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宋代。苏轼。燥吻时时著酒濡,要令卧疾致文殊。河鱼溃腹空号楚,汗水流?始信吴。(《吴真君服椒法》云:半年脚心汗如水。)自笑方求三岁艾,不如长作独眠夫。羡君清瘦真仙骨,更助飘飘鹤背躯。
这首诗词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题为《次韵袁公济谢芎椒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干燥的日子里,我常常喝酒来润泽嘴唇,
希望能够在卧病之中达到文殊的境地。
像河鱼一样肚子胀大,却只能空怀惋惜之情,
汗水流向,才开始相信是吴地的特征。(《吴真君服椒法》说:半年之间,脚心的汗水如同水流。)
我自嘲着追求三岁的艾草,但与其如此,倒不如长久地独自安睡。
我羡慕你,清瘦如真仙一般的身躯,
更加助长你那飘逸的鹤背姿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发自内心的自嘲和自怜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干燥的时节里,经常喝酒以润泽嘴唇,希望通过饮酒来舒缓疾病的困扰,达到文殊菩萨的境地。文殊是佛教中的智慧菩萨,象征智慧与学问。
接着,诗人以自己河鱼溃腹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无奈与遗憾,虽然内心充满了热情和渴望,但却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空怀惋惜之情。通过汗水的流向,诗人开始相信自己身处于吴地,吴地有着潮湿的特征,与自己的汗水相呼应。
然后,诗人用自嘲的语气表示自己追求三岁的艾草,这里的三岁艾指的是一种有疗效的草药,以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然而,诗人认为与其追求艾草的效果,还不如长久地独自安睡,以此表达自己对安逸与平静的向往。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位袁公济的羡慕之情。诗人称赞袁公济清瘦的身躯,形容他拥有真仙一般的仙骨,更加助长了他那高雅飘逸的鹤背姿态。这里以袁公济为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的不满和自卑,同时也表达了对袁公济修养和风采的赞叹。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送孟德懋。清代。德元。四海无家者,惟吾与使君。已怜成浪迹,岂忍复离群。驿路兼秋雨,关河隔暮云。前途逢九日,最忆孟参军。
亭台。唐代。秦韬玉。雕楹累栋架崔嵬,院宇生烟次第开。为向西窗添月色,岂辞南海取花栽。意将画地成幽沼,势拟驱山近小台。清境渐深官转重,春时长是别人来。
送胡崇正往掾湖北。明代。张吉。敬斋谋道不谋身,身后孤儿彻髓贫。造化无私天有眼,桃花应笑武陵春。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唐代。孟浩然。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送汪庭芝高士如严州。元代。方回。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声声慢。宋代。王沂孙。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犹记凌波欲去,问明榼罗袜,却为谁留。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王岱麓李三洲携酒过访诗以谢之三首 其一。明代。王渐逵。朱火忽旋驾,园林荐秋姿。旬日昼掩关,顿觉来者稀。倏闻扣我门,远客有好怀。腆辞申雅宴,肴酌遥相携。班荆慰岑寂,兴溢席屡移。窈窕历层径,纡回缅幽扉。但言欢契谊,酒到不复辞。宁惜今辰醉,为君尽深卮。
闺情。明代。梁有誉。万里关山无尽期,年光春色使人悲。柳花只似悠扬梦,日逐东风少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