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庐山

登庐山朗读

《登庐山》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他在庐山读书时的景色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读书在庐山中,
写作在庐山下。
平静的湖水浸湿了山脚,
云峰对着虚榭。
红莲花朵纷纷欲落,
白鸟时常飞下。
我依然思念隐居的生活,
乱石惊醒了激流。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在庐山读书时的景色和心情。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苏轼在此地读书,感受到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他写道,湖水平静地浸湿了山脚,云峰对着虚榭,形成了一幅壮丽的景色。同时,红莲花朵准备飘落,白鸟时常从天空飞下,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苏轼对隐居生活的思念。他想象着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但乱石惊醒了湍急的水流,暗示着现实中的纷扰和无法避免的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和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苏轼内心的愿望和对自然的赞美。这首诗既展示了山水之美,又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具有典型的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特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周郎后,直数到清真。
君莫是前身。
八音相应谐韶乐,一声未了落梁尘。
笑而今,轻郢客,重巴人。
()

名在诸生右,家经见素风。春田休学稼,秋赋出儒宫。

别路残云湿,离情晚桂丛。明年石渠署,应继叔孙通。

()

池上凉飙发,檐前纤月升。竹鸣玉露泫,花动锦波曾。

棘院火城合,文坛赤帜登。蛰雷闻奋击,神物定飞腾。

()

野刹隐平皋,巍楼阚层城。灵境谢氛埃,秋空散炎烝。

绿槐森萧萧,残蝉时一鸣。镜理有馀赏,玩物聊移情。

()
()

松炉残火晓犹明,高阁微风送漏声。珠斗渐低长乐观,綵云应绕未央城。

青春并阻瞻龙仗,往事閒思听鹿鸣。二十五年同仕版,遭逢谁不愿升平。

()
月落僧窗暗,衾单客梦惊。
鸡吟催客起,犬吠恶人行。
蓐食事已毕,膏车天未明。
畏涂饥饿岁,哪能得事宵征。
()

自笑胶胶扰扰身,十年匹马走红尘。何时雪满平生屐,太华峰前约故人。

()

儒官领袖得名流,子佩应无在阙游。只要松筠柰霜雪,须知兰菊自春秋。

年龄五十当荣显,风月三千足唱酬。扬善推能需叶赞,有容心地尽休休。

()

岁晏无消息,梅花似故人。何因慰幽独,只觉溷风尘。

歌为竹枝续,杯于桑落亲。孤怀更谁托,我惜小园春。

()
壮日劬书尽五车,攀龙曾上太清家。
老归栗里惟耽酒,官满河阳尚有花。
岁晚骅骝知道路,天寒鸿雁啄汀沙。
英贤出处关机运,亦欲东溟理钓槎。
()
宿羽同夜林,天明各分飞。
人生尘土内,别易会合稀。
我自钱塘来,君从宣城归。
初喜望颜色,昔癯今似肥。
()

蜡炬绕红鸾,盆花玉露漙。
无家憎月色,多难薄春寒。
毛颖时旌鬼,黄金少铸官。

()

物外访禅隐,萋萋霜草深。香云沉佛阁,落叶点松阴。

木纳老僧性,幽栖寒鸟心。重门扃阗寂,何处作孤寻。

()
晚雨逆溪上,寒云傍山飞。
白鹭去洲渚,潜鱼沂湾矶。
举头行迹少,唯见暮樵归。
()

匡庐揽秀昔巢松,水色山光左右供。日下奇峰金作凤,云间飞瀑玉为龙。

扑帘空翠沾晴几,拍枕寒涛隐暮钟。从此胸中富丘壑,乾坤万里一吟筇。

()

黄河东入海,昼夜流不息。高风忽然来,烟浪迷天色。

公乎嗜饮狂以痴,提壶便欲径渡之。妻随止之不可得,竟以溺死堪伤悲。

()

晞阳熙春圃,悠缅叹时往。感物思所托,萧条逸韵上。

尚想天台峻,仿佛岩阶仰。泠风洒兰林,管濑奏清响。

()

梦破芙蓉雨,蛾眉琐绿窗。悠悠思远道,采采涉长江。

北渚浮湘水,西兴渡越邦。波穿红锦乱,影转画桡双。

()

神迁不火葬,新塔露疏柽。是物皆磨灭,唯师出死生。

虚堂散钓叟,怪木哭山精。林下路长在,无因更此行。

()

世乱无缘觅一官,区区菽水愧承欢。百年风木悲何极,夜夜皋鱼泣未乾。

()
雪后回仙棹,空堂别思盈。
一尊留夜色,片语进寒更。
茗熟松风细,梅香露气清。
明朝江上月,去住总含情。
()
素衣已免染京尘,一笑江边整幅巾。
入港绿潮深蘸岸,披云白塔远招人。
功名姑付未来劫,诗酒何孤见在身。
会向桐江谋小筑,浮家从此往来频。
()
履端开帝历,会拜谨王春。
百世枌榆旧,一番桃李新。
珍颁来腆渥,妙句带清真。
骑省云霄上,宁辞染翰频。
()
翔鹍抟扶摇,九万一奋翅。
骅骝骤康庄,瞬息千里至。
谷鲋穴坎趯,鹩集蓬蔚。
逼仄岂不怜,饮啄亦何忌。
()
西风一叶送行舟。
浅迟留。
舣汀洲。
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
()

姑孰溪边霜叶飞,凌歊台上暮云归。
谪仙一去不复返,怅望青山空翠微。

()

黄菊真宜晚,霜寒色转鲜。栽培元得地,服食拟登仙。

丹粉休论色,笙歌别有天。杜陵憔悴客,相伴草堂前。

()
山势自北来,高城倚为固。
当时偶登临,迩者遂沦误。
微云思作雨,古树尝沾露。
今非恃险艰,草木藏狐兔。
()
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
亭亭乱叶中,一一劳心插。
牵牛独何畏,诘曲自芽蘖。
走寻荆与榛,如有夙昔约。
()

同解约同歧,情怀独若为。
问愁离郡早,留恐到京迟。
岁晚催行计,时丰省举资。

()

唐翁钓鱼至黄哺,不得鱼儿得鱼母。
廿里返家急烹煮,鱼能脱命刀与砧。
掉入碧浔千尺深,半无鳞鬣眼血侵。

()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

腊月大堤边,春风思宛然。杨枝摇白日,烟花袅金鞭。

()
草色恩袍九品中,文章高步屈英雄。
红莲绿水开新幕,绛帐青衿走下风。
沛雨苍龙功已奋,翔云丹凤路潜通。
尘迷试问刘安诀,就学仟源点化工。
()

青天骑大鹏,汗漫游八极。笑杀牧羊儿,空山弄拳石。

()

于归屈指十年残,难把中怀一日宽。阅历渐随年齿长,别离敢谢仔肩难。

原知世少忘忧草,安得人传夺命丹。却为病魔添百感,茫茫愁绪屡忘餐。

()
电光撩眼烂生寒,撒米攒星有是观。
但得灯浓任月淡,中天尽好付谁看。
()

公家列屋閒娥眉,珠帘不动花荫移。云帐银床初破睡,牙签玉轴坐弹棋。

()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

嘉树媚朝阳,枝叶正相当。佳人御纨素,攀条玩其芳。

眷彼从征人,思心共飞扬。昔期别三载,今已历九霜。

()

嗟嗟中原今何地,惰民亿万天弃之。我生不辰遣睹此,酖毒流染宁可医。

朋亲故旧无免者,白昼枯胔行累累。九州沃野不播种,益蓺淫药戕孑遗。

()
天含愁思雨冥冥,晚色云销万里青。
几点沙鸥临水镜,数重烟树簇山屏。
雅闻樵采能谈道,欲耦锄耰更问经。
藜杖芒鞋先有约,相从避世免深刑。
()
今日出郊送客,明朝肩舆入州。
六十年前伎俩,白头也合归休。
()
岁踰耳顺俄七,年去古稀只三。
从今莲叶巢稳,谁在槐柯战酣。
脐下丹田休想,口边白醭罢参。
渴饮饥餐困睡,是名真学瞿聃。
()

捷书夜半甘泉去,报天骄膏斧。摩空铜垒,闸流瞿滟,扫清云雾。
楼兰飞馘,焉耆授首,谩夸称前古。须知开庆,太平千载,方从今数。

()

閒庭随分占年芳,袅袅青枝淡淡香。流落孤臣那忍看,十分深似御袍黄。

()

江北流民七十口,三十馀年在江表。朋凶结恶四百馀,白刃差差历村保。

崩腾所向如投空,白昼攫金都市中。顷由南昌入丰邑,反赂守者为先容。

()

断崖树老,侧岸槎枯,倒倚斜插。脚面浅溪,掌样平洲重叠。著芒鞋,携竹杖,遇乱莎幽涧萦纡涉。那人家,有竹_瓦缶。颇颇清冽。
曾微呷。正斜阳淡淡,暮霭昏昏,晚风猎猎。转眼已成陈迹。不堪追蹑。试问旧醅还好在,暂停归影留时霎。待重来,细拈弄、水花山叶。

()

休休莫莫。当年不负西湖约。一技初见横篱落。嚼蕊闻香,长是醉乡落魄。而今对酒空斟酌。老来多病情非昨。谁人伴我临东阁。冷淡吟怀,犹可追前作。

()

火样情儿难驻。冰样恓惶难拒。忍死割将来,步步不如归去。

难处。难处。央个梦儿做主。

()

()

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看门外、花明草暖,天中时到。

绣虎银符都插遍,那堪令节成吾老。唤红巾、翠袖为君歌,声缭绕。

()

使君清严重风纪,名是东吴旧才子。前年持节太行西,霆激霜飞二千里。

忆昔京阙初相逢,承诏作乐调笙镛。彤闱椿树集鸾凤,画省秋水开芙蓉。

()
惠施说万物,盘特忘一句。
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
()

门巷居连市北桥,期君不见风萧萧。马坡天入云根静,鹤驭谁同仙子招。

怀抱终当投夙好,支离安得并高标。凉原秋早暮容敛,回首崆峒明绛霄。

()
短喙可候煎,枵腹不停尘。
蟹眼时探穴,龙文已碎身。
茗椀有何好,煮缾被宠珍。
石交谅如此,湔袚长日新。
()

江南闰三月,雪花大如掌。阳和变肃杀,天意先垂象。

是夕大营溃,坏云时下上。十万良家子,同声呼放仗。

()

日永晷渐移,午睡梦方觉。抱膝百虑婴,羁怀渺难托。

感君自高谊,一见等夙昔。握手共殷勤,吐论本肝膈。

()
浅浅溪流绿一湾,朝来拄颊看西山。
凭谁与我驱风驭,飞上云烟缥缈间。
()

江南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

剧谈世事迩来慵,时向烟波掉雪篷。德业未尝矜久大,光尘惟曲示和同。

十年辅政裨元化,万国宾贤振士风。敢请中兴重作颂,衮衣不日见归公。

()

卜筑须同蒋诩邻,清泉白石本来亲。风尘一落难回首,多少园林待主人。

()

语道深惭话一场,感君亲切为宣扬。更将充扩随钩索,意味从今积渐长。

()
积岁阻颜色,何以慰我思。
闻初游乐郊,颇慕登望诗。
下车未几日,倏见白露滋。
月弦不常满,星毕屡已离。
()

楚王不识圣人风,纵有英贤志少通。可惜灵均好才术,一身空死乱离中。

()
香从灵坚垄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
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尽平芜、桃花渡口。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这回来、可能还有。

()
今朝又是四月一,那事全然没消息。
衲益皮草久不乾,且喜日头东畔出。
()

乡里小儿爱儿戏,丈夫胡为亦如此。头颅四十可知矣,铜池池上南风微。

庾公无金但袖手,何人赎取太真归。

()

只成无喜亦无憎,随处看山倚瘦藤。
烟雨楼台浑在寺,水蔬家世半皈僧。
一闲可敌三公贵,只眼真传六祖灯。

()

闻说登莱雪一尺,此中晴色更无云。安得北风从海上,满天吹过玉纷纷。

()
东方有奇士,隐德珠在渊。
川壑为之媚,草树为之妍。
殁来十五载,独见诸孙贤。
煌煌出仕途,皎皎如淮蠙。
()

三月出关行,四月到辽住。住辽不逾时,又向铁岭去。

铁岭去辽百馀里,风景萧萧有如此。我欲为家家易成,乱草和沙砌寒水。

()

狂风挟电过蓬门,一枕清眠碎作尘。有梦不曾逢乱世,无能只合作骚人。

中年况味堪谁说,小我情怀咸自珍。明月沈吟云外久,几番却被雨磨新。

()
秋空不肯明,风雨满荒城。
田父遮我说,重九最喜晴。
此日晴色好,大田足西成。
一冬暖如春,絮炭价亦轻。
()

当年贵得意,文字各争名。齐唱阳春曲,唯君金玉声。

悬黎宝中出,高价世难掩。鸿羽不低飞,龙津徒自险。

()

山色晚苍苍,山门下夕阳。栴林飘槲叶,新月到禅床。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淹留不可及,露湿薜衣裳。

()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

挥泪江濆引素旌,楚歌凄断不胜情。拔山力尽名空在,填海魂消气尚生。

星陨故当五丈垒,鹤鸣无复八公兵。怪来白浪兼天涌,多恐英雄怒未平。

()

松云翠离披,竹日光破碎。青荧麦风过,红湿花露坠。

萍开龟曳尾,树啄鸟擘喙。物物如贶予,欣然与心会。

()

樵青刺篙胜摇桨,船头分流水声响。
青山渺渺波漾漾,白鸥飞过时一两。
载书百卷酒十壶,日斜出游女儿湖。

()

河中春晚我邀宾,诗满云笺酒满巡。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

柳添翠色侵凌草,花落馀香著莫人。且著新诗与芳酒,西园佳处送残春。

()

山鲍老,甘受嘲,山婆婆,惜得骄。■子来解腕,大头来间交。

黄头儿,黄头儿,白黄头儿有老时,鸦线靴头相伴飞。

()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

信手拈来语不惊,纵横漫与笔端呈。独崇尔雅追先辈,肯竞铅华逐后生。

至宝何曾营琢削,神工自是谢锄耕。一篇三复还堪味,不觉今人解性灵。

()

六月林亭伏日三,客来新故坐相参。深杯高宴疑河朔,脩竹清川想渭南。

动地繁阴云物变,映山残照雨丝含。五湖渐有扁舟兴,秋到澄波净蔚蓝。

()

上清秋夕降真仙,月里霓裳曲尽传。电影入帘知一笑,柳痕遮殿惜三眠。

书成招手呼青鸟,歌罢翻身入紫烟。不是人间能买笑,后园孤负落金钱。

()

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

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

()
老学推占后,奸人娼嫉初。
怀私真诡计,候见窃成书。
猛欲挤贤辙,宁思戒覆车。
那知一回首,身已毙诛锄。
()

伯也不可作,叔兮犹典刑。
公车玉堂荐,书室鹤山铭。
久上通侯印,新营太祝厅。

()

闲处如何,也堪吟诗,也堪弈棋。想白衣送酒,谁如元亮,白鹅换字,谁似羲之。

濠上观鱼,云间呼鹤,此乐人间未易知。平生性喜,不为酒困,常带书痴。

()

频年甘作客,湖海任西东。纵有垂天翼,高飞无积风。

气消蛮峤外,泪尽瘴烟中。处处同芳草,王孙路不穷。

()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
曲涧斜穿竹最奇,岂容长夏有炎曦。
林深纵怯湖风猛,更为无筇立少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