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王郎夜饮井水

与王郎夜饮井水朗读

诗词:《与王郎夜饮井水》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吴兴六月水泉温,
千顷荷花聚暗蚊。
此井独能深一丈,
源龙如故亦如君。

中文译文:
在吴兴的六月,水泉温暖,
千顷的荷花聚集,蚊虫隐匿其中。
这口井独自能够深达一丈,
水源如同龙一般古老,也如同你,王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王郎的一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个夏日的景象,吴兴地区的水泉在六月份温暖宜人,但却因为附近的千顷荷花集聚而吸引了许多蚊虫。这一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接着,苏轼通过描写井水的深度,将友情与水源相联系。他说这口井独自能够深达一丈,暗示着友情的深厚和持久。水源象征着一种源远流长的存在,就像一条古老的龙一样,而这样的存在也与王郎相似,表达了作者对王郎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比喻手法,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它展示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并将友情与自然的美景相结合,使诗词更具意境和情感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春风桃李颜,岁寒松柏心。达人步大方,静爱无弦琴。

无弦岂堪听,弦外多遗音。世涂甚风水,对面商与参。

()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藉藉。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当年种玉翁,十袭裹双璧。

()

使君有书癖,记览浩无涯。
况此孤楼迥,端无外物哗。
横肱欹曲几,搔首落乌纱。

()

掩袂高台上,春风散绮罗。西陵望不见,明月照漳河。

()

心得高明趣,楼开井邑间。
巡檐风与月,隐几水兼山。
景物因天巧,轩窗占地悭。

()
安乐窝中春欲归,春归忍赋送春诗。
虽然春老虽牵复,却有夏初能就移。
饮酒莫教成酩酊,赏花慎勿至{左离右隹}披。
人能知得此般事,焉有闲愁到两眉。
()

惨绿年华著白身,王孙宝玦黯风尘。多情天地偏生劫,无定文章最误人。

作达但谋千日醉,佣书难救一家贫。不求仙佛求逃世,何处桃源许问津。

()

舍舟即嵚崎,探策入窈窕。穷崖擘苍铁,直下千寻表。

绝磴悬飞梁,仰首心欲悼。阴壑多长风,六月更幽悄。

()

我观画图之青山,百叠巉岩那可攀。长松更出危石上,飞瀑政在双崖间。

草堂流水钩帘迥,野艇横江收钓閒。安得手招王子晋,共乘笙鹤望遥关。

()

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

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

()

午枕惊回一梦馀,间关枝上听催酤。已招十客花为友,更觅千头橘作奴。

()

习池堪共醉,更值早凉秋。地迥红尘隔,杯深绿蚁浮。

柳垂杨子宅,花拥鉴湖舟。此会知难数,酣歌尽日留。

()

宿云护朝霜,秋阳佐残暑。
蝇痴驱复来,汗下拭莫御。
庭梧自黄陨,风过成夜语。

()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

()

人皆患穷饿,子独无寒饥。子乃何为者,汲汲售于是。

汉之公孙弘,唐之张柬之。子岂不知此,与世相驱驰。

()

钟阜山高王气增,元宵景象称丰登。万家门巷银河绕,九陌楼台火树层。

天上凤韶乘月动,人间鳌驾绕云腾。旧游何许今如梦,二十年前记所曾。

()

前番飞絮又飞花,此日荒凉捲白沙。谁向离筵吹短笛,怕从古驿听悲笳。

寒威欲逼酸风起,暖意无多夕照斜。留得柔情千缕在,春来依旧占繁华。

()

花光扑上春城,曈昽直把人衣染。家家百舌,年年三月,桃花满店。

谁酿梨云,更搀柳浪,倍添伊艳。算那家、映水开偏好,胭脂一院门长掩。

()

郁彼中坛。
含灵阐化。
回环气象。

()

高阳太守有遗书,亲教齐民炼玉酥。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

绝知意重分馀弃,渐见诗多入怪迂。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

()
红英艳云霞,绿叶足风雨。
牡丹花未开,生意妙谁主。
丹青强摸索,闭目想未睹。
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
()

此花莫遣俗人看,新染鹅黄色未乾。

好逐秋风上天去,紫阳宫女要头冠。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