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宋代。苏轼。谁将射御教吴儿,长笑申公为夏姬。却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范蠡。)浮世功劳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张翰。)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陆龟蒙。)
这首诗词是苏轼所写的《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描绘了三位吴江的贤人的形象和事迹。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谁将射御教吴儿,
长笑申公为夏姬。
却遣姑苏有麋鹿,
更怜夫子得西施。(范蠡。)
浮世功劳食与眠,
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机早,
直为鲈鱼也自贤。(张翰。)
千首文章二顷田,
囊中未有一钱看。
却因养得能言鸭,
惊破王孙金弹丸。(陆龟蒙。)
译文:
谁能把御教之事传授给吴地的儿童,
长时间嘲笑申公为夏姬。
却派遣姑苏之地有一只麋鹿,
更加欣赏范蠡得到西施。(范蠡。)
在世俗中,功劳得到食物和安眠,
季鹰真实地获得了水中仙境。
不需要再说他的聪明才智早已明了,
即使是鲈鱼也自称为贤者。(张翰。)
千篇文章和两顷耕地,
囊中却没有一文钱可供欣赏。
然而,因为养了一只能说话的鸭子,
惊动了王孙们的金弹丸。(陆龟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三位吴江的贤人,他们的形象和事迹通过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首先是范蠡,他是吴国时期的贤臣,被派去与越国交涉,并成功获得了美女西施。诗中嘲笑了申公(指申包胥)因娶了夏姬而受人嘲笑。
接着是张翰,他是一位文士,但他的文章却没能带来财富和名声,只得以贫穷自居。然而,他养了一只能说话的鸭子,引起了王孙们的惊讶和赞赏。
最后是陆龟蒙,他是一位文人农夫,尽管耕地有二顷,但囊中却一文不值。然而,他的能言之鸭惊动了王孙们的金弹丸,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这首诗通过夸张和幽默的手法,描绘了三位贤人的形象和经历。诗中展现了作者对吴江地区的贤人的赞美和嘲笑,同时也反映了社会上对功利和权贵的批判。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不同贤人的态度,并通过对比凸显了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性。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从军行。南北朝。戴皓。长安夜刺闺,胡骑白铜鞮。诏书发陇右,召募取关西。剑悬三尺鞘,铠累七重犀。督军鸣战鼓,巡夜数更鞞。侵星出柳塞,际晚入榆溪。秦泾含药鸩,晋火逐飞鸡。通泉开地道,望敌竖云梯。阴山日不暮,长城风自凄。弓寒折锦鞬,马冻滑斜蹄。燕旗竿上脆,羌笛管中嘶。登山试下赵,凭轼且平齐。当今函谷上,唯用一丸泥。
八月十五夜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唐代。李益。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夜风。 ——广宣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山居八事诗 其三 灌畦。明代。唐之淳。饮食秋菘春韭,不辞短瓮长瓶。汉阴丈人知己,北山隐者同盟。
喜小修至自燕。明代。袁宏道。蓝衫脱却乍归乡,心了无官也不妨。客过试开陈白酿,病馀聊服地黄汤。谩追舌底新朝事,且觅山中旧睡方。
东风第一枝 秋感。清代。张玉珍。露坠红莲,烟消翠柳,秋光冷淡如许。苔阶不住鸣蛩,桐阴更吹疏雨。闲窗香烬,聊题遍、碧笺新句。奈恹恹、瘦却吟肩,添得几多愁绪。风细细、画栏漫抚。云漠漠、锦书又阻。梦随流水千条,意如乱丝万缕。凉生枕簟,肠断是、天涯羁旅。怪秋来偏易伤人,何不早将秋去。
宿上望上桂楼。宋代。曾丰。重屋峥嵘据道周,浪行良劝小淹留。星无匿彩天澄夜,云不遗瑕月粲秋。金气方张犹重杀,物华已结未多收。老来姑置行藏事,它日其怀独倚楼。
小游仙(八首)。元代。杨维桢。金鹅蕊生瑶水阴,锦驼鸟鸣珠树林。上皇敕赐龙色酒,天乐五云流玉音。
登骑石山。宋代。黄汝嘉。一亭平倚此山巅,展尽郊原极目天。高下楼台微带雨,参差树木远含烟。品题物象诗联轴,管领江山酒满船。官冗不妨登览兴,尘襟到眩自悠然。
东都望幸。唐代。章碣。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杂诗六首 其五。明代。欧大任。鹦鹉陇西来,托身上林宿。五步一饮泉,十步一啄粟。本以能人言,金笼遂羁束。何如丹凤凰,和鸣岐山阳。竹实自可饱,梧桐栖高冈。双音协律吕,五色成文章。可望不可见,千年复来翔。
澳门有赠。清代。丘逢甲。海上我来寻大侠,如君何让古朱家。北胡南越英雄在,落日萧萧广柳车。
渔具诗。罩。唐代。陆龟蒙。左手揭圆罛,轻桡弄舟子。不知潜鳞处,但去笼烟水。时穿紫屏破,忽值朱衣起。贵得不贵名,敢论鲂与鲤。
山居感兴 其三。明代。王渐逵。轻霏动载夏,庭树荫华兹。佳节变鸣禽,丹厓堕游丝。初志迥自服,崇深以为期。途迷讵徬徨,业废犹趄趑。流光迈淹忽,岁月不我依。履咎方自戚,抚心良独祇。
复作此戏柬在明二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象枕牙床白雪骄,画楼朱阁暮云飘。能将鸑鷟排高髻,肯惜骅骝换细腰。桃叶盛誇三妇艳,莲花差比六郎娇。何因骤发观涛兴,来听扬州月下箫。
小游仙词 其六。元代。张翥。五岳真官立帐前,露芜香霭落琼筵。夜深醮罢各归去,一一马声嘶上天。
为柴怀叔殿院题世彩堂。宋代。喻良能。庆积门阑久,祥钟家世醲。乘骢惊创见,戏彩觉重逢。鲐耋频三喜,孙曾见八龙。年龄开九秩,孙子章千钟。奕叶今荣耀,蝉联旧素封。家风追万石,眉寿拟三松。画栋侵银汉,平地浸碧峰。同心木芍药,并蒂水芙蓉。委曲颜常悦,骞腾色愈恭。会须陶谢手,觅句细形容。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详祭独绪摧裂偶得古诗。宋代。程公许。髧髦隐雁队,娱侍三老人。清风一家法,欢颜四时春。转爥二十年,俯仰含悲辛。聚散泡起灭,了知幻非真。忽忽如有见,耿耿恨难平。孝受自天性,宁与迹俱陈。
大安院。宋代。陈延龄。诗人假榻古兰若,松风涧水相泠泠。优婆塞倾椰子酒,须菩提讲莲花经。龙形老树雨知翠,佛头高山云见青。借问仙人渺何许,飞升一去三千龄。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宋代。杨万里。拣得新开便折将,忽然到晚歛花房。只愁花歛香还减,来早重开别是香。
琴曲歌辞·湘妃怨。唐代。陈羽。二妃怨处云沉沉,二妃哭处湘水深。商人酒滴庙前草,萧飒风生斑竹林。
促拍满路花 其三。清代。易顺鼎。出师留两表,王业不偏安。武乡侯尽瘁,肯偷闲。回思当日,膝向草庐盘。出处何常有,出作完人,处为忠孝神仙。即先生岂薄貂蝉。悲悯切人天。明知唐社稷,已将残。英雄同恨,鍊石补天难。汉末还唐末,三醉岳阳,何如六出祁山。
塞下曲 其三。明代。谢榛。穷边寒日惨无光,沙草连天走白狼。百战健儿争射猎,秋风跃马黑山阳。
魏将军歌。唐代。杜甫。将军昔著从事衫,铁马驰突重两衔。披坚执锐略西极,昆仑月窟东崭岩。君门羽林万猛士,恶若哮虎子所监。五年起家列霜戟,一日过海收风帆。平生流辈徒蠢蠢,长安少年气欲尽。魏侯骨耸精爽紧,华岳峰尖见秋隼。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欃枪荧惑不敢动,翠蕤云旓相荡摩。吾为子起歌都护,酒阑插剑肝胆露。钩陈苍苍风玄武,万岁千秋奉明主,临江节士安足数。
忆馀杭十首 其四。宋代。潘阆。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和郭安道。宋代。晁公溯。水落滩声急,风来树影移。懒穷千里目,空诵四愁诗。白帽何妨隐,黄粱未遣炊。要令乡国梦,暂向枕中迟。
临江仙(九之七)。宋代。邓肃。夜饮不知更漏永,余酣困染朝阳。庭前莺燕乱丝簧。醉眠犹未起,花影满晴窗。帘外报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罗裳。檀郎欲起趁春狂。佳人嗔不语,劈面D878丁香。
石塘岭鹦鹉岩 其一。明代。戚继光。翠羽丹崖敞碧天,飞来风雨不知年。肯饶寸舌呼余粒,惟有精神倚暮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