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南北朝。沈约。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回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音宫数五。饭稷骖駵。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颂证道歌·证道歌。宋代。释印肃。六代传衣天下闻,参禅学道□纷纷。争似丹霞烧木佛,傍观赤烂堕幽昏。
宛陵杂诗四首 其四。清代。缪徵甲。磷磷碎石映流泉,随意幽寻夕照天。独木小桥当路出,倩人扶过水西边。
霓裳中序第一 瀫溪感旧用草窗韵。清代。张景祁。沙明钿路叠。拾翠游船轻似叶。船尾鸦娘伴结。看鬓湿杏烟,腮欺蓉月。回桡荡雪。有好山收拾诗箧。閒情写,水楼试茗,唤起晚莺说。悲切。市桥波咽。恨绿浣衣香半灭。相逢无柰骤别。愿系龙沙,忍佩鱼玦。傍唇瓜样缺。听小海清歌乍阕。东风暖,枣花帘底,玉茧蜕斑蝶。
赠继之。明代。薛蕙。长安城中不可留,风尘日日使人愁。上书解印我将去,拔剑出门君且休。五岳登临几两屐,三江来往一扁舟。东西南北好行乐,与尔相随万里游。
五歌。雨夜。唐代。陆龟蒙。屋小茅干雨声大,自疑身著蓑衣卧。兼似孤舟小泊时,风吹折苇来相佐。我有愁襟无可那,才成好梦刚惊破。背壁残灯不及萤,重挑却向灯前坐。
石屋。明代。高启。双崖立幽关,一洞开深宇。青嶂近为邻,白云闲作主。不受杜陵风,可避河朔暑。华栋几回新,渠渠独千古。
樵阳八咏用陈教和周东圃韵 其五 北桥春舫。元代。黄镇成。北桥桥下春水生,画桡两两蛟龙争。晚风楼畔珠帘捲,倚棹何人听玉笙。
石门月夜。清代。候桐。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飞行二首。宋代。白玉蟾。飞行三十六天门,我是东华上相孙。戏把蟠桃剜出核,玉童持去种崑崙。
古风其七。唐代。李白。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此诗另有一作客有鹤上仙。飞飞凌太清。扬言碧云里。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飘然下倒影。倏忽无留形。遗我金光草。服之四体轻。将随赤松去。对博坐蓬瀛。)
送蔡希颜三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群鸟喧北林,黄鹄独南逝。北林岂无枝,罗弋苦难避。之子丹霞姿,辞我云门去。山空响流泉,路僻迷深树。长谷何盘纡,紫芝春可茹。求志暂栖岩,避喧宁遁世。系予辱风尘,送子愧云雾。匡时已无术,希圣徒有慕。倘入阳明峰,为寻旧栖处。
题正觉院箨龙轩二首。宋代。王安石。北轩名字经平了,爱此吾能为赋诗。山雨江风一披拂,箨龙还自有吟时。
用前人韵赋招隐。宋代。文天祥。钓鱼船上听吹笛,煨芋炉头看下棋。賸有晚愁归别浦,已无春梦到端闱。去年尚忆桃红处,好景重逢橘绿时。珍重山人招隐意,猿啼鹤啸白云飞。
龙泉寺。清代。王尔烈。鸟引花迎到寺门,翠屏环拥绀宫尊。一千峰里烟霞胜,十六景中图画存。绝壁时悬云外屋,怪松皆走石间根。来游总向西堂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春近。宋代。陆游。短褐枯筇老病身,龙钟也复喜新春。已知不解多年住,且作都无一事人。檐角鸟声呼醉梦,室中花气袭衣巾。朝来更有欣然处,一箸山蔬胜八珍。
留题凝翠阁二绝 其一。宋代。李纲。重到沙阳十二春,新罹兵火为伤神。欲论旧事无知者,只有青山是故人。
即事。宋代。陆游。陶令常耽酒,庞翁不出家。安贫炊麦饭,省事嚼茶芽。池满浮雏鸭,庭荒噪渴蛙。诗成赏音绝,自向小儿夸。
赴崖山赠别陈焘父。宋代。郭居安。诗来老气郁沈沈,犹负驿骝万里骎。辇路凤尘重回首,梅花岁晚独知心。张南有死天无远,管邴如生海未深。明发阳关底须叠,只哦雅制沈哇淫。
惠州西湖次董养吾韵。元代。黎伯元。荷花十里桂三秋,今日余杭负胜游。千古边疆开骆粤,一湖风景占罗浮。峰翔白鹤留坡老,水似愚溪待柳侯。东向幽亭寻野史,流芳南土几监州。
清平调。唐代。李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释惟一。今朝结制,制如何结。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壁立千仞,千仞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