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宋代。苏轼。与君流落偶还朝,过眼纷纶七叶貂。莫笑华颠飘彩胜,几人黄壤隔青霄。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记取明年江上郡,五更春枕梦春韶。
《再和》是苏轼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再和
与君流落偶还朝,
过眼纷纶七叶貂。
莫笑华颠飘彩胜,
几人黄壤隔青霄。
行吟未许穷骚雅,
坐啸犹能出教条。
记取明年江上郡,
五更春枕梦春韶。
中文译文:
再次与君相聚,虽然我们曾一同流落,如今又重返朝廷。
眼前的景象千变万化,犹如七片彩色貂皮的闪烁。
不要嘲笑我狂放不羁的风采超过了华冠,几位文人因黄土高原而与我分隔天涯。
行走吟咏之间,我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文雅风格,
坐下来吟咏时,我依然能够超越教条的束缚。
记住,明年我将在江边的郡城,
在清晨五更,枕着春天的梦境,享受春日的美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重返朝廷后的豪情与志向,以及他对个人才华的自信。诗中的“与君流落偶还朝”指的是苏轼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谪流放,但最终又得以回到朝廷。他通过描绘眼前世事的变幻无常,用“过眼纷纶七叶貂”来形容,表达了对世事易逝的感慨。
接下来,苏轼以自嘲的口吻,告诫读者不要因他超越传统而嘲笑他,“莫笑华颠飘彩胜”,他认为自己的风采胜过了那些被视为华贵之士的文人。他进一步表达了黄土高原与文人之间的隔阂,用“几人黄壤隔青霄”来形容自己与他们的不同处境。
苏轼在诗中提到自己的创作风格,他表示自己不受传统雅致的限制,行走吟咏之间,自由自在地发挥才华,不拘泥于教条,“行吟未许穷骚雅,坐啸犹能出教条”。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他提到明年他将在江边的郡城,享受春天的美好。通过“五更春枕梦春韶”,他描绘了自己在清晨时分,枕着春天的梦境,感受春日的美妙。
整首诗词展示了苏轼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世事变幻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启示。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古澹园。清代。黄振。一径秋阴向晚天,小园缓步意萧然。水衣绿破崩崖底,霜果红欹落叶边。屋倒祠堂留古像,人亡台榭剩荒烟。亦知名胜终难久,太息何曾有百年。
题波罗庙显相达奚司空像。明代。苏应机。风萍浪梗总无涯,莫认归帆望眼赊。万国分封虽异域,一天同戴即为家。烟消黄木朝朝日,春好罗浮树树花。况荷衣冠更左衽,旅魂何必重咨嗟。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唐代。皮日休。高蹈为时背,幽怀是事兼。神仙君可致,江海我能淹。共守庚申夜,同看乙巳占。药囊除紫蠹,丹灶拂红盐。与物深无竞,于生亦太廉。鸿灾因足警,鱼祸为稀潜。笔砚秋光洗,衣巾夏藓沾。酒甔香竹院,鱼笼挂茅檐。琴忘因抛谱,诗存为致签。茶旗经雨展,石笋带云尖。鹤共心情慢,乌同面色黔。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取岭为山障,将泉作水帘。溪晴多晚鹭,池废足秋蟾。破衲虽云补,闲斋未办苫。共君还有役,竟夕得厌厌。
山行书事。唐代。长孙佐辅。日落风bk々,驱车行远郊。中心有所悲,古墓穿黄茅。茅中狐兔窠,四面乌鸢巢。鬼火时独出,人烟不相交。行行近破村,一径欹还坳。迎霜听蟋蟀,向月看蟏蛸。翁喜客来至,客业羞厨庖。浊醪夸泼蚁,时果仍新苞。相劝对寒灯,呼儿爇枯梢。性朴颇近古,其言无斗筲。忧欢世上并,岁月途中抛。谁知问津客,空作扬雄嘲。
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
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
西安谒陆蒙者老大夫观著述之富戏用蒙老新体作 其二。宋代。程俱。白头书生黑头翁,长安时花幽涧松。远飞近啄虽异志,天命厚薄无雌雄。钩深采博燥喉吻,守此一亩蓬蒿宫。杜门不出交二仲,木阴涧曲遥相通。紫囊贝叶资艺苑,款关一见踰三冬。亭亭漫吏多所历,乾死书萤心似漆。王门宾阁不留行,赭颜趼足搜泉石。茅檐正欲结云根,竹叶榴花荐馀沥。当从元亮赋言归,木茹麻衣永投笔。
某近辱诸公光和前篇鄙思未已复自次元韵奉呈。宋代。强至。才落先明牖,无多未压檐。得时虽较浅,着物始知严。报岁三登速,裁花六出尖。贺祥开万物,却疠喜千阎。腹馁禽刚喙,螯僵蟹怕箝。地成银色界,门尽水晶帘。燕席凝杯蚁,书帏冰砚蟾。天形四垂接,曙色十分添。海讶龙飞沫,盘疑虎刻盐。阴阳惊腊早,气象假风兼。嚼爽肠忘渴,吟寒口懒占。学轻频舞袖,御冷盛张幨。谢媛资佳咏,袁生苦密潜。自缘人意别,一爱一憎嫌。
送金舍人持伯奉使河洛因归为封君寿。明代。欧大任。荣光嵩洛照骖騑,已制斑斓作舞衣。金册星轺明主赐,玉觞春酒近臣归。安期涧上蒲应长,葛令坛边药渐肥。白首颂恩天咫尺,五云西北是彤扉。
纵笔二首。宋代。刘克庄。风月佳时一放怀,幸无章绶束筋骸。眵昏端以亲灯故,忧患皆从识字来。受业门人留不住,载醪客子尽教回。闭门自了身心事,寄语时贤莫浪猜。
金刚随机无尽颂·无得无说分第七。宋代。释印肃。随处纳些些,骑牛已到家。堂前无影木,雪夜忽开花。
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念奴娇·扁舟夜泛。宋代。王自中。扁舟夜泛,向子陵台下,偃帆收橹。水阔风摇舟不定。依约月华新吐。细酌清泉,痛浇尘臆,唤起先生语。当年纶钓,为谁高卧烟渚。还念古往今来,功名可共,能几人光武。一旦星文惊四海,从此故人何许。到底轩裳,不如蓑笠,久矣心相与。天低云淡,浩然吾欲高举。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五 俯镜亭。宋代。张镃。唤作大圆镜,波文从此生。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
湖上暮归 其一。明代。史鉴。朗月微明敛夕霏,水禽将宿未惊飞。画船去后笙歌歇,贪看湖光缓缓归。
拟古七十首 其一 李都尉陵从军。明代。王世贞。黄云被原野,策马欲何之。鼙鼓劲前林,招摇动旌旗。涕泪结为冰,婵媛将告谁。长当生死诀,尽我酒一卮。白露尚为霜,安能鬒不移。惟有金与石,庶以表心期。
雪夜行军。近现代。陈毅。泰山积雪,沂水坚冰。冲破黑夜,奋迅行军。杀敌气壮,万众同心。擒贼擒王,共祝新春。
采樵歌效竹枝体 其三。明代。顾璘。侬家兄弟舌翻澜,百丈清潭一泻乾。深山黑夜独归去,肯信侬心铁石般。
到宣武三十韵。唐代。李绅。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送李巨川。明代。张邦奇。高踪不可及,羸马过溪桥。欲别青山暮,相看白发饶。断烟横远浦,急雨乱春潮。望望仙旌尽,鸟鸣云树遥。
酴醾。宋代。杨万里。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休休莫斸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
踏莎行(咏汤)。宋代。张炎。瑶草收香,琪花采汞。冰轮碾处芳尘动。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麾去茶经,袭藏酒颂。一杯清味佳宾共。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