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朗读

《和陶读《山海经》》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
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
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
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与陶渊明对《山海经》的阅读交流而创作的。苏轼赞扬了陶渊明对《山海经》的研究与欣赏,并表达了自己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敬爱和赞美之情。诗中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关爱和对历史悠久的龟鹤长寿的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勤奋努力,以超越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最后,苏轼认为《山海经》中蕴含的博大无穷的智慧和启示,将会流传千年,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益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山海经》的赞美和敬仰之情。首句“稚川虽独善,爱物均孔颜”表示陶渊明对《山海经》的独到理解和深厚的学问,以及他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这与孔子的思想相吻合。接下来的两句“欲使蟪蛄流,知有龟鹤年”表达了苏轼对长寿的向往,希望能够拥有龟鹤一般的长寿。隐含其中的意思是,通过对《山海经》的研读,可以获得博大的智慧和长寿的启示。

接着,诗中提到了“辛勤破封蛰,苦语剧移山”,表达了对于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所必须经历的辛勤努力和困难。最后两句“博哉无穷利,千载食此言”则强调了《山海经》所蕴含的广泛智慧和价值,认为这些智慧将会流传千年,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益处。

整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山海经》的推崇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和对知识的追求的思考。通过对陶渊明的赞扬和自己的思考,苏轼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他对人生和智慧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长天云茫茫,流水去不返。
寂寥不可呼,死者日已远。
旧事常在心,思之辄泪眼。
修昼劳怅想,寒夜百展转。
()

晚闷牢难破,秋怀勇未降。
何人归楚国,竟日忆涢江。
鼠迹排书簏,虫丝网酒缸。

()
一法从何有,三皇五帝前。
周知多异境,猛利要精专。
我命须依道,阴功及物缘。
善心通感应,动静理深玄。
()

使君骢马双紫缨,绣衣晃晃初日明。慨然别我向闽越,索我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峦赤嶂双千寻。连峰回合三十六,翠玉尅画芙蓉森。

()

曾谒仙宫最上仙,西风许醉桂花前。争欢酒蚁浮金爵,

从听歌尘扑翠蝉。秋霁卷帘凝锦席,夜阑吹笛称江天。

()

霜落荻洲晚,水残鱼市衰。唯逢采荷女,素手理轻丝。

()

昨夜黄州得蜡书,老臣恨已解兵符。莫将箭污偷儿血,留与官家北射胡。

()

春丛绀碧杂殷红,不受中书旧日封。嬴政少恩君幸免,年年何事只书空。

()
此君久不见,岁晚伴华颠。
直节要到底,勿论方与圆。
()
状元出应河连谶,人说先生相法真。
更有河连丞相出,不知高眼属何人。
()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委上天。
()

生死方知交态存,忍将齰齖报幽魂。

十年同在平原客,更遣何人哭寝门。

()
爱君诗好韵倔奇,快如天马不容羁。
惜君有钱不沽酒,尽日苦吟难疗饥。
我生真成错料事,陈子生涯畧相似。
敢持短兵与君接,笑我老来长退怯。
()
磬口山茶绿萼梅,深红浅白一时开。
分明蛮锦围屏里,露出佳人粉面来。
()

鸳鸯在鱼梁,在在能戢翼。
黄鸟止丘隅,止止得所息。
相彼雁与鸿,胡然生塞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