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秋浦其三。唐代。李白。河阳花作县。秋浦玉为人。地逐名贤好。风随惠化春。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赠崔秋浦其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河阳花作县,
秋浦玉为人。
地逐名贤好,
风随惠化春。
水从天汉落,
山逼画屏新。
应念金门客,
投沙吊楚臣。
诗意:
这首诗词是李白写给名叫崔秋浦的人的赠诗。诗中描绘了崔秋浦的背景和品质,并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河阳的花开景象,表达了崔秋浦的美好品质。诗中提到“地逐名贤好”,意味着崔秋浦在地方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接着,诗中出现了“风随惠化春”,表达了崔秋浦的仁德之风如春风一般温暖人心。诗中还提到“水从天汉落,山逼画屏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受。
最后两句“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表达了作者对崔秋浦的思念之情。金门是指离别时送别的地方,这里表示作者对崔秋浦的离别之情。投沙吊楚臣指的是向楚国忠臣投掷沙石以示悼念,这里暗示了作者对崔秋浦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赞美崔秋浦的品质以及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李白豪放的艺术风格和对友情的真挚表达。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和陶拟古九首。宋代。苏轼。闭门不复出,兹焉若将终。萧然环堵间,乃复有为戎。我师柱下史,久以雌守雄。金刀虽云利,未闻能斫风。世人欲困我,我已长安穷。穷甚当辟谷,徐观百年中。
石子冈望江。明代。文彭。长江望不极,划然射双眸。风帆迅飞鸟,却逐东逝流。落霞照寒影,爽气生清秋。羁怀三十日,何如此日游。
虞美人 见《金陵词钞》。清代。纪松实。井梧簌簌飘黄叶。露湿寒螀泣。炎天日日盼秋风。怎到秋来萧瑟、更愁侬。凭高几度空怀远。摇落情何限。断蓬心事有谁知。除向天孙相诉、有怜时。
偶题。明代。杨基。身懒交游绝,时危感慨新。清江催短鬓,芳草怨归人。花落纵横雨,莺啼淡荡春。欲摇舟楫去,波浪没平津。
水调歌头(送史侍郎)。宋代。曾协。今日复何日,欢动楚江滨。紫泥来自天上,优诏起元臣。想见傅岩梦断,记得金瓯名在,却念佩兰人。永昼通明殿,曾听话经纶。促归装,趋北阙,觐严宸。玉阶陈迹如故,天笑一番新。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九万云霄路,飞走趁新春。
张南起为作苇航图仍示以诗歆继赋。宋代。胡仲弓。风摇古柳散群鸦,小艇寻诗来水涯。身在江湖平稳处,一尘不到浪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