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蒲涧信长老。宋代。苏轼。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已従子美得桃竹,(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予始录子美诗遗之。)不向安期觅枣瓜。燕坐林间时有虎,高眠粥后不闻鸦。胜游自古兼支许,为采松肪寄一车。
《赠蒲涧信长老》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优钵昙花岂有花,
问师此曲唱谁家。
已従子美得桃竹,
(此山有桃竹,可作杖,而土人不识。予始录子美诗遗之。)
不向安期觅枣瓜。
燕坐林间时有虎,
高眠粥后不闻鸦。
胜游自古兼支许,
为采松肪寄一车。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蒲涧信长老的赠诗。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信长老的赞赏和敬意,并在其中融入了一些自己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述了一幅山水自然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也通过对信长老的赠诗,表达了自己对修身养性、向道追求的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展示了苏轼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首先,诗中提到的“优钵昙花”是一种珍贵的花卉,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花朵,暗喻了修行者在追求道路上的超脱和卓尔不群。接着,苏轼问信长老唱这首曲子是为了向谁致敬,表达了自己对信长老的敬佩和赞美。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提到了自己曾经从子美那里得到了一把桃竹杖,但是土人却不识此物。这里反映了苏轼对子美的赞赏和感激之情。然后,他表达了不愿意向俗世寻找表面上的享乐,而是更注重内心的追求和修炼,不追求安逸的心态。
接下来,苏轼提到了在林间高坐时,有时会有老虎出没,但他在享用粥后却听不到鸦鸣声。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在山林中修行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超脱尘世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诗,苏轼提到了胜游自古兼支许,以及寄送一车松肪。这里胜游指的是超脱尘世的修行之旅,支许是指支那(指南方)和许(指北方),意为遍及天下。苏轼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修行道路的坚持,并将一车松肪寄予信长老,表达了自己对信长老的敬意和赞美。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修行道路的敬仰。同时,也通过对信长老的赞美,体现了对道德高尚的人物的敬佩和推崇。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美的赞美,又表达了他对修身养性、超脱尘世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游长安诸寺联句。道政坊宝应寺。僧房联句。唐代。段成式。古画思匡岭,上方疑傅岩。蝶闲移忍草,蝉晓揭高杉。 ——段成式香字消芝印,金经发茝函。井通松底脉,书坼洞中缄。 ——张希复
北眺舂陵。唐代。骆宾王。揽辔疲宵迈,驱马倦晨兴。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山行明照上,谿宿密云蒸。登高徒欲赋,词殚独抚膺。
元陟先生老亲家惠鱼对使走笔附谢。明代。张萱。闻君罗有雀,知我食无鱼。且看头上点,不用腹中书。
咏老马。清代。牛焘。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赠施道州二首。宋代。刘克庄。胡尘突过剑门关,西顾于今尚未宽。早晚相如通僰道,苍皇子美问长安。拮据自笑营巢拙,枘凿明知合辙难。纵有望乡楼百尺,淡烟衰草莫凭栏。
赠李征君大寿。唐代。王绩。孔淳辞散骑,陆昶谢中郎。幅巾朝帝罢,杖策去官忙。附车还赵郡,乘船向武昌。九徵书未已,十辟誉弥彰。副君迎绮季,天子送严光。灞陵幽径近,磻溪隐路长。编蓬还作室,绩草更为裳。会稽置樵处,兰陵卖药行。看书惟道德,开教止农桑。别有幽怀侣,由来高让王。前年辞厚币,今岁返寒乡。有书横石架,无毡坐土床。兰英犹足酿,竹实本无粮。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管宁存祭礼,王霸重朝章。去去相随去,披裘骄盛唐。
题上蓝西堂秀老壁。宋代。游九言。槎牙此老是枯松,衲破寒窗百病攻。赢得雪霜皮骨在,几看桃李谢春风。
春风驿路苦迍邅,再入东林思惘然。溪午钟鸣僧不语,花明院静客停鞭。
千峰已歇马头雨,万壑犹飞树杪泉。不是宰官才佞佛,皈依曾忆廿年前。
岁壬午计偕曾憩东林寺今二十有五年矣幸差竣还朝再过一食抚兹往迹殊怆客怀遂成二律以纪岁月 其一。明代。张萱。春风驿路苦迍邅,再入东林思惘然。溪午钟鸣僧不语,花明院静客停鞭。千峰已歇马头雨,万壑犹飞树杪泉。不是宰官才佞佛,皈依曾忆廿年前。
送聂瑶峰进士知南陵 其一。明代。霍与瑕。三杯为尔壮行骖,醉里长歌忆旧谈。八岁神童呼洞老,十年诸子侍书函。彤庭雨露桃初碧,花县风流棠定甘。知到政成多令誉,天曹虚席待华簪。
答许询诗。魏晋。孙绰。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得必充诎。峨峨高门,鬼窥其庭。弈弈华轮,路险则倾。前辀摧轴,后鸾振铃。将队竞奔,诲在临颈。达人悟始,外身遗荣。遗荣荣在,外身身全。卓哉先师,修德就闲。散以玄风,涤以清川。或步崇基,或恬蒙园。道足匈怀,神栖浩然。咨余冲人,禀此散质。器不韬俗,才不兼出。敛衽告诚,敢谢短质。冥运超感,遘我玄逸。宅心辽廊,咀嚼妙一。孔父有言,后生可畏。灼灼许子,挺奇拔萃。方玉比莹,拟兰等蔚。寄怀大匠,仰希遐致。将隆千仞,岂限一匮。自我提携,倏忽四周。契合一源,好结回流。泳必齐味,翔必俱游。欢与时积,遂隆绸缪。一日不见,情兼三秋。矧乃路遐,致兹乖违。尔托西隅,我滞斯畿。寂寂委巷,寥寥闲扉。凄风夜激,皓雪晨霏。隐机独咏,赏音者谁。贻我新诗,韵灵旨清。粲如挥锦,琅若叩琼。既欣梦解,独愧未冥。愠在有身,乐在忘生。余则异矣,无往不平。理苟皆是,何累于情。□□□□,戒以古人。邈彼巢皓,千载绝尘。山栖嘉遁,亦有负薪。量力守约,敢希先人。且戢谠言,永以书绅。
生日自祝。金朝。王若虚。空囊无一钱,羸躯兼百疾。况味何萧条,生意浑欲失。清晨问喧呼,亲旧作生日。我初未免俗,随分略脩饰。举觞聊自祝,醉语尽情实。神仙恐无从,富贵安可必。脩短卒同归,何足喜与戚。一祈粗康强,二愿早闲适。衣食无大望,但要了晨夕。万事不我撄,一心常自得。优游终吾身,志愿从此毕。
柳梢青。宋代。杨无咎。月堕霜飞。隔窗疏瘦,微见横枝。不道寒香,解随羌管,吹到屏帷。个中风味谁知。睡乍起、乌云任欹。嚼蕊按英,浅颦轻笑,酒半醒时。
自立秋前病过白露犹未平遣怀。宋代。陆游。门冷荒车辙,囊空别醉乡。嬾行眠亦好,倦话默何伤。野叟占幽梦,山僧送秘方。病怀虽忽忽,随事答年光。
泰州守许寺正挽词二首。宋代。周必大。昔在西京日,名臣数次公。人歌廷尉德,帝念颍川功。出处君何异,修良誉亦同。谁提班固笔,千古绍高风。
寄李次翁。宋代。黄庭坚。雨断山川明,花深鸟乌乐。枯骨不沾名,古今同一壑。惟有在世时,聊厚不为薄。南箕与北斗,亲友多离索。斯文如旧欢,李侯极磊落。颇似元鲁山,用心抚疲弱。不以民为梯,俯仰无所怍。胸中种妙觉,岁晚期必穫。然膏夜读书,见圣宜有作。文字寄我来,官邮远飞橐。世缘心已死,傥得万金药。
酬魏三十七。唐代。李群玉。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游洞霄宫。宋代。韩松。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了知非人间,泠然毛骨轻。夜投羽士宫,道话留三更。凌晨访幽洞,岩穴何峥嵘。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旧闻九锁峰,忽此眼界明。跻攀不可上,势与龙虎争。凭栏试抚掌,碧甃波纹生。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题诗来贤岩,岁晚当再行。
小舟游西泾度西冈而归。宋代。陆游。小雨重三後,余寒百五前。聊乘瓜蔓水,闲泛木兰船。雪暗梨千树,烟迷柳一川。西冈夕阳路,不到又经年。
别李司直萧小山。宋代。戴复古。老作五羊客,时从二妙游。文星照南斗,吾道欲东周。合作金闺彦,那为玉帐留。严徐闻有召,吾亦办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