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四景娑罗树

慈云四景娑罗树朗读

《慈云四景娑罗树》是苏轼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
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

诗意:
这首诗以慈云四景之一的娑罗树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描绘了娑罗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尘嚣的抵制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娑罗树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两句“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珍视和仰慕之情。娑罗树是慈云四景中的一种,生长在重楼之外,秀丽而与众不同,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接下来的两句“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则表达了作者对娑罗树的期望,希望通过欣赏和追求美丽的事物,可以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的尘嚣。

整首诗情感简练,言简意赅。作者通过对娑罗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俗的抵制。娑罗树象征着宁静和纯洁,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通过欣赏娑罗树的美丽,作者渴望能够超越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娑罗树的追求和对纷扰世俗的抵制之情,展现了苏轼清雅的诗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疏疏帘幕映娉婷。初试晓妆新。玉腕云边缓转,修蛾波上微颦。

铅华淡薄,轻匀桃脸,深注樱唇。还似舞鸾窥沼,无情空恼行人。

()

滞雨春惟冷,端忧夜更长。曲肱思已乱,如面世难防。

捷报闻平寇,安书喜到乡。鹿门心未遂,谁与论行藏。

()
礼数最优徐孺子,风流不减谢宣城。
那知此别成千古,未信斯言隔九京。
落日松楸阴隧道,西风箫鼓送铭旌。
善人报施今如此,陇水长寒呜咽声。
()

未习风尘事,初为吴越游。露沾湖草晚,日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在,兰亭水尚流。西陵待潮处,知汝不胜愁。

()
百个修篁一树梅,蕙盆兰斛共相陪。
客来不但繙书帖,兴至更能传酒杯。
()

花醉宾筵,春浓甥馆,笙歌拥满华堂。桦蠋迎来,争看玉样东床。

伊人况是金闺彦,更聪明、娇小无双。好承当,绮丽年华,细腻风光。

()

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

()

几因护客数登临,怅望神州久陆沉。今日登临身是客,经行应切此时心。

()

一水随人意,蔬畦复芋沟。风波河洛近,莫放出山流。

()

万声齐呼一声嚇,东望苍旻两龙挂。浩浩随云百川倒,隐隐雷车千两驾。

疲农望天手加颡,怕歉求丰心惘惘。老龙甲坼血流莽,取水虽多旱弥广。

()

一登快阁情何极,太史骑鲸已上天。烟树溟濛秋可画,江山空阔客如仙。

半生不识东南路,浪迹深惭上下船。四海故人今聚会,忽惊歌舞落尊前。

()

九十日春晴几日,得堪行处便须行。
官因局冷常多暇,眼到花开亦暂明。
当信光阴如过隙,莫教风雨暗长檠。

()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
世俗强指摘,一一立名字。
()

潇洒荐冰盘,满座暗惊香集。久后一般风味,问几人知得。

画堂饮散已归来,清润转更惜。留取酒醒时候,助茗瓯春色。

()

廓落江海客,素怀经济才。
年高劳治邑,道直恨无媒。
白发丝千缕,清风水一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