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朗读

《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一些意象和意义。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蚕欲老,麦半黄,
前山后山雨浪浪。
农夫辍耒女废筐,
白衣仙人在高堂。

诗意:
这首诗词以雨中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物的状态,传达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和哲理。诗中展现了蚕将要老去、麦田已经半黄的时节,同时描述了山上山下雨势连绵不断的情景。诗人进一步描写了农夫停止耕作、女子放下筐篓的情景,以及一位穿着白衣的仙人出现在高大的庙堂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雨中景象作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世间变迁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的蚕欲老、麦半黄,展示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蚕的老去和麦田的逐渐成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物事的变化。这种描绘在诗中与后面描写的雨浪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性。

其次,诗中描绘的连绵的雨势和农夫辍耒女废筐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奈和无力。雨浪浪的描绘增添了一种萧瑟的气氛,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和无情。农夫辍耒、女子废筐的形象,则凸显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顺从和无奈,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最后,诗中出现的白衣仙人在高堂的形象,给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超越尘世的意境。白衣仙人象征着超然物外、超越尘世的存在,出现在高堂之中,似乎与俗世间的烦恼和纷扰无关。这一形象在诗中起到了烘托和对比的作用,使整首诗词更富有哲理和深意。

总体上,这首诗词通过雨中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世间变迁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和人物状态的变化,表现了岁月流转、世事无常的主题,以及人与自然、尘世与超脱之间的关系。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使人在细细品味中能够产生对生命和人世间真谛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山夫卿作市廛居,漫学台公计已疏。
收卷向来经济策,古今行役未曾休。

()

清通高远挺孤妍,况有山矾作侍鬟。石几纸窗无别供,花成香雾水成烟。

()

寝食难忘置,心怀故友情。花枝封蜡寄,诗递出门迎。

忍听偏亲哭,相期嗣子成。乘除理终定,人事未容轻。

()

病坊啼鸟各烟萝,相忆时时梦一过。月里仙舟谁李郭,花前诗句自阴何。

海门风起连鱼断,秋日诗来对句歌。药力不酬身转瘦,过桥巾影落晴波。

()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
愁人道酒能消解。
元来酒是愁人害。
对酒越思量。
醉来还断肠。
()
空青穿秋旻,瘦白喷夏雪。
若非林下士,谁识此高洁。
山中非无云,苍狗随变灭。
山中非无月,阴晴易圆缺。
()

湖上风,缥缈楚江东。入面凉生■粉白,飘衣态捲舞衫红。

花落水流中。

()
既是文章可得闻,不应此外尚云云。
如何夫子言天道,肯把文章两处分。
()
黑月在浊水,何曾不清明。
寸田满荆棘,梨枣无従生。
何时反吾真,岁月今峥嵘。
屡接方外士,早知俗缘轻。
()

翦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双双衔绶鸟,两两度桥人。

叶逐金刀出,花随玉指新。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
萧寺廓庑阔,无人独自行。
吴侬非好僻,楚客为谁清。
花落凭风扫,灯残借月明。
江湖有烟浪,且此寄余生。
()

柳疏桐下晚窗明,只有微风为折酲。

唯欠白绡笼解散,洛生闲咏两三声。

()
圣主临朝重义门,紫泥旌表不优恩。
广延墨客收经籍,已见丹朱及子孙。
池沼宴时花满槛,烟霞吟处酒盈樽。
清闲官秩清闲景,千户侯封未足伦。
()

林下金仙地,苔门掩夕阳。花飞殿塔顶,地照云霞光。

松老鹤仍在,洞闲龙已翔。中宵动清众,清磬发虚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