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宋代。晏殊。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中秋月》是宋代文学家晏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秋月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
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
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
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译文:
天时与人意,矛盾之处显而易见。
长时间的坐着,翻腾起旧日的遗憾,光明已经逝去。
行云凝结成深黑的颜色,看到了鞭打费尽心血的金枝。
何况又是一轮明月升起的夜晚,笙歌继续唱响,延续白天的曙光。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中秋节的月亮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天时与人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人们常常会在生活中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作者坐久之后,回想起往事,心中涌现出旧日的遗憾。尽管光明已经逝去,但行云仍然凝结成深黑的颜色,象征着人生中的阴霾和困惑。然而,在这个中秋之夜,明月再次升起,笙歌继续唱响,象征着希望和新的曙光。诗词通过对天时与人意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赏析:
《中秋月》通过对天时与人意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诗词以中秋节的月亮为象征,通过描绘月亮的变化和光明的消逝,表达了人生中困难和挫折的存在。作者坐久之后,回忆起过去的遗憾,展示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内心的矛盾。然而,诗词最后表达了希望和新的曙光的出现,明月再次升起,笙歌继续唱响,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美好。整首诗词通过对矛盾和希望的对比,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坎坷,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许。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晏殊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挽徐母施氏。两汉。王褒。极目乌程路,高堂旅榇归。音容芳树远,心绪片云飞。别泪茅生馔,荒尘莱子衣。青山佳兆在,寂寞掩春晖。
余州道中。明代。茅大方。大漠连千里,平沙峙两城。昔闻蠙土筑,今见绿莎生。重译来羌卒,联营列汉兵。华戎俱混一,无复请长缨。
题芗氏慈节卷。宋代。罗珊。子甫七龄夫蚤世,独将慈节铸心肝。含晖寸草流光远,天矢孤闱正气寒。苦味灯前余粉胆,清风尘外振衿鞶。悠悠甲子知无恙,看到恩深紫诰鸾。
泊清水港雪夜煮茶 其二。明代。符锡。冻雨洒江暝,疾风吹石泐。郊原罴兕吼,窟宅蛇龙厄。持茗者何人,啜对陶彭泽。
西蕃请谒庙。唐代。沈亚之。肃肃层城里,巍巍祖庙清。圣恩覃布濩,异域献精诚。冠盖分行列,戎夷辨姓名。礼终齐百拜,心洁表忠贞。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仗移迎日转,旌动逐风轻。休运威仪正,年推俎豆盈。不才惭圣泽,空此望华缨。
银湾初霁暮雨。鹊赴秋期去。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纤巧云暗度。河桥路。缥缈乘鸾女。正容与。
西厢旧约,玉娇谁见私语。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回首天涯又怨阻。无语。西风魂断机杼。
隔浦莲(七夕)。宋代。高观国。银湾初霁暮雨。鹊赴秋期去。浅月窥清夜,凉生一天风露。纤巧云暗度。河桥路。缥缈乘鸾女。正容与。西厢旧约,玉娇谁见私语。柔情不尽,好似冰绡云缕。回首天涯又怨阻。无语。西风魂断机杼。
咏白莲十首 其四。明代。陈子壮。水月灵因一样光,暴心还愿待秋阳。那知皓皓江潭畔,十丈红尘染客裳。
寒入。清代。丘逢甲。寒入重衾睡不浓,寺楼初打五更钟。开门忽觉前山雪,白遍东南四五峰。
胡泰舒银台归自蜀述西师始末 其一。清代。严遂成。一丸泥塞大金川,负固凭陵已二年。绝壁跨空横铁索,危江剪溜泛皮船。楼盘雕势梯难上,箭作鸱声甲易穿。薄险王师身手健,拍张都是肉飞仙。
北楼道中次前溪韵。明代。杨巍。寒花夹路向边城,云里楼台粉堞明。到处长看霜树色,无时不听野泉声。松间石鼠冲人散,雨后山鸡绕涧鸣。最喜秋来烽火少,题诗终日只閒行。
题马贲画鸂图。宋代。党怀英。双眠双浴水平溪,共看秋光卧两堤。谁信潇湘有孤雁,冷沙寒苇不成栖。
兴宗约游会灵久不闻问以诗趣之。宋代。司马光。胜地何妨行乐频,万双白璧不赊春。腊醅已老久未压,杨柳青青不待人。
满庭芳 用徐君宝妻韵 见谭献《箧中词》。清代。郑蕙。三月烟花,二分明月,香车陌上如流。变来今日,犀甲带吴钩。何日王师雨洗,长驱入、迅扫貔貅。危城里,天荆地棘,不是等闲愁。长淮三百里,回头一笑,梦也休休。幸分飞两地,翻谢河洲。自顾此生安寄,问前生,著甚来由。只馀得,青磷碧血,何处十三楼。
游鯈。宋代。刘子翚。禹凿天门浪渺茫,游鯈也解化龙翔。风云得路誇头角,岁旱争寻窟穴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宋代。汪元量。休休休休休,干戈尽白头。诸公云北去,万事水东流。春雨不知止,晚山相对愁。呼童携斗酒,我欲一登楼。
秋兴二首 其一。明代。陆深。细雨兼风若有情,树边楼里伴秋清。候虫灯火黄昏永,客子衣裳白苧轻。魂梦几番偏故国,襟期何处慰平生。壁间更与悲团扇,卧听梧桐落叶声。
寄彬州孙通守振武闻泝湘将至八桂。元代。方回。南斗之南八桂林,携琴欲觅旧知音。想君湘水花边路,识我衡阳雁外心。逼侧甲兵询动静,艰难书问畏浮沉。相烦为报真消息,莫待春江柳色深。
南塘泛舟。明代。江以达。细竹横塘晚更幽,暖风纤月画船游。斜穿绿屿轻烟散,忽送清尊碧树稠。寂寞鱼龙窥醉语,留连花鸟放春愁。杳然身世蓬瀛在,不道人间有十洲。
登庐山。宋代。苏轼。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孙耘老酒间出麻姑像要余作诗。宋代。周紫芝。青丝一尺高蓬松,玉颜微驻丹砂红。云軿飞来自何许,满山落叶元无踪。长天如烟月如雾,便恐乘鸾月边去。烦君急与问中郎,从此更谁知痒处。
万成州许土司。清代。陈恭尹。九金神鼎几迁流,世胙西南此一州。得姓直从唐四岳,受封元比古诸侯。人存朴俗唯知信,地遍春风不识秋。酷似桃花仙子洞,问津吾欲泛渔舟。
早朝诗(十四首)。明代。杨子器。平旦曈昽瑞霭浮,曙星送月下西楼。画衣遥入迎仙跸,黄伞高擎覆采旒。鸾帚拂尘花雨霁,霓旌曳影柳风柔。太平无事春如海,天保歌长乐未休。¤
锺山钟。宋代。李廌。延平双剑朝丰城,锺山之钟挟以行。延平春浪拂天地,左右两龙雷口鸣。建隆真人君八极,河伯效珍宝钟出。不似汾睢发鼎光,泛泛逆流浮万镒。诏赐阊阖濯龙宫,声掩景阳闻九重。吾闻此钟亦神物,独肯寒溪就埋没。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唐代。柳宗元。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少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遗馀毫末不见保,躝跞涧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gE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掷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美人四向回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栖虹梁。风台露榭生光饰,死灰弃置参与商。盛时一去贵反贱,桃笙葵扇安可常。
以介庵集遗成父。宋代。赵蕃。弟曾一识金川驿,兄盖屡维干越舟。群书博极诗无敌,乞尔此匾无暗投。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六 亮公。宋代。释德洪。讲处天花随玉麈,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师偷指注。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归对学徒重自诉,从前见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横暮雨。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
郭尉惠古镜。宋代。苏辙。凛如秋月照虚空,遇水留形处处同。一瞬自成千亿月,精神依旧满胸中。〈俗言:“以镜予人,损己精神。”故解之云。〉
崇真院绝粒偶书付儿熙之定之并呈张苍峰刘洞。宋代。谢枋得。西汉有臣龚胜卒,闭口不食十四日。我今半月忍渴饥,求死不死更无术。精神常与天往来,不知饮食为何物。若非功行积未成,便是业债偿未毕。太清群仙宴会多,凤箫龙笛鸣瑶瑟。岂无道兄相提携,骑龙直上寥天一。
暮春三首 其三。宋代。朱淑真。举杯无语送春归,分付东风欲去时。燕子楼台人寂寂,杨花庭院日熙熙。枝头添翠莺先觉,叶底销红蝶未知。诗卷酒杯新废却,闲愁消遣殢他谁。
忆秦娥。元代。许有壬。山鸡唱。少年中夜心悲壮。心悲壮。世间何事,不来眉上。迷途未远奚惆怅。五湖烟水春摇荡。春摇荡。谁知平地,拍天风浪。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金朝。元好问。上高城置酒,遥望舂陵。兴与废,两虚名。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後,尽人争。风云寤寝,鞍马生平。钟鼎上,几书生。军门高密策,田亩卧龙耕。南阳道,西山色,古今情。
戊午除夕书怀二首 其一。明代。邓云霄。碌碌浮生自岁年,屠苏一酌亦陶然。向来宠辱惊金注,老去逍遥且瓦全。半醉唾壶今懒击,长途疲马若为鞭。明朝酒伴如相问,酬答东风有百钱。
临江仙(燕诸部使者)。宋代。葛胜仲。自古吴兴称冷僻,菰城水浸粼粼。回星难望使车尘。如何三日饮,并有五行人。文似枚皋加敏速,记书易若张巡。幕中无用郄嘉宾。他年浮枣会,莫忘两溪春。
题杨少卿书后。唐代。安鸿渐。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秋游六首。宋代。邵雍。先秋颢气已潜生,洛邑方知节候平。庭院乍凉人共喜,园林经雨气尤清。回舟伊水风微溜,缓辔天津月正明。自有臯夔分圣念,好将诗酒乐升平。
汪颜复秋江堂。宋代。汪炎昶。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本有渔砚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风洋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芒花秋。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喜王三为陈子觅得馆地。明代。释函可。朝夕随僧嚼冷齑,邻翁为觅一枝栖。解开布裹残书卷,几个儿童胜牧羝。
屠秋官席上再叠。明代。林光。饭颗山前亦偶逢,短篇那更用先容。烛花也解含春意,樽酒何妨及暮钟。孤艇旧回三塔寺,一筇曾柱九龙峰。青天乌帽吴门路,云水如今兴转浓。
汉阳渡口作。明代。韩纯玉。汉阳窥鄂渚,夹岸走长虹。小艇双飞燕,中流五两风。一江分二郡,三国斗群雄。多少兴亡事,销沉向此中。
送韩六玉汝宰钱塘。宋代。梅尧臣。顷寻高士庐,正值浸湖雪。雪中千万峰,参差县前列。僧居或隐见,岸树随曲折。惊凫如避人,远向寒烟灭。潜希为子男,傥得遂疏拙。今逾二十年,志愿徒切切。方闻落君手,与我曾未别。景多诗莫穷,归载压车辙。
柳枝辞十二首。宋代。徐铉。此去由源不是遥,垂杨深处有朱桥。共君同过朱桥去,密映垂杨听洞箫。
候巡按陈侍御秉衡先生兼奉赠。明代。林光。货马酮江莫买舟,踟蹰端欲为谁留。未瞻颜色心先醉,既接风光愿始酬。雷电轰来山岳动,妖魔消尽鬼神愁。边尘北顾无多事,经济何时话更投。
奉和李大夫题新诗二首各六韵 因严亭。唐代。白居易。箕颍人穷独,蓬壶路阻难。何如兼吏隐,复得事跻攀。岩树罗阶下,江云贮栋间。似移天目石,疑入武丘山。清景徒堪赏,皇恩肯放闲。遥知兴未足,即被诏徵还。
奉同朝贤送新罗使。唐代。孟郊。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村居苦寒。唐代。白居易。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顾我当此日,草堂深掩门。褐裘覆絁被,坐卧有馀温。 幸免饥冻苦,又无垄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繙阅数诗有。宋代。赵蕃。衾寒数窥窗,窗暗鸡已号。比邻递东西,我起披緼袍。始占霜檐粲,忽听风林鏖。乃知中夜雨,吾念亦良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