人去不还,丹灶烟长冷。携将椰子瓢,去挹丹砂井。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 琵琶台。唐代。张籍。台上绿萝春,闲登不待人。每当休暇日,著履戴纱巾。
寄在伯二首。宋代。赵蕃。积雨旱凉天,南风下水船。江山浑未识,鱼稻不论钱。在路几何日,得诗多少篇。何当重相见,尊酒话蝉联。
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_醁。
烘晴书,炉烟馥。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
满江红(镇安女兄生日)。宋代。李处全。清晓高堂,春晚处、旧红新绿。耸曩昔、蟠桃初种,更并潭菊。强健老人松下鹤,森荣孙子霜中竹。看共持、寿斝祝期颐,倾_醁。烘晴书,炉烟馥。连永夜,笙歌簇。喜一时欢意,何人兼足。早愿诸甥成宅相,便从明岁开汤沐。向年年、今日度新腔,调仙曲。
雪后西湾访友道中即事。元代。王行。山中风雪下三日,日出未消溪上寒。行路不辞穿窈窕,人家何处有琅玕。初春草色缘沙见,数树梅花隔水看。此景欲摹难泼墨,拟将粉笔写林峦。
友人招饮。南北朝。王谌。故人邀我共清樽,蹑屐归来已半醺。无限雨声供醉笔,一窗灯影共谁分。铜瓶火暖鸣天籁,宝鼎香残拂岫云。今夜梦魂清更甚,扁舟冷伴白鸥群。
秋日游龙潭寺。清代。王无忝。习静寻山寺,息心戒浪游。云藏嵩岳树,水泛孟津舟。听梵来龙母,鸣钟静石楼。佛奴好相伴,来往入高秋。
踏青四首 其三。明代。区益。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
雨后登越王台眺望。明代。王渐逵。魄月耿耿三星残,鳞云片片飞檐端。东方既白曙色起,越台晓气生烟寒。回峰曲巘纷冲郁,万户千门如翠沃。祥飙下拂琅玕宫,赤霞傍射芙蓉谷。层林深处乱鸣泉,东山尚带青苍烟。喜晴禽鸟竞鶱鶱,爱日花枝争丽妍。闲来正值好天气,短葛青筇探幽秘。良朋尽是羊裘踪,奚童亦领烟霞意。危盘滑磴缅跻攀,上方缥缈烟萝间。几阵松涛送天籁,一声幽磬空人寰。吾闻仙都注符箓,富贵山林不相足。缃葩翠萼易飘零,结驷余皇带倾覆。君不见刘王昔日繁歌钟,欲将孱质希乔松。只今寂寞呼銮道,惟有落叶号秋风。
春秋战国门·王孙满。唐代。周昙。九牧金熔物像成,辞昏去乱祚休明。兴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劳问重轻。
十二时/忆少年。唐代。无名氏。戈绨革舃最仁贤。俭德自躬全。忧勤庶政,三十馀年。金风肃,秋渐老,摄调。忱恂遍,群祀号泣诉旻天。缀衣将出,神凝玉几,一夜登仙。弓堕隔苍烟。七月有来同轨,引绋动灵辁。凄怆泪潸然。行号巷哭,薤露声传。东城去路,惊涛忍见江船。憔悴山川。不禁箫鼓咽,山阴处,茂林修竹芊芊。望陵宫,应弗远,金粟堆前。人徒慕恋,百神警待,盘翥驱先。戴鸿恩,空痛慕,泪珠连。千秋岁、功德寄华编。
怀仙吟 其十一。明代。朱诚泳。蕊珠金帐甲屏连,衣剪春云绣紫烟。鹤背刚风秋万里,夜凉飞下九重天。
题吴县叶渔庄司马承桂五湖渔庄图 其二。清代。王锡九。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
岁旦后四日留别宗坛师松溪许君邹君心远五首 其二。元代。卢挚。碧溪风日隔人间,催出梅花镜里看。莫为轺车太幽独,剩分香玉照春寒。
对客夜谈。明代。庞尚鹏。鲈肥曾约钓秋风,况复岁晚重相逢。天高夜分北斗转,月明云尽沧江空。斗酒论交忘伏腊,白头忧世笑萍蓬。盘桓徙倚南山曲,回望扶桑日欲东。
拟灭胡歌三绝 其一。明代。郭之奇。鸭绿江头秋水溟,燕支山下晓笳停。汉时玉塞休中闭,此日金微即外扃。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 其十二 赠徐老世兄再思。清代。祝廷华。江山寻旧话,泉石缔新盟。世变苦难问,予心滋不平。怆怀狮未醒,矫首鹤长鸣。铁板唱东去,咨嗟无限情。
烛影摇红 甲寅除夕。清代。况周颐。问讯梅花,早春消息残寒外。小窗儿女自团圞,幽恨凭谁解。往事思量莫再。隔朦胧、金炉翠霭。为谁诗鬓,苦恨消磨,年年春在。鬯好屠苏,引杯不分愁如海。椒红柏绿总依然,谁念朱颜改。梦里风云万态。作兰夜、笙歌一派。此时情味,减了年时,东阳腰带。
赠汪鲁狂 其一。明代。佘翔。桃花潭上旧汪伦,汴上相看冬复春。赠我琅玕长七尺,持归东海一垂纶。
招审知步月。宋代。赵蕃。三年不对溪南月,况用哦诗向君说。前山落雨此地雷,我自生凉人厌热。林梢虽复乱蝉鸣,岂不大胜苍蝇声。市声收尽浮桥寂,要子同来作细行。
浪淘沙 岁俭偶感。清代。瘦鸾。袖薄那禁寒。羞与郎言。早拚卖却砚池田。辛苦天寒萝屋底,又遇荒年。绣帖未曾完。针线抛残。娇儿啼饭忒心酸。一盏瓦灯篱落外,废尽秋眠。
送钱子文著作宰福阳。宋代。胡宿。三政平反有惠心,民歌遥望邑中黔。桃翻浪影吴艎急,芸掩书香汉阁深。行访名山须著屐,坐清嚣俗且横琴。西州有客偏伤别,无密瑶华寄好音。
送管使君钟石赴任泷水。明代。释今无。崇兰喜见别嫌频,洒落仙姿独羡君。万里粤云供薄宦,几年雷泽著清芬。鬓毛易比潘安色,心地还超许掾群。泷水政成当内召,便从今日卜高旻。
真州送林明府携家还乡 其二。明代。佘翔。枫林摇落候,有客赋将归。湖海十年梦,星霜两鬓稀。田园存晚计,萝薜遂初衣。回首云霄迥,天涯万事非。
雨中寓多寻山庄 其四。明代。张子翼。连封多沃土,跨海尽渔家。挂月榔椰影,映山桐刺花。
四十。宋代。戴表元。四十不解事,真成无用人。交游青草尽,途路白云新。渐觉名妨静,难将学济贫。堂堂楚龚传,犹有隐流嗔。
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宋代。黄庭坚。少年有功翰墨林,中岁作吏几陆沈。庖丁解牛妙世故,监市履狶知民心。万里书来儿女瘦,十月山行冰雪深。梦魂和月绕秦陇,汉节落毛何处寻。
寿梁漕。宋代。吴泳。维日在娄春事殷,维桐始华天气新。乱红绕树绿幄均,樱笋又荐冰盘珍。知是燕胎协卜、牛宿会辰,绣衣立当霄汉春。骊驾飞茺天河津,帕中玉屑粮未陈。镜里宝月光逼真,廉如一条冰照人,健如九皋鹤离群。舌根不道烟火尘,鼻端那受富贵熏。手探囊方皆林神,袖出荐纸生烟云。兕觥只酌春酒醇,衣佩更取秋兰纫。民居安安鸿雁宾,吏胆帖帖乌鸢驯。王母之桃庄生椿,宁如洙泗一字仁。原言福星当紫宸,光照邻女长无贫。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清代。陈恭尹。祝融帝子天人杰,凡材不敢宫前列。挺生奇树号木绵,特立南州持绛节。拔地孤根自攫拿,排空直干无旋折。生气长资渤澥宽,老鳞不受冰霜裂。青春二月当艳阳,观者千人皆叹绝。繁英贯日下无阴,丽色烧天炙能热。堂堂正正势莫当,密密疏疏随所设。落瓣全铺细草青,飞须欲满游丝缬。似闻昨日铜鼓鸣,海神黼黻朝天阙。玉女三千笑口开,电光一夜枝头掣。受命扶桑捧日车,旌旗片片裁虹蜺。六龙战胜各归来,髭髯尽化玄黄血,不尔花红何太烈。君不见四照之枝不可寻,赤松渺矣火井深,为君岁岁呈丹心。
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宋代。张镃。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
寄晁元中十首。宋代。黄庭坚。济岱有佳人,肌肤若冰雪。我愿从之游,补我黥与刖。了不解人嗔,真成一痴绝。栎社定颓然,聊用神吾拙。
庆长叔招饮一桮,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宋代。杨万里。不是今宵雪不清,只愁清杀老书生。不知落得几多雪,做尽北风无限声?
荆州亭 醉美人。清代。邹祗谟。娇重偏憎小婢。发亸故梳时髻。倒晕镜流红,重上桃花粉腻。蟹眼珠泉响细。鸾帐玉山人起。一啜便骄郎,可解樱桃至味。
渔家傲。宋代。欧阳修。一派潺湲流碧涨。新亭四面山相向。翠竹岭头明月上。迷俯仰。月轮正在泉中漾。更待高秋天气爽。菊花香里开新酿。酒美宾嘉真胜赏。红粉唱。山深分外歌声响。
和念堂大令述怀原韵四首 其二。清代。严金清。仗剑一身辞白屋,乘槎万里溯黄河。频年行役劳车马,到处登临寄啸歌。筹笔会当书露布,囊钱终得买渔蓑。嗟余苏季貂裘蔽,毕竟阴符未揣摩。
草堂真赞。宋代。释慧空。此大和尚,丛林先觉。衲僧性命,出其掌握。问北指南,愈病勿药。惊起三圣瞎驴,趯倒赵州略彴,恶,四海缁流争名邈。
挽吴明可给事。宋代。陈傅良。忆上诸生谒,公方薄恙侵。欣然蒙絮帽,恨不醉花阴。自说看人熟,相期晚岁深。半天苍岭雪,回首为沾襟。
倦客。宋代。宋祁。貂裘敝尽饮瓢空,身滞平台倦客中。沪落本依庄栎社,飘飖误闭陇鹦笼。心缘远别长依旆,发近穷年已付蓬。素愿禄储过六百,云罗天外有冥鸿。
秋夜 其三。明代。朱诚泳。玉漏沈沈夜未央,博山销尽水沈香。月明露下微风动,添得虚堂一味凉。
汉宫词(一作韩翃诗)。唐代。李益。汉室长陵小市东,珠帘绣户对春风。君王昨日移仙仗,玉辇将迎入汉中。
早春十咏 其十。元代。王畛。天公妙莫测,百卉巧剪裁。朱朱与白白,脂粉如匀腮。泽沾无遗物,烧却绿回荄。痼阴少成实,涉山良乏材。
望江南(十)。宋代。王琪。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与顾赵范三绣衣晚酌醉后偶题。明代。于谦。临风长啸岸乌纱,宾主相忘醉眼花。千里逢人俱是客,十年持节未还家。欲将海水添杯量,却笑秋霜入鬓华。酒醒更阑成独寐,梦魂依旧绕天涯。
戏赵元达。宋代。饶节。竹木王孙不嗣音,老夫多病转侵寻。可怜一息绝缨会,破坏经年设醴心。
送文君直之任左司。明代。张嗣纲。祖帐飞飞拥旆彤,章逢才子驾文龙。青萍剑淬三丫港,赤羽旗高九折峰。鳄暴昔年今已去,虎韬此日客相逢。月明若过前尊路,尚有渔樵可问踪。
轩如画舸。载笛床茗椀,终朝閒卧。斗酒生涯,挑笋年光,恰值浓春刚过。
菖蒲笺好慵吟写,说不尽、心情难妥。似绿窗、一种娇态,懒对盘龙梳裹。
疏影 独坐祖园闻顾庵药园亦在吴门未及一晤词以寄怀。清代。陈维崧。轩如画舸。载笛床茗椀,终朝閒卧。斗酒生涯,挑笋年光,恰值浓春刚过。菖蒲笺好慵吟写,说不尽、心情难妥。似绿窗、一种娇态,懒对盘龙梳裹。闻说浙中老辈,丁仪共曹植,也客江左。小瓮鹅黄,小袖云蓝,笑口思量同破。空园寂寂谁传信,且闷倚、赤阑桥坐。正水边、飏起微风,满院绣毬花堕。
乘黄一章章二十八句 咏图寿何古叟也。明代。邱云霄。我闻有昔,皇运其昌。维王修政,舆服孔章。氤氲聿胎,肇化厥祥。曰狐斯非,乃麟是方。载觓其角,爰在厥肩。奇肌象武,显仁用刚。嗟嗟古叟,侯德维臧。文以敷化,武以遏强。帝锡元功,义闻攸芳。维胤维贤,世德用张。曰国之桢,申锡斯皇。庆筵具止,乐奏有锵。爰歌孔硕,其风则长。嘉乐君子,吁嗟乘黄。
襄阳七绝句 其三。金朝。王元粹。近值丧乱弃中原,南来亦复著南冠。吾家旧井岘山畔,野老谩作北人看。
咏木槿树题武进文明府厅。唐代。刘庭琦。物情良可见,人事不胜悲。莫恃朝荣好,君看暮落时。
寄大光。宋代。陈与义。心折零陵霜入鬓,更修短札问何如。江湖不是无来雁,只惯平生作报书。
怨王孙/忆王孙。宋代。张元干。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芳意恼愉多。暖金荷。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应制。唐代。张说。牛斗三分国,龙骧一统年。智高宁受制,风急肯回船。有策擒吴嚭,无言让范宣。援孤因势屈,功重为谗偏。旧迹灰尘散,枯坟故老传。百代逢明主,何辞死道边。
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唐代。皮日休。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
汾上春行。明代。薛瑄。清汾信马踏春酣,汀草萋萋陇麦蔪。正是煖风啼鸟日,水村花坞似江南。
西湖泛月。清代。文静玉。西子湖边月,流纹荡画桡。露花青雀舫,烟柳赤阑桥。旧谱《霓裳》忆,新词翠袖娇。谁家珠箔里,凉影一枝箫。
示成交。宋代。赵蕃。雨重冬裘薄,泥深古道赊。东西但烟嶂,高下绝风花。斲句病肝肾,食寒愁齿牙。赴期元不后,分路各从家。
忆故园 其五。明代。苏升。十年简懒世情疏,一鲙银丝意有馀。谁道季鹰徒寄想,弹歌真为食无鱼。
明道人归西林,求题院额,作此送之。宋代。徐铉。昔从岐阳狩,簪缨满翠微。十年劳我梦,今日送师归。曳尾龟应乐,乘轩鹤谩肥。含情题小篆,将去挂岩扉。
紫萸香慢 和彊村九日焦岩登高词。清代。沈曾植。轧茱萸,焦岩招手,词人共是仙曹。泛凌江单舸,灵胥眼,海门高。风雨年年重九,甚今年残照,与煖霜袍。对江山、摇落不是旧题糕。关塞路,影消梦消。松寥阁自前朝。呼旧酒,炙新螯。望南山不见,寻寻觅觅,暮暮朝朝。雁来数行题字,回帆掺,荡归潮。尽人閒难开笑口,桑田掷米,新句得恁相招。愁重痒搔。
送何溥之西川。明代。顾清。西望蜀川千万山,美人莲幕暂栖鸾。云连剑阁春前度,天近青城雪后看。今日筹边宜得士,古来行道不论官。务閒好课戎郎学,拭目秋风振彩翰。
访友不值。清代。海岳。寻君复不见,寂寞出林间。落叶溪边路,浮云海外山。午烟桑柘隐,秋色户庭闲。爱尔幽栖好,归来亦闭关。
在处移根在处安,灵苗应不惮春兰。节当重九偏增重,人过渊明却解看。
秋气催花香淡淡,月华凝叶影团团。岁寒篱落霜清后,谁表贞心上笔端。
书堂十咏奉和少司寇新昌何世光先生韵 其四 菊。明代。林光。在处移根在处安,灵苗应不惮春兰。节当重九偏增重,人过渊明却解看。秋气催花香淡淡,月华凝叶影团团。岁寒篱落霜清后,谁表贞心上笔端。
为兴国周少隐题。宋代。王之道。紫翠林攒面面山,个中佳致为君还。凭阑人在风尘表,落纸诗成咳唾间。良夜幸陪红袖醉,清时聊伴白鸥閒。笼纱归去高城晚,凝翠堂东月满湾。
关仝骤雨图。宋代。刘克庄。四山昏昏如泼墨,行人对面不相觌。凄乎太阴布肃杀,暗然混沌未开辟。千丈拿空蛰龙起,一声破柱春雷疾。我疑人间瓠子决,或是天上银河溢。异哉烟霏变态中,山川墟市明历历。茅寮竹寺互掩映,疏舂残磬渺愁寂。叟提鱼出寒裂面,童叱牛归泥没膝。羊肠峻坂去天尺,驴饥仆瘦行安适。林僧卸笠窘回步,海商抛矴忧形色。纵览鲲鹏信奇伟,戏看凫雁亦萧瑟。乃知画妙与天通,模写万殊由寸笔。大而海岳既尽包,细如针粟皆可识。向来关生何似人,想见丘壑横胸臆。呜呼使移此手为文章,岂不擅场称巨擘。
次韵戴帅初村园杂兴二首。宋代。陈著。新园本是无多地,几步低平几步高。已逝江湖分雁啄,且从溪谷到龟毛。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宋代。叶适。有志虽身健,开心在岁寒。一时诸老尽,多见大名难。湖海方连旱,瓯闽适少宽。为州人不乏,千万强加餐。
偶成杂意四首。宋代。卫博。方朔出世士,挥斥隘八极。乃与优侏儒,饥饱同一食。调笑刘天子,绐之聊一剧。此意竟不传,无人子思侧。
瑞鹤仙(元夕为王史君赋)。宋代。杨炎正。风光开旧眼。正梅雪初消,柳丝新染。楼台竞装点。照金荷十里,珠帘齐卷。湘弦楚管。动香风、旌旗影转。望云间,一点台星飞下,洞天清晚。争看。袖红围坐,舞翠回春,笑歌生暖。欢声正远。嬉游意,未容懒。恐丝纶趣召,清都仙伯,归去朝天夜半。倩邦人、挽取遨头,醉扶玉腕。
暮春。清代。朮翼宗。一声啼鸟夕阳斜,寂寂空亭数落花。春不恋人将欲去,小楼疏雨在天涯。
题陆氏资隐田卷。明代。皇甫汸。卖卜城南今几年,囊中犹自少馀钱。何如宋玉惟题赋,乞得君王云梦田。
祀五帝于明堂乐歌十一首 其二 高明乐。清代。佚名。祖德光,国图昌。祗上帝,礼四方。辟紫宫,动华阙。龙虎奋,风云发。飞朱雀,从玄武。携日月,带雷雨。耀宇内,溢区中。眷帝道,感皇风。帝道康,皇风扇。粢盛列,椒醑荐。神且宁,会五精。归福禄,幸闾亭。
赠金称。宋代。文天祥。我有一丛篱下花,黄金满眼无人拾。夜看璇玑度玉衡,猿啼雨外青山湿。
答胡徵君舜咨还山 其二。明代。乌斯道。君子保厥躯,于以待昌时。白日惧颠蹶,夜行不倾危。归心若金石,固留终我违。譬彼出峡舟,欲挽不可追。山神亦已怨,来归一何迟。
寻芳草 别恨。明代。夏完淳。几阵杜鹃啼,却在那,杏花深处。小禽儿,唤得人归去,唤不得愁归去。离别又春深,最恨也,多情飞絮。恨柳丝,系得离愁住,系不得离人住。
臞庵。宋代。释道举。竹裹蓬茅掩棘扉,主人诗瘦带宽园。种成苜蓿先生饭,制就芙蓉隐者衣。柳絮春江鱼婢至,荻花秋渚雁奴归。小溪短艇能容我,先向溪隈筑约矶。
尾犯。清代。姚燮。水平天爽。有斜阳不了,带烟回荡。越鸥楚雁何娟媚,曳蘋丝来往。谁家亭馆,向冷翠、多边傍。恁枝枝、叶叶当风,未秋己作秋响。那识客心摇漾,倚孤篷,萦旧况。问风流揽碧,春瓮银风,啸歌无恙。扇影漪云衫,香筒露近谁招赏。又无奈、听拍吴歌,眉山凉月初上。
菩萨蛮 其三。清代。蒋春霖。镂金屏扇双青凤。象床日午迟娇梦。宝镜不相怜。好花窗外妍。画堂传唤急。指重筝弦涩。舞罢又回身。春风陌上尘。
斗鸡诗。魏晋。刘桢。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閒中偶题芦雁遂成十绝 其五。明代。倪岳。燕尾沙长出水头,潇湘风月正新秋。翩翩寒雁投荒渚,簌簌霜芦带浅洲。
效古。宋代。王令。流沙不胜车,弱水不载舟。谓言行子归,无苦事远游。寄子素丝裳,闻子衣苦单。失今不来还,岁冕将奈寒。
早发安庆喜得顺风。明代。董纪。船头奔浪响潺潺,雪捲云翻汹涌间。只恐好风帆去疾,匆匆过却小孤山。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忍便摧残任风雨。翦姚黄、移魏紫,齐集梁园,春艳艳,何必尊前解语。
绣屏深照影,帘密收香,夜久寒生费调护。宝杯翻、银烛烂,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看明年、紫禁绕莺花,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
洞仙歌(夜宴梁季全大卿赏牡丹作)。宋代。管鉴。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忍便摧残任风雨。翦姚黄、移魏紫,齐集梁园,春艳艳,何必尊前解语。绣屏深照影,帘密收香,夜久寒生费调护。宝杯翻、银烛烂,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看明年、紫禁绕莺花,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
寿曹大博以东宪台治新筑亭馆扁榜寄意·咏归。宋代。程公许。圣道如太极,品彙自生成。二人各言志,点也心和平。春风发高咏,怀哉沂水滨。千载宁遐思,光景无边春。一潭鉴寒碧,方寸洞虚明。执卷恍瞻前,舍瑟铿有声。勿遣柱后文,醨我春风醇。穹舞丽景舒,琴歌南薰清。谁知此中乐,天理皆流行。
贺殷游二舍人入翰林、江给事拜中丞。宋代。徐铉。清晨待漏独徘徊,霄汉悬心不易裁。阁老深严归翰苑,夕郎威望拜霜台。青绫对覆蓬壶晚,赤棒前驱道路开。犹有西垣厅记在,莫忘同草紫泥来。
卧病酬边君天坛步月见怀之作。明代。李梦阳。霁夕开芳甸,祠官怅独游。银潢横殿落,壁月抱坛流。汉畤饶烟雾,秦城逼斗牛。甘泉词调绝,疫病若为酬。
依韵和蔡相公侍燕集英蓼。宋代。王珪。春风又侍瑶池宴,帝子初临黼座傍。花覆衣冠多喜气,云扶宫殿满荣光。仙人来献重轮曲,丞相仍裁湛露章。身老太平殊未报,年年更得奉君觞。
杂兴 其八。明代。邱云霄。厝薪愿在上,汲水愿在下。岂谢焦沸安,犹以斯须假。甘朽樵所弃,污遁人亦舍。去去入归诸,蘼蘼从桑野。栖托渊且回,斧瓮胡及哉。
东坡在惠州窘于衣食以重九近有樽俎萧然之叹。宋代。赵蕃。昔在庞德公,有足不入州。鸾凤自有志,燕雀安可俦。乃知金石坚,不逐万物流。当时天下事,固为长者忧。未易一木支,杀身何能酬。令人为短气,哀哉融与修。
偷闲。宋代。陆游。老向人间未拂衣,偷闲聊喜息尘机。丹枫断岸秋来早,淡日孤村客到稀。偶忆雪溪携鹤去,却从云肆买蓑归。酒徒莫笑生涯别,久矣渊明悟昨非。
游章华台。宋代。张栻。楚国旧雄胜,荒台今是非。平川留宿潦,萧寺掩斜晖。木落秋声急,天高雁影微。凄凉无处问,骑马踏堤归。
春日偶成次韵 其二。明代。袁华。南高峰下前朝寺,寺有高僧两耳长。当记清秋凉冷后,桂花深处坐焚香。
日出入行。宋代。陆游。吾闻开阖来,白日行长空;扶桑谁曾到?崦嵫不可穷。但见旦旦升天东,但见暮暮入地中,使我倏忽成老翁,镜里衰鬓成霜蓬。我愿一日一百二十刻,我愿一生一千二百岁,四海诸公常在座,绿酒金尊终日醉。高楼锦绣中天开,乐作画鼓如春雷。劝尔白日无西颓,常行九十万里胡为哉?
再和雁湖十首。宋代。李壁。梦回檐溜响潺潺,断送群芳一夕间。静见蜂须拈笔架,细看蛛网度窗环。数行古篆留科斗,一穗沉烟起博山。终岁掩关非避俗,自缘多病爱清閒。
送俞节推(汝尚之子,汝尚字退翁)。宋代。苏轼。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杂曲歌辞·长干曲四首。唐代。崔颢。君家定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去来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