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

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朗读
原题:十一月九日夜梦与人论神仙道术因作一诗八句即觉颇记其语录呈子由弟后四句不甚明了今足成之耳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边兵不觉西人至,麟州仓卒城门闭。城中带甲仅防城,城外生灵任凋毙。

元戎底事不防秋,千里郊原战血流。谩说知兵范仆射,未免君王西顾忧。

()
玉笛床头取次横,自吹头管按新声。
梨园旧谱今何在,一段风流画得成。
()

黄发逍遥并旧臣,燕间加意占先春。
成龙天外惟三友,积雪筵中止数人。
昔日荐才闻最课,当年诵赋得魁伦。

()

汉有双璜,以为双斝。其刿若缕,晰泽而古。侍女于行,酌彼清酤。

吸醇畅和,如觏伯雅。汝奉莲经,佛所秘语。吴兴笔之,则群玉府。

()
娟娟□月可庭方。
窗户进新凉。
美人为我歌新曲,翻声调、韵超此字疑衍出宫商。
犀箸细敲,花瓷清响,余韵绕红梁。
()

文明化洽天地清,和气氤氲孕至灵。瑞雪不散抱层岭,

阳谷霞光射山顶。薙草披沙石窦开,生金曜日明金井。

()

初衣赋就一篮舆,世事悠悠附太虚。岂谓鼓鼙惊泽鸟,遂令风鹤骇乡闾。

高牙赖有雄威振,陇亩欣依化日锄。草野敢云干庙略,北窗赢得傲羲遽。

()

尽飘萧梦雨,长只见,满平川。甚风若含愁,云如卷怨,咽吐流泉。

惆怅红芳都尽,剩清阴树树渐深圆。黄透枝头梅子,风光不似从前。

()
半夜黄天荡,楼船雪浪中。
当年草檄客,今日负樵翁。
()
泠泠清涨濯秋芳,采撷堪供九日觞。
为乞晓瓶真沆瀣,不应眉寿独南阳。
()
君方赣水赴除书,百舵横江信所扶。
他日雁山新雁到,问先曾这赤城无。
()
露竹舒新绿,风荷递暗香。
谁家池馆睡鸳鸯。
还有玉相对、坐传觞。
角簟清冰滑,纱厨薄雾凉。
()

遥闻太乙下清都,五夜香风溢四衢。杨柳连营垂虎帐,芙蓉压水引金吾。

蟾宫送月云头净,相府延春夜禁无。粉扇榴裙歌下里,鸡皮鹤发舞寒胡。

()

明伦一疏笔如椽,痛扫凶邪四海传。故使北人骑屋望,时闻南面独班宣。

虽言上眷尤浓甚,只著前衔固怆然。旧日恩堂炊已熟,夕阳败柳奈号蝉。

()

触石阴霞北岭遥,逗风寒雨入檐飘。天涯故旧惟孤枕,箧里衣裳祗敝貂。

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还应撼郭涛声急,只怪空江上夜潮。

()
双鬟绿坠。
娇眼横波眉黛翠。
妙舞蹁跹。
掌上身轻意态妍。
()

红紫无多嫩绿肥,五更啼鸟怨春归。都缘来往人攀折,不为风摇雨打稀。

()

娇红深倚翠云团,髣髴三生吴綵鸾。诗眼顿惊春富贵,雨侵衫袖不知寒。

()
列馆成恬旷,垂轩坐息机。
未须人境远,已觉世尘违。
筠密秋生院,花残日背扉。
谁将示冲漠,予意正忘归。
()
清愁幽恨不禁春,寂寞池塘雪意昏。
寄语高楼莫吹笛,夜寒留取伴龙孙。
()

尽恋长生养性灵,力求大药扣玄扃。庄生自有逍遥论,不道千龄胜百龄。

()

文溪风物擅清幽,忆过君家溪上头。当日相欢尽童稚,共循修竹濯清流。

()

久罢长鲸吸,宁逃鼹鼠嘲。不蒙药王力,误绝曲生交。

扑鼻诗情动,浇胸世事抛。暮龄寻旧好,如以漆投胶。

()

一瓶离日外,行指赤城中。去自重云下,来从积水东。

攀萝跻石径,挂锡憩松风。回首鸡林道,唯应梦想通。

()
少小知名翰墨场,十年心事只凄凉。
旧时曾作梅花赋,研墨于今亦自香。
()

西城閒访葛洪家,篱落秋馀白豆花。高枕自知无俗梦,数椽茅屋在烟霞。

()

木墨人皆羡,承平祗布衣。云山随处写,乡树暂时归。

两地愁看月,孤村独掩扉。幽期应早计,何事久相违。

()
世乱干戈日夜寻,可堪灾沴又相侵。
烟霞出地皆成拏,雷电飞时肯作霖。
祝蝪漫劳遵故事,问牛谁复轸忧心。
小虫未寤年光晚,犹抱枯荄学苦吟。
()

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
波寒剩寫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篠斑。
一水盈盈伤远目,九峰(左山右双)(左山右双)惨愁颜。

()

西窗枕寒池,池边老松树。
渴猿下偷泉,见影忽惊去。

()

旧说榕乡好,来游鬓已丝。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

()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

湖草青青三两家,门前桃杏一般花。

迁人到处唯求醉,闻说渔翁有酒赊。

()

积雪裹吾庐,铜铺忽谁叩。云有古梅边,集我素心友。

曳屐往从之,芬芳粲谭薮。张郎博物人,风度灵和柳。

()

病枕方行药,公门似隐居。
孤烟寄庭木,微雨长秋蔬,
宦薄惭骑马,山高梦结庐。

()
薄雾收残雨,疏云漏晓暾。
泥行从上下,归近得欣奔。
近作要重录,旧书仍再温。
平生屏居趣,毕世愿衡门。
()

孤臣垂死愈心伤,卷土重来岂望还。
万里海涛鸣战鼓,千年灵气结浮山。
鱼龙亦解齐殊类,犬马谁教到此间。

()

天风飒飒起秦松,鸾鹤相随上岱宗。石暗客窥千岁字,雪残僧扣万山钟。

翠华日月开虞狩,玉检云霞护汉封。曾是仙人期六博,夜来还借二茅龙。

()
梦断咨嗟故国寒,江湖风物共雕残。
麻姑嫁时浪未息,织女支机石岂安。
不许忠臣施一语,徒令志士起三叹。
不患盗贼不扑灭,要使盗贼耕桑难。
()

湖水何太狭,君山望不浮。川陵有变态,客子自清游。

新树低临渚,澄云晚泊舟。笛声今夜月,谁醉岳阳楼。

()

六合为家乐宴宁,山中猿鹤也忘情。双成吹彻参差玉,沧海东头看月生。

()
金节平分院落凉。
黄昏帘幕卷西厢。
冰轮碾碎粼粼碧,玉斧修成练练光。
低照户,巧侵床。
()

凡花皆可爱,萱草更忘忧。未必真能尔,聊将慰远游。

()

昔日奸邪事可哀,如今空筑望思台。冥冥恨魄何之去,唯有南山暮雨来。

()
师整亦劲敌也,将能彼有人焉。
国老可当十万,儿辈止消八千。
()

渡口狂风掀白蘋,惊波猛浪不愁人。乍宵西崦踏青罢,明到兰阴赛水神。

()

乘兴聊同汗漫游,江边人诧谪仙舟。山围上刹昙花杳,地近中天颢气浮。

镜水风流真未减,兰亭禊事合重修。坐来顿觉烦歊净,却讶松涛万壑秋。

()

春山寒食节,夜雨昼晴天。日气薰花色,韵光遍锦川。

临流飞凿落,倚榭立鞦韆。槛外游人满,林间饮帐鲜。

()
欲治烦恼更无方,只有头陀理最长。
不待存亡始知梦,故应交臂已凄凉。
()

伤春情味酒频中。困倚小屏风。宝钗斜插,懒来梳洗,懒出帘栊。云鬟?鬌娇无力,此醉不禁重。分明彷佛,未央杨柳,太液芙蓉。

()
汲水佳人立晓风,青丝辗尽辘轳空。
银瓶触破残妆影,零乱桃花满井红。
()

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

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

()

地藏堂中坐,天鹅岭下行。

()

艳杏夭桃日日稀,空余涉气尚迟迟。
谁人为作留春计,莫放风花自在飞。

()

朔风日云厉,凛凛天雨霜。征夫念行役,游子思故乡。

宿昔累欢宴,一旦异飞翔。晨兴戒徒旅,各已俨成装。

()

不尽沧浪兴,孤洲眺晚晖。海翁称地主,野父说天妃。

舴艋风前出,镰锄雨后归。侏禽虽未解,一笑亦忘机。

()

新寒荡馀暑,小雨结离愁。
行人向西去,江水自东流。
我趁孤船归,回肠车万周。

()

一春憔悴未曾晴,况是檐声入枕鸣。却怪夜来诗梦好,草塘雨过月初明。

()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便纵有万花,此际无颜色。清风两腋。炯玉树森前,碧筒满注,共作醉乡客。

()
秋寒初劲。
看云路雁来,碧天如镜。
湘浦烟深,衡阳沙远,风外几行斜阵。
回首塞门何处,故国关河重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