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海会寺。宋代。苏轼。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下投黄泉上青冥,线路每与猿猱争。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辛饥肠鸣。北度飞桥踏彭铿,缭垣百步如古城。大钟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倒床鼻息四邻惊,紞如五鼓天未明。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宿海会寺》是苏轼所作,描绘了他在山中寺庙过夜的经历与感受。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篮舆三日山中行,
山中信美少旷平。
下投黄泉上青冥,
线路每与猿猱争。
重楼束缚遭涧坑,
两股酸辛饥肠鸣。
北度飞桥踏彭铿,
缭垣百步如古城。
大钟横撞千指迎,
高堂延客夜不扃。
杉槽漆斛江河倾,
本来无垢洗更轻。
倒床鼻息四邻惊,
紞如五鼓天未明。
木鱼呼粥亮且清,
不闻人声闻履声。
诗意:
苏轼在山中庙宇过夜,篮舆行了三天才到达山中。山中景色美丽,少有人迹,宁静而宽广。他将心灵投入到深山之中,感受到了生死的边缘,与天地相接的宏伟景象。他描述了山中的曲径通幽,常常与猿猴争夺前行的道路。登上重楼,束缚感消失,但却遭遇到险峻的涧坑,两腿酸痛,饥肠辘辘。北行经过一座悬空的飞桥,脚步声彭铿有力,周围的景物如同古城的缭绕垣墙一般。他听到了大钟的钟声,仿佛千百只手在迎接他。高堂热情地接待客人,夜晚门不关闭。洗漱时,水槽和盥洗器都是纯洁无瑕的,让他感到轻松愉悦。睡觉时,他的呼吸声引起了四周邻人的惊动,宛如五更钟声响起,天还未明。清晨,木鱼敲击出清脆的声音,他听到了履行者的脚步声,却听不到其他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在山中寺庙过夜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景物和感受,展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交融与感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态的画面感和情感的表达。
诗人通过篮舆行了三天才到达山中,强调了山中的荒僻与孤寂。他用"黄泉"和"青冥"来形容山下和天上的景象,暗示了这里与生死相接,与尘世隔绝的境地。他在山中行走时,常常与猿猴争夺道路,凸显了与自然界的互动与竞争。
诗中的重楼象征束缚与困境,而涧坑则象征险峻和艰难。诗人形容自己的双腿酸辛,饥肠辘辘,表达了旅途的辛苦和艰险。
北行经过飞桥,踏彭铿的脚步声有力有力,缭垣百步如古城,给人一种庄严而壮观的感觉。大钟横撞千指迎,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寺庙受到的热情接待和喜悦。高堂夜晚不关闭,展现了宽容和开放的态度。
诗中的杉槽漆斛象征洁净和纯洁,江河倾是指洗漱时的水流,洗去尘垢,使人感到轻松和清爽。
诗人睡觉时的呼吸声引起四邻惊动,形象地描绘了宁静的环境中的微小声音的显著性。诗中的五鼓天未明和木鱼呼粥亮且清,表达了清晨的宁静和祥和。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在山中寺庙过夜的经历和感受。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以及在宁静与孤寂中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的愿望。同时,诗中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与共生,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温暖和善意的期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题束季博山园二十首·西崦。宋代。牟巘五。行行西崦西,螟色苍然入。芸芸各归根,我亦坐内息。
送夏侯秀才。唐代。李中。江村摇落暮蝉鸣,执手临岐动别情。古岸相看残照在,片帆难驻好风生。牵吟一路逢山色,醒睡长汀对月明。况是清朝至公在,预知乔木定迁莺。
临江仙。宋代。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代祀海渎纪成乐章有序 其十五 终献。明代。岳正。冯蠵鼓舞忻且抃,蜿蜒嬉游隐复见。群灵百怪欻变幻。神载歆兮示昭鉴,福我君兮寿无算,爵终奠兮诚靡间。
说诗八首。清代。宋湘。三百诗人岂有诗,都成绝唱沁心脾。今人不讲源头水,只问支流派是谁。涂脂传粉画长眉,按拍循腔疾复迟。学过邯郸多少步,可怜挨户卖歌儿。心源探到古人初,征实翻空总自如。好把臭皮囊洗净,神仙楼阁在高虚。豫章出地势轮囷,细草孤花亦可人。独有五通仙杜老,各还命脉各精神。学韩学杜学髯苏,自是排场与众殊。若使自家无曲子,等闲铙鼓与笙芋。池塘春草妙难寻,泥落空梁苦用心。若比大江流日夜,哀丝豪竹在知音。文章妙绝有邱迟,一纸书中百首诗。正在将军旗鼓处,忽然花杂草长时。读书万卷真须破,念佛千声好是空。多少英雄齐下泪,一生缠死笔头中。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二缲盎。宋代。梅尧臣。朝渍一盎茧,缲就几绚丝。丝成茧已尽,盎亦谁复持。道上有堕甑,车傍有鸱夷。二物且莫笑,顾藉各因时。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唐代。司空图。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
送郏荐和奉使东莱。明代。吴子孝。上宰承周赗,王官抱楚才。堂封鸾诏下,铙吹锦帆开。海汐鱼龙夜,仙官日月台。相如夸负弩,旌节几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