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庾岭。宋代。苏轼。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过大庾岭》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念失垢污,
身心洞清净。
浩然天地间,
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
身世永相忘。
仙人拊我顶,
结发授长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轼追求内心纯净和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登临大庾岭,体验到了一种身心洞察清净的境界。他感受到自己在广阔的天地间是与众不同的,与世无争,心境宁静。在大庾岭上行走的当下,他完全忘却了自己的身世和尘世间的琐事。最后,他想象仙人拊摸他的头顶,传授长生之道,表达了对永恒存在和超越凡尘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中的意境深远而含蓄,通过苏轼对大庾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诗中的“一念失垢污”和“身心洞清净”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真实的渴望。他感受到自己在广阔天地中的独特性,与众不同,体现了一种自信和超越常人的意境。而在大庾岭上行走时的“身世永相忘”则表达了诗人在山林间忘却尘世、超越物质和世俗束缚的心境。
诗词的最后两句“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是诗人的幻想和超拔之处。仙人是道教中的神仙,诗人以此象征自己渴望超越尘世,追求永恒存在的心愿。仙人拊摸他的头顶,传授长生之道,意味着诗人的灵魂将永远存活,追求长久的存在和超越一切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内心对清净和超脱的向往,同时展现了他对于人生意义和永恒存在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深邃而富有想象力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一种超越尘世、寻求内心宁静的感受,体现了苏轼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表达。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玉岭晓起 其二。明代。苏升。晓起即驱车,稽头尚未梳。路歧任南北,起伏一踌躇。吠犬惟窥户,耕牛始出闾。不知何处叟,独立已挥锄。
寄感。清代。林占梅。茫茫人海久浮沉,两鬓萧疏百感侵。献策无才宜潦倒,耽诗有癖自呻吟。斩魔剑钝情难断,结客囊空累更深。安得携樽招隐侣,相将把臂入嵇林。
相城谣。明代。王鏊。东南地下,众水赴之。厥有大海,维水之归。谁为曲防,水失其性。奔轶横流,为厥民病。原田每每,隰乃汤汤。咫尺之间,有丰有凶。邵侯下车,咨我民瘼。首议除之,众议乃格。众言汹汹,侯为不闻。怨斯我任,惠归尔民。防之未决,水不由正。一郡之忧,百夫则幸。防之既决,水逝其沛。百夫之咨,一郡斯快。频年吴下,岁乃大丰。岁乃大丰,郡侯之功。相城鼓舞,白茆企而。白茆相城,利害百之。维行不疑,维功不隳。邵侯去矣,谁其嗣之。
结交二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凤鸮同为禽,麟虎同为兽。以彼善恶殊,致令分去取。恶者伪以善,惑世不可究。唯在行事间,以理观于久。或不近人情,避之如避臭。君子重结交,芳名垂宇宙。
世间谁似蓬仙,坐间八帙齐眉寿。兰阶更喜,孙枝相映,红芳绿秀。鹤舞修庭,鹭飞青嶂,帘垂晴昼。向闲中时有,奚囊背锦,开松户,看云岫。
不羡印金垂斗。笑纷纷、白云苍狗。银髯似戟,红颜如炼,风流依旧。野□晴初,陇梅花下,玉笙吹酒。怅今年又是,题笺寄远,倩传杯手。
水龙吟。宋代。卢祖皋。世间谁似蓬仙,坐间八帙齐眉寿。兰阶更喜,孙枝相映,红芳绿秀。鹤舞修庭,鹭飞青嶂,帘垂晴昼。向闲中时有,奚囊背锦,开松户,看云岫。不羡印金垂斗。笑纷纷、白云苍狗。银髯似戟,红颜如炼,风流依旧。野□晴初,陇梅花下,玉笙吹酒。怅今年又是,题笺寄远,倩传杯手。
捣练子 晚春。明代。王夫之。云似梦,雨如尘。花泪红倾柳黛嚬。也算人閒春一度,明年莫更不还人。
和冯允南见寄。唐代。李琮。半生才命苦嗟殊,肯更诗穷效圣俞。清识岂期回顾盼,嘉篇聊用借虚无。乡心岁月疑如梦,官况尘埃直未奴。闻道南充风物好,未能归去且狂图。
山水图。明代。曹义。松竹团阴锁绿苔,白云窗户绝氛埃。山童净扫门前径,应是湖南故旧来。
秋怀 其五。明代。王邦畿。刘郎一去杳无闻,西陆长河竟两分。潮水不圆南浦月,天风空覆北山云。灵旗暮雨疑神女,青翰高秋想鄂君。金锁未销三岁字,尺书何处凤凰群。
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唐代。刘长卿。石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乞食山家少,寻钟野路遥。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秋夜闻清梵,馀音逐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