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词·御阁。宋代。晏殊。献寿竞为长命缕,迎祥还佩赤灵符。端门漏永晨曦上,飒飒薰风绕帝梧。
《端午词·御阁》是宋代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献寿竞为长命缕,
迎祥还佩赤灵符。
端门漏永晨曦上,
飒飒薰风绕帝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端午节早晨皇宫内的景象。诗中提到了一些与庆祝长寿和祈求吉祥相关的仪式和符号。诗人观察到了晨曦透过端门洒在宫内,清风围绕着宫廷的梧桐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端午节的喜庆氛围。首句表达了人们为了争取长寿而举行的竞赛,将长命的缕线献给皇帝。第二句描述了人们佩戴赤色的灵符,这是一种象征吉祥的符号。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透过端门,晨曦洒在宫廷中,清风吹拂着梧桐树,使整个宫廷充满了清新的气息。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皇宫的庆典场景。描绘了人们迎接端午节的仪式和景象,同时也展现了皇家的庄严和祥和的氛围。整首诗抓住了节日的气氛和仪式感,给人以喜庆和庄重的感觉。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晏殊。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木兰花/玉楼春。宋代。莫将。眼前欲尽情何限。风外南枝无一半。东君何事莫教开,及至如今都不管。高楼三弄休吹趱。一片惊人肠欲断。杏花开後莫嫌衰,如豆青时君细看。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五代。冯延巳。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出郡传舍哭范仆射诗 其一。南北朝。任昉。平生礼数绝,式瞻在国桢。一朝万化尽,犹我故人情。待时属兴运,王佐俟民英。结欢三十载,生死一交情。携手遁衰孽,接景事休明。运阻衡言革,时泰玉阶平。浚冲得茂彦,夫子值狂生。伊人有泾渭,非余扬浊清。将乖不忍别,欲以遣离情。不忍一辰意,千龄万恨生。
尝正仲所遗拨醅。宋代。梅尧臣。屈原自著渔父篇,餔糟不及渔父贤。世无功名多浪死,刘伶阮籍于今传。迩来独酌邀明月,唯有青山李谪仙。谪仙殁後几百年,市楼日沽千万钱。沉湎岂少当道眠,文字不见空月圆。吴均之孙何我怜,双壶贮醅持置前。岂乏阮李诗与瘨,浅饮强对春风妍。
清平乐(秋叶)。宋代。高观国。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送徐州高仆射赴镇。唐代。白居易。大红旆引碧幢旌,新拜将军指点行。战将易求何足贵,书生难得始堪荣。离筵歌舞花丛散,候骑刀枪雪队迎。应笑蹉跎白头尹,风尘唯管洛阳城。
丑月六日见迫趋升抗论力争复絷于小舟龙开河口累夕惊风怒涛中六日夜至十有二日大雪冱冻病卧赋此 其一。元代。吴当。长夜漫漫雪一篷,有衾如铁卧如弓。窖中犹拥胡姬暖,未信当年属国穷。
雁。唐代。顾非熊。逐暖来南国,迎寒背朔云。下时波势出,起处阵形分。声急奔前侣,行低续后群。何人寄书札,绝域可知闻。
献王中丞时有除拜。唐代。李群玉。登仙望绝李膺舟,从此青蝇点遂稠。半夜剑吹牛斗动,二年门掩雀罗愁。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过云中。金朝。李俊民。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
题康步崖中翰。清代。丘逢甲。热河紫翠郁千峰,曾护风云驻六龙。下马斜阳拜行阙,白头宫监话文宗。
挽焦适道寺丞二首。宋代。曾几。气质推浑厚,言谈见切磋。过从方里巷,挽送忽山阿。吉士今如此,高穹定若何。交游虽不乏,耆旧已无多。
大官乐 秋。金朝。长筌子。登高雅会时当九。黄花乍坼东篱后。烟淡波寒谁信受。风敲红叶霜林
送举子下第东归。唐代。郑谷。夫子道何孤,青云未得途。诗书难舍鲁,山水暂游吴。野绿梅阴重,江春浪势粗。秣陵兵役后,旧业半成芜。
衢州徐员外使君遗以缟纻兼竹书箱因成一篇用答佳贶。唐代。刘禹锡。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癸未新正写怀二首 其二。明代。谢迁。荒陬残腊煖如春,共道春来万象新。入夜刚风仍作雪,崇朝寒气苦侵人。六花如兆丰年瑞,四海犹怜蔀屋贫。安得重阴都散尽,仰瞻旭日丽苍旻。
耳顺吟,寄敦诗、梦得。唐代。白居易。三十四十五欲牵,七十八十百病缠。五十六十却不恶,恬淡清净心安然。已过爱贪声利后,犹在病羸昏耄前。未无筋力寻山水,尚有心情听管弦。闲开新酒尝数醆,醉忆旧诗吟一篇。敦诗梦得且相劝,不用嫌他耳顺年。
待诏奉天门下。明代。蓝智。凤凰台枕御河流,阊阖风生禁树秋。日转东华临万国,星环北极会中洲。鹄袍并列趋金殿,雉扇齐开过玉楼。忝后儒臣陪顾问,愿陈谠议赞皇猷。
晓来雨霁。弱柳摇新翠。丽日媚东风,正不暖不寒天气。幽禽弄舌,花上诉春光,高一饷,低一饷,清喨圆还碎。
那知时势。春亦元无意。草木自敷荣,似人生、功名富贵。我咱谙分,随有亦随无,不妒富,不憎贫,歌酒闲游戏。
蓦山溪(早春)。宋代。赵长卿。晓来雨霁。弱柳摇新翠。丽日媚东风,正不暖不寒天气。幽禽弄舌,花上诉春光,高一饷,低一饷,清喨圆还碎。那知时势。春亦元无意。草木自敷荣,似人生、功名富贵。我咱谙分,随有亦随无,不妒富,不憎贫,歌酒闲游戏。
节妇谭氏崇恩堂。明代。区越。水边谁伴去乘云,泪尽重帏不见君。久抱坚贞和石老,独将形影共儿存。旧家落落依邻仲,祖德堂堂作裔孙。节孝不磨青史在,九泉应识慰英魂。
江上有怀上官良。宋代。严羽。忆君怅不乐,立马大江边。塞雁来无际,惊沙度飒然。客心悬日夜,书札断云天。莫作青山老,空为人所怜。
谒金门(和陈提干)。宋代。辛弃疾。山共水。美满一千余里。不避晓行并早起。此情都为你。不怕与人忧_。只怕被人调戏。因甚无个阿鹊地。没工夫说里。
戚将军剑歌。明代。岑徵。定远将军三尺铁,曾歼日本安闽浙。锋锷犹沾马汗尘,斑文尚渍倭酋血。剑成嘉靖岁丙寅,今我得之乙巳春。光芒复如新出冶,百年神物当逢人。引杯夜饮看不足,床头作雪照书读。有时当空试一挥,星月无光野鬼哭。公孙法绝复谁知,以意作法但舞之。赤日惨澹霜花下,晴云不动阴风吹。临流磨洗增颜色,世间肉眼谁能识。苍头无赖试锋铓,白面腐儒穷价值。吁嗟尔自离戚公,徒劳夜夜气如虹。八十馀年混斤斧,沉埋远过丰狱中。春秋满百归余手,径作今年新铸就。悲歌太息抚寒光,斗酒为君初上寿。不见肃皇神武靖夷氛,定远威名独绝群。此日莫邪乘运出,不知谁是戚将军。
八月十二夜何家圩玩月。明代。吴与弼。访古微私不易酬,心期江汉日悠悠。行藏信有平生分,谩向凉天咏素秋。
奉使淮藩留别同馆诸君 其一。明代。区大相。层城何高高,上列珠树林。林间有好鸟,相对扬徽音。飘风日夕至,吹我异川岑。川岑虽云异,幸不隔同心。故人怜远别,惠我结衷襟。申诺等崇丘,佩谊重兼金。徘徊首归路,对酒成慨吟。
夏日山居三首 其二。明代。陆深。小卜山居背郭开,江流面面绕亭台。树犹若此谁堪待,少不如人老渐来。一曲缓歌闻白苧,满天凉雨过黄梅。野情转觉閒方称,愿与君王乞草莱。
西江月。宋代。陈德武。疏散履穿东郭,流离马没蓝关。瓜洲谁问卧袁安。孤负新年月半。铁瓮成银瓮出,金山做玉山看。无知儿女不知寒。冰箸掌中争看。
送周省郎之海虞判官。明代。高启。黄茅连野邑城荒,佐邑初烦旧省郎。雁起海风吹暮角,鸡鸣关月照晨妆。读书台下逢人少,濡墨厅中忆尉狂。君到官曹无事日,一尊为我酹斜阳。
过秦楼 津门题壁。清代。津门女子。月旧愁新,宵长梦短,今夜如何能睡。灯疑泪晕,酒似心酸,一夜断肠滋味。独自背这窗儿,数尽寒更,懒寻鸳被。更空槽马啮,荒邮人语,嘈嘈盈耳。空叹息、落索沾泥,飞花堕溷,往事不堪题起。美人红拂,侠客黄衫,不信当时如此。试问茫茫大千,可有当年,昆仑奇士。提三尺青萍,访我枇杷花里。
次韵郭帅梅三首。宋代。陈造。客子徒烦赋忆梅,怯寒未肯腊前开。定知酒处频回首,有待江南信使来。
下第东归作。唐代。殷尧藩。十载驱驰倦荷锄,三年生计鬓萧疏。辛勤几逐英雄后,乙榜犹然姓氏虚。欲射狼星把弓箭,休将萤火读诗书。身贱自惭贫骨相,朗啸东归学钓鱼。
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唐代。熊孺登。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
芜湖即事三首。宋代。李流谦。南人重鱼长食鲜,小鱼弃掷不论钱。老翁操网儿弄桨,一家生理在渔船。
渔村杂句十首。宋代。薛嵎。莫论尘土与烟霞,收拾襟怀即我家。絮帽蒙头霜月下,水村深夜看梅花。
戊寅中秋五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寻真炼药事飞升,当日何因月里行。多恐广寒还有梦,浓云疏雨不胜情。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宋代。苏轼。胡羊代马得安眠,穷发之南共一天。又见子卿持汉节,遥知遗老泣山前。
斋敕出南台舟次恭纪 其一。清代。周煌。入律蕤宾动琯灰,例以夏至后渡海。楼船帆正郁崔嵬。金章玉节海边出,鼍鼓龙旗山外开。南国屏藩亲祖送,东方陪隶仰昭回。书生并有乘风愿,似此王程得几来。
栖真观。宋代。白玉蟾。鞭雷斩孽震南昌,拔宅升天谒玉皇。西岭双枫南瀑布,自言曾识许旌阳。
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唐代。李群玉。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新年自唱自和。宋代。戴复古。死灰无复暖,槁木不逢春。近日愁多病,今年岁在辰。处喧如处寂,求旧不求新。笑问长河水,谁为不老人。
送林光宇文学同高吴二茂才还闽四绝句 其二。明代。王世贞。吴江霜冷落枫丹,闽峤繁花正耐看。识字儿曹师友意,春风桃李不成寒。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镇州出大萝蔔,天下衲僧取则。只知自古自今,争辨鹄白乌黑。贼贼,衲僧鼻孔曾拈得。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 升殿用《正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屹彼嘉坛,赤伏始届。掞光耀明,洋乎如在。俛仰重离,默与精会。随我降升,肃听环佩。
秋夜偶成。清代。缪宝娟。满天霜气扑帘旌,秋逼人来夜更清。几点残星横汉澹,数竿疏竹拂窗经。空庭落叶因风走,老树栖鸦见月惊。何处砧声敲转急,梦阑听去倍分明。
鹧鸪天(次韵昌甫)。宋代。韩淲。老去情怀酒味中。水边林下古人风。岁云暮矣江空晚,谁识儋州秃鬓翁。人易远,语难工。春时犹记一尊同。苦心未免皆如此,只合挥弦目送鸿。
送尤安礼。明代。杨士奇。君子之马,六辔如丝。言念君子,如璋如圭。其德不爽,敬慎威仪。
浣溪沙。宋代。郭世模。几点胭脂印指红。一双蛾绿敛眉浓。夜寒绡帐烛花融。剩炷龙涎熏骨冷,旋调银液镇心忪。整鬟羞顾半娇慵。
即事。宋代。虞俦。春工投老日駸駸,阅遍芳菲又绿阴。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太阿自抚为知己,焦尾谁弹莫赏音。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
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
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乔秦楘共于双溪观月。清代。姚鼐。万松堤俯石潭深,挈榼携筇更一寻。月自峰头开碧宇,人于露下坐青林。归樵寂寂时穿径,凉吹萧萧每入襟。胜地良宵何所语,水流山峙总无心。
奏事入都出西湖上成四绝。宋代。王炎。羽衣引我度松关,借得湖山一眼看。去棹来桡皆物役,个中惟有白鸥閒。
雪后。明代。秦镐。悲风号旷野,漠漠独行时。远雾搀村乱,残冰界路疑。马蹄僵凿落,雁羽涩差池。得就邻翁饮,深杯定不辞。
次韵答友人四首。宋代。仲并。颇忆高人相与閒,扁舟谁与趣公还。杯行欸乃歌声底,客坐参差帆影间。多病扶携新几杖,平生契好旧湖山。未容月转各分手,醉语狂吟下碧湾。
道家四首奉敕撰。唐代。张说。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张彦度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张纲。京兆吾宗不乏人,煌煌朱绂照簪绅。棠阴讼简弦歌乐,莲幕才高画诺新。北海但知樽有酒,莱芜谁念甑生尘。哀笳忽送秋风急,忍看遗踪万古陈。
又和前韵十首。宋代。廖行之。结实收功鼎鼐调,不论江路与山椒。可怜杨柳空牵妩,飞尽狂绵只绿条。
述梦。清代。鲁兰仙。独夜隐几卧,梦落湘江浦。湘水去悠悠,伫立浑无语。忽闻波涛声,疑是洞庭渚。仿佛黄陵庙,明妆俨二女。江水东流深,君山自终古。临风启《九辩》,清泪落如雨。梦魂忽归来,卷上湿几许。
哭单父梁九少府。唐代。高适。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契阔多离别,绸缪到生死。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次赵有翼简徐圣可元韵。宋代。曾协。已向幽居赋晚清,欲经绝壁访神清。不忧五柳荒松菊,敢叹三闾带杜蘅。愧无风月三千首,赖有丝桐一再行。谁似孔庭能父子,继挥高韵思如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