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朗读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冬至日独自去吉祥寺,
井底微弱的阳光是否回来,
寒冷的雨淋湿了干瘪的蔬菜。
有哪个人比得上苏子,
不是花开的时候才愿独自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轼在冬至这一天独自游览吉祥寺的场景。诗中通过描绘井底微弱的阳光和被寒冷雨水淋湿的萧萧寒枯的蔬菜,表达了冬至时节的寒冷和萧瑟。同时,苏轼以自己为对比,认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像他一样,不只是在花开时节才愿意独自出游。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对细枝末节的描写,展现了冬至时节的凄凉和寒冷。井底微阳回未回的描绘,突出了阳光的稀少和微弱,与冬至这一寒冷的节气相呼应。同时,萧萧寒雨湿枯荄的描写,通过对蔬菜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凸显了冬季荒凉的景象。诗词的后两句以苏轼自比的方式,表达了他与众不同的心境和独立的品味,强调了他在平凡中的独特性。整首诗通过冷静而深入的描写,展示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独特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反映了他个性独立、追求独特的审美趣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此地开新讲,何山锁旧房。

僧名喧北阙,师印续南方。莫惜青莲喻,秦人听未忘。

()

梵王宫阙皆名山,金陵佳丽非尘寰。龙蟠凤翥气磅礴,楼台缥缈烟霞间。

上人昔年住东海,两袖天香云霭霭。磐陀石上迎朝暾,潮音洞口瞻神采。

()

沦谪十洲新绛纱,彩毫三馆旧黄麻。先皇旧史今余几,又向江南见翠华。

()

东南归路远,几日到乡中。有寺山皆遍,无家水不通。

湖声莲叶雨,野气稻花风。州县知名久,争邀与客同。

()
当年丞相读书林,谁识更张万事心。
垄上牛羊共回首,插天乔木暮阴阴。
()

竹林方欲出,君已问归期。肝胆灯前剑,勋名镜里丝。

燕台收骏日,汉畤获麟时。傥奏淩云赋,沧洲去不疑。

()

清澜海上绿于云,阁上看云坐夕曛。炯炯辰星劳望气,彬彬诗礼萃人文。

()

绮窗一枕小游仙,肠断秾华过去缘。
薄命生遭风雨妒,多情枉受蝶蜂怜。
更无一语归何处,再欲相逢动隔年!绿已成荫芳草歇,鬓丝愁绝杜樊川。

()

缲车欲动蚕春暮,水足秧青行白鹭。
着新脱故山禽呼,也似催人阔耕布。
着新脱故也自奇,阔耕阔布也自宜。

()

夏木悬崖万叶繁,平畴俯瞩遍烟村。云移林影封岩屋,山趁溪流出海门。

极浦一轮红落日,接天十里绿平原。独行始觉归途远,新月如钩色尚昏。

()
并出惭羸驾,康衢懒著鞭。
蹇驴能胜马,擘道去如烟。
何用嗟迟疾,从来有後先。
所期皆一至,我到尔应还。
()

沱水流中座,岷山到此堂。白波吹粉壁,青嶂插雕梁。

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

()

嗜好清无滓,周旋粲有文。
挥毫春在手,岸帻海生云。
花鸟空撩我,蓴驴正属君。

()

瑶坛亲祷夜如何,雪逐青华玉仗过。剪水乍铺重屋早,吹花偏入上林多。

昕朝披雾闻天笑,燕序惊春诵帝歌。已卜丰年连四海,康衢还解誉尧么。

()

口幸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只图自活,一任你咱亡。

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

()

身羁从事驱征传,江入新安泛暮涛。

今夜子陵滩下泊,自惭相去九牛毛。

()

我徒旷达由胸臆,耻学鲰生事文墨。
蛟龙长欲趁风雷,骐骥焉能制衔勒。
锵金佩玉良有时,丐色谀言尽虚饰。

()

紫霞洲上雨如丝,白发衰翁有所思。
吟付三山林敬则,烂柯国手尚观棋。

()

谁夺千金璧,俄崩万丈松。羁魂逢鵩鸟,直气化蛟龙。

吏道循良传,人伦孝友容。长号呼不起,泪满若堂封。

()

东度扶桑看日华,却随王母借飙车。
夜凉海色平如掌,倒看青天起赤霞。

()

荆州南走困尘埃,应喜文章意自开。
明世正逢多事日,要涂须用出伦材。
不回霜雪不应惜,未得风云众忍摧。

()

布袜元不破,霜雪遮头颅。
政自要老丑,肯剃颔底须。
经卷聊关身,帐座种种无。

()

法驾清辰出建章,队前多是羽林郎。雕弓鹊血凝霜碧,锁甲鱼鳞耀日光。

()
惠诗传驿旧,立雪想师遥。
一别此山去,清风不可招。
经窗云半掩,石塔水偏朝。
托迹今三宿,伊谁共寂寥。
()

天工愦愦春无力,桃李颦心少颜色。
梦中矫首望三山,我是东南未归客。
岂壑交游人姓支,相思江月半成规。

()

见说关山别路赊,谁知一梦到天涯。分明身在郎前立,不料归来月未斜。

()

滕六裁云舞玉京,冯夷剪水出沧溟。旋脩江路寻梅屐,自挈溪桥贳酒瓶。

只恐云山头早白,终输寒士眼长青。十年不作淮西梦,世事于今未用听。

()

轲峨郭南门,台殿压长路。
青林四回合,飞鸟不得度。
房掩僧独禅,庭喧鸦正哺。

()

平明匹马上村桥,花发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遥遥。

()

天有必还运,人无不报仇。乘舆久蒙尘,吾属得无羞。

江海有时尽,此恨何时休。徒有犬马心,孤身谁与谋。

()

早发端赵村,莫投乐会县。县阻道路长,但见水葱茜。

轻风掠溪麋,好月触石面。前行日已分,后从气犹昡。

()
勿谓无心云是道,龟毛兔角非坚宝。
顽空作境是谁安,不体十方源浩浩。
()

一曲笙歌外,四座笑谈清。使君秋霁领客,别乘更宗英。想像亲闱称寿,写就通家情分,相与庆恩荣。欢动桂花发,香雾扑帘旌。
功名事,台阁路,好同登。只今报政归诏,舆论正蜚声。以我文章学术,与国和平安靖,冠剑入明庭。应顾棠阴下,野老鬓星星。

()

山下流泉自古清,百年华构几经营。时人谩把廉名道,此水由来不为名。

()

龙飞虎变仰光辉,九御亲承制作垂。
祀辂斿明崇庙典,经筵烛晃肃朝仪。
长春宝树花献,太液祥云五色移。

()

晨发嘉禾城,晴日舒我颜。水深野岸阔,驿古秋花斑。

回头指点中,已过三塔湾。少年所游地,头白今始还。

()

寒水长绳汲,丁泠数滴翻。草通石淙脉,砚带海潮痕。

岳色何曾远,蝉声尚未繁。劳思当此夕,苗稼在西原。

()
鬓云斜坠。
莲步弯弯细。
笑脸双蛾生多媚。
百步兰麝香喷。
()
黄子似渊明,城市亦复真。
陈君有道举,化行闾井淳。
张侯公瑾流,英思春泉新。
高才更难及,淮海一髯秦。
()

抱琴游帝里,一帽两靴尘。忽忆归金濑,还谋老玉宸。

鱼分仙涧月,虎让古山春。伏事陶弘景,终非是俗人。

()

越城结诗社,朋旧日相亲。未及三周星,形迹多暌分。

讵知一别后,何时还同群。人生百年内,欢乐难几辰。

()
少有经纶济世谋,拔温轻浩孰能俦。
休言庾亮名居最,当在江东第一流。
()
周有说爱莲,陶有诗爱菊。
吾居则谁与,其诸子猷竹。
()
客里那知岁月迁,梅花报我又今年。
兰溪桥下扁舟泊,把笔题诗意网然。
()

旅鬓萧然越客踪,故人文酒暂从容。风霜骤击渔阳鼓,云雾深藏碣石钟。

春尽短衣残薜荔,夜阑长铗笑芙蓉。朝来曲水堪沈饮,何处桃花问旧峰。

()

石城山下桃花绽,
宿雨初收云未散。
南去棹,北归雁,

()
少时唤愁作底物,老境方知世有愁。
忘尽世间愁故在,和身忘却始应休。
()
老子当年,壮志凌云,巍科起家。
被尘嚣沸耳,鏖成重听,簿书眯眼、攻作昏花。
天上归来,山中绝倒,部曲黄牛鼓吹蛙。
闲宫好,判园丁牧竖,一日三衙。
()

贾傅栖迟楚泽东,兰皋三度换秋风。纷纷世事来无尽,

黯黯离魂去不通,直道未能胜社鼠,孤飞徒自叹冥鸿。

()

老可筼筜谷里游,大苏清梦绕黄楼。传神今有真仙笔,分得彭城一半秋。

()

孤馆多雨色,青苔被阶墀。秋风行半道,玄蝉催高枝。

伫立裁锦字,信美将谁思。空廓易流响,非复堕钗时。

()

空斋疏雨又黄昏,那复孤灯坐掩门。纵道异乡常不雨,举头看月也消魂。

()
夔州城高楼崔嵬,浮空绕槛云徘徊。
百川东会大江出,群山中断三峡开。
关塞最与荆楚近,舟帆远自吴越来。
雄心乘险争割据,功业俯仰归尘埃。
()

白日竹林中,隤然脱巾醉。风吹乱叶响,醒看江日坠。

()
物色桐江垂钓客,招延商岭茹芝翁。
永歌帝阁薰弦里,密启词垣夹袋中。
()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
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

烟树凤城秋。昔日巢痕尚在不。送汝北行重北望,还休。

懒惰无心理旧游。

()

没膝春泥未易过,华堂咫尺隔关河。精神闻说年来健,岁月从渠老去多。

闹里渐应排世事,静中正好养天和。祝君寿骨如张果,莫惜频倾金叵罗。

()

楚岸朔风疾,天寒鶬鸹呼。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

吹帽时时落,维舟日日孤。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

()

翼翼高旌转,锵锵凤辇飞。尘销清跸路,云湿从臣衣。

白羽摇丹壑,天营逼翠微。芳声耀今古,四海警宸威。

()
士从西南来,落落仅八九。
半年北门道,几度酹别酒。
清朝志兴复,第一广英彀。
采采不及掬,引去遽盈斗。
()
桃李眩春昼,松柏傲霜时。
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
画斧河边瘴雾,叱驭关前险阻,马竭复人疲。
胡不效侪等,趣取好官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