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朗读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田间煮菜的情景以及对食物的回忆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曾经在田间,寒疱有珍烹。
常常支起折脚鼎,亲自煮花蔓菁。
中年失去了这种滋味,想象仿佛隔了生。
谁知道南岳的仙人,将它做成了东坡羹。
其中有芦菔的根,依然含着清晨的露水。
不要说贵族公子,从他那里尝到了醉人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食物的感慨。他描述了自己年轻时在田间煮蔓菁芦菔羹的情景,这是一种简单而美味的食物。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失去了这种味道,只能靠回忆来感受它。苏轼提到南岳,指的是岳阳楼,他暗示自己已经年老,而世间的事物却不断变化,就像南岳仙人将芦菔根做成了东坡羹一样,呈现出新的面貌。最后,他提醒读者不要被贵族公子的高雅所迷惑,而要从简单之物中体味真正的美味。

赏析:
《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通过描绘作者在田间烹饪的场景,以及对食物滋味的回忆,展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以及对食材的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美食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苏轼通过将食物与人生的经历相结合,以及对南岳的隐喻,表达了对于生活中简单而真实的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推崇。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和情感打动人心,呼应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博学果何谓,书不可不读。
子思继以审,子夏继以笃。
是皆返诸心,夫岂泥简牍。
试一凭危楼,万里送鸿鹄。
()

鹪鹩偃鼠总蘧蘧,归休无用天下为。古人冷淡今人笑,豆羹箪食见须眉。

()
羌世运之纬繣兮,何故老之不憖遗。
持寸胶而救千丈浑兮,谁与同而共治。
身一约而蹈遗烈兮,不沽直而不徇时。
西极八桂东连吴会兮,贯南纪以周驰。
()
红英一树春来早,独占芳时。
我有心期。
把酒攀条惜绛蕤。
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

东皇按辔来何迟,人间二月才芳菲。六十日春能几时,不如意事常相随。

一声啼鴂花片飞,把酒却与春别离。春缓归,听我歌,滔滔岁月如流波,贵忧孰与贱乐多。

()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蒙处。
何如扫浮阴,尽放焦嶢露。

()

三饶设治初,颇用忧山贼。孤城依山立,陶筑资民力。

至今古砖文,分堵姓名勒。倭寇海上来,东风战云黑。

()

浑身浴雪一登临,不负多年山水心。门瞰烟波当月出,帘垂风雨听龙吟。

层崖但见苔痕旧,绝壑长如秋气深。几度欲歌招隐曲,恐惊幽客夜相寻。

()
曾览祁公五老诗,仍陪三寿燕留司。
今逢北固开尊日,正似南都命席时。
喜奉笑言挥麈柄,却惭衰朽倚琼枝。
定知此会人间少,五十年才一再期。
()

湖楼笑倚。六桥千古惟烟水。相将共惜登临意。衰柳斜阳,趱出伤秋泪。

佳会人生知有几。湖山况复都如此。西风吹绽黄花蕊。

()

阿英十二能辟纑,阿牛五岁贪读书。辟纑成缕无人织,读书有志令人惜。

汝父飘零汝母休,吾亲虽健俱白头。雨声断道风惊屋,阿婆独抱诸孙哭。

()
诗翁高兴动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
领略风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旴衡。
屡传黼扆方图旧,应有锋车便趣行。
莫向苕溪恋行乐,葵心元向太阳倾。
()

健羡玉堂仙,中朝元老。过眼繁华任纷扰。百年心事,爱煞野庄春好。南枝谁道是、调羹了。风月吟怀,冰霜节操。千尺青松尽难槁。春宫调护,好个当年皓。日边消息近、中书考。

()

温柔属东南,和冷经三五。
几夜德星明,果应荀陈聚。
分虎屈雄姿,展骥淹遐步。

()

新春旒扆御翚轩,海内初传涣汗恩。秦狱已收为厉气,

瘴江初返未招魂。英材尽作龙蛇蛰,战地多成虎豹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