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郎夜饮井水。宋代。苏轼。吴兴六月水泉温,千顷荷花聚暗蚊。此井独能深一丈,源龙如故亦如君。
诗词:《与王郎夜饮井水》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吴兴六月水泉温,
千顷荷花聚暗蚊。
此井独能深一丈,
源龙如故亦如君。
中文译文:
在吴兴的六月,水泉温暖,
千顷的荷花聚集,蚊虫隐匿其中。
这口井独自能够深达一丈,
水源如同龙一般古老,也如同你,王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王郎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吴兴地区的水泉在六月份温暖宜人,但却因为附近的千顷荷花集聚而吸引了许多蚊虫。这一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接着,苏轼通过描写井水的深度,将友情与水源相联系。他说这口井独自能够深达一丈,暗示着友情的深厚和持久。水源象征着一种源远流长的存在,就像一条古老的龙一样,而这样的存在也与王郎相似,表达了作者对王郎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它展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并将友情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龚圣予号翠岩晚岁更号岩翁为赋。宋代。俞德邻。春风桃李颜,岁寒松柏心。达人步大方,静爱无弦琴。无弦岂堪听,弦外多遗音。世涂甚风水,对面商与参。孤芳忌群处,散材辞众侵。霜降水归源,日旭星就阴。浮华剥落尽,古道谁复今。吾家雁山下,翠巘高千岑。清秋灏气塞,万里纤埃沈。安得与君去,结架聆清吟。
三益斋。宋代。谢薖。元龙湖海豪,盖代声藉藉。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当年种玉翁,十袭裹双璧。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迹。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书楼。宋代。司马光。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横肱欹曲几,搔首落乌纱。此趣人谁识,长吟窗日斜。
永和镇曾峑季高明秀楼。宋代。周必大。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寒暄俱可至,徒倚不知还。
安乐窝中吟。宋代。邵雍。安乐窝中春欲归,春归忍赋送春诗。虽然春老虽牵复,却有夏初能就移。饮酒莫教成酩酊,赏花慎勿至{左离右隹}披。人能知得此般事,焉有闲愁到两眉。
赠仙海。清代。严鈖。惨绿年华著白身,王孙宝玦黯风尘。多情天地偏生劫,无定文章最误人。作达但谋千日醉,佣书难救一家贫。不求仙佛求逃世,何处桃源许问津。
同履仁濯足剑池。明代。文徵明。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秋声落井干,翠雨滴深筱。与君富閒怀,竟日恣幽讨。都将双足尘,濯向千年沼。
题赵子深山水画轴。元代。刘崧。我观画图之青山,百叠巉岩那可攀。长松更出危石上,飞瀑政在双崖间。草堂流水钩帘迥,野艇横江收钓閒。安得手招王子晋,共乘笙鹤望遥关。
忆住一师。唐代。李商隐。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张子为园林八咏 其二 友花。宋代。孙觌。午枕惊回一梦馀,间关枝上听催酤。已招十客花为友,更觅千头橘作奴。
樾泉园亭会饮。明代。吴允禄。习池堪共醉,更值早凉秋。地迥红尘隔,杯深绿蚁浮。柳垂杨子宅,花拥鉴湖舟。此会知难数,酣歌尽日留。
和黄预感秋。宋代。陈师道。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幸是可怜生,胡然遽如许。黄生多新诗,如盆茧抽绪。唱高难欸乃,隽永得{口父}咀。意合无古今,投闇有迎拒。名成弟子韩,价重先生楮。向来得斯人,孰谓余龃龉。晚炊邻僧米,昼拾狙公芧。甘酸皆适口,霜黄未登俎。门有曲逆车,谤甚北山女。宁为沟中断,不作太仓鼠。老退无好怀,续明然两炬。搔首不成眠,寒蛩促机杼。
送杨秀才游蜀。唐代。张祜。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南山有奇木赠慎彦邻。宋代。徐积。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南山有奇木,荦荦松桧姿。此木在深山,年代不可知。烟云终日荫,雨露早夜滋。一干可为栋,一枝可为榱。耽耽廊庙中,小大皆可施。子岂不知此,汲汲将何为。子其自努力,发愤而忘疲。孔孟非异域,行者皆可几。退之虽绝足,大步亦可追。嗟子之兄弟,与我如四支。余言子其听,无使我歔欷。
观灯有作 其一。明代。倪岳。钟阜山高王气增,元宵景象称丰登。万家门巷银河绕,九陌楼台火树层。天上凤韶乘月动,人间鳌驾绕云腾。旧游何许今如梦,二十年前记所曾。
寒柳二律示南菁同舍诸友,并索和章 其二。清代。钱福那。前番飞絮又飞花,此日荒凉捲白沙。谁向离筵吹短笛,怕从古驿听悲笳。寒威欲逼酸风起,暖意无多夕照斜。留得柔情千缕在,春来依旧占繁华。
水龙吟 城上看桃花。清代。陈维崧。花光扑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满店。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算那家、映水开偏好,胭脂一院门长掩。城下绿芜如毯。不禁风、酒旗轻飐。也应明日,再来寻处,落红万点。嘱付花铃,忍令一片,顿随春减。恰墙头几朵,含情送客,暗颓娇脸。
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南北朝。沈约。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音宫数五。饭稷骖駵。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天启惠酥 其四。宋代。周邦彦。高阳太守有遗书,亲教齐民炼玉酥。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绝知意重分馀弃,渐见诗多入怪迂。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
题黄筌牡丹花下猫。宋代。李石。红英艳云霞,绿叶足风雨。牡丹花未开,生意妙谁主。丹青强摸索,闭目想未睹。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竦然花下猫,蜂喧聒如鼓。醉眼不成睡,花气日亭午。黄生与我意,盘礴一转语。我老花无情,铅粉付儿女。
黄葵花。唐代。李涉。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