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行孝文

十二时行孝文朗读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黄昏时分,时针指向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我轻轻地拉下窗帘,整理床铺,早早地与父母道别。让他们安顿在高高的堂屋中休息,等他们入睡后我才能离开。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孝道的追求和尊敬。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美德,尊敬父母是子女的责任和义务。白居易在诗中展示了自己对父母的孝心和敬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昏戌时的场景,展示了白居易为了尽到孝道的责任而早早与父母道别的情景。他在诗中提到了拉下窗帘和整理床铺,这些细节表现出他对父母的关怀和体贴。他将父母安置在高堂之中,象征着对他们高贵地位的尊重,并等待他们入睡后才离开,显示了他对父母的顾虑和关心。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孝道的坚守和孝心的表达。它不仅表达了白居易对父母的孝敬之情,还展示了他对家庭价值观和传统文化的重视。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孝道的伟大和作者的真挚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

猜你喜欢

长茎短茎芳草翠,东个西个秋虫寒。
平白祖翁田一片,时人莫作画图看。
()

谁道青春去未回,我疑长在黄金杯。只嫌花片随流水,荡漾无情唤不来。

()

朝望金牛兮白云绳绳。夕望金牛兮碧草维芿。痛灵根之夙陨兮托陂陀之玄扃。

纵琼为梁兮明月履。养弗逮生兮予生何俚。郁床沈绵兮怀此諰諰。

()

看书已怯短檠灯,觅句犹锵涧水声。诗瘦近来惟有骨,可怜辛苦为虚名。

()

玉清冰样洁。几夜相思切。谁料浓云遮拥,同心带、甚时结。
匆匆休惜别。还有来时节。记取江阴归路,须共踏、夜深月。

()

小醵无妨职,嬉游不离城。

盘随丰俭出,杯听浅深倾。

()

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峰。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

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寒气搜病骨,清潭貌衰容。

()

家山甚处。又画舫夕阳,沿岸箫鼓。开尽缃桃粉李,菜花盈路。

蘋丝绿遍湔裙水,问盈盈、鸥波谁主。几时料理,渔蓑蜡屐,燕帘莺户。

()
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尽惊。
始知真国士,元不论群情。
楚汉关轻重,英雄出战争。
何能避菹醢,垂钓足平生。
()

阶前萱草可忘忧,底事王孙尚远游。却笑去年新种竹,锦绷已露竹根头。

()
故人不复倒奚囊,但有荒阡荫白杨。
魂定可招吾得已,试吟楚些命巫阳。
()

亭外深阴惨欲昏,荒茅芾芾乱流浑。寨门一剑遮勍寇,犹见居人话伯昆。

()

已病犹蔬素,西归不复疑。
飞凫逾岭远,别鹤返乡迟。
箴史传贤女,巾褠付侍姬。

()

两边楼馆倚晴空,阁出中间与画同。剑未归时潭得月,舟从来处客乘风。

()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闲名。洞中见凿寻仙路,

月里犹烧煮药铛。数树异花皆敕赐,并竿修竹自天生。

()

富贵楼台玉琢成。更移玉节下西清。才高不数梅花赋,笑捻琼苞泛寿觥。
莲幕静,宝香凝。春风和气自然生。要知他日调元手,看取今朝雪里情。

()

二月风光尽属春,六霙何苦妒芳辰。东君等是回生意,须与莺花作主人。

()

层云挟雨来,四郊树木苍。
东风吹春促,尚带花药香。
年华不可驻,倏见夏日长。
近传陵陂麦,宿昔青已黄。
()
别来身世转乖违,老病交攻若有期。
目力半昏难结字,心情全懒罢吟诗。
鱼沉湖海无书日,犬吠柴荆有客时。
三迳莫嫌犹寂寞,地偏花木得春迟。
()
山中住。
黯淡云无数。
誓相去,共守无生路。
()

旅食京华三十年,风流应出杜陵前。重来却喜成诗卷,老去何须觅钓船。

野鹤不羁非漫尔,浮云无定本悠然。相逢最是闻歌日,醉里浑疑乐在县。

()
大阮谈诗数起予,为言小阮最怜渠。
客中邂逅能君识,天外飘零孰我知。
家世要谈京洛旧,古碑共阅汉唐余。
所期共剪西窗烛,却值移家方借车。
()

皇明严祀典,大孝极尊亲。太室躬临祼,先陵复遣臣。

九重颁命晓,一节渡江春。丰沛真王地,枌榆旧社民。

()
一年芳信雨消磨,负此吟怀奈若何。
倚槛忽惊新绿暗,扫轩更惜落红多。
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
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
()

閒愁不觉过年光,只有醒时觉异乡。不醉多愁醉多病,一篇齐物是医方。

()
堂下杂籚鼗,如钟而罄腹。
夫子闻於齐,三月不知肉。
()

义许同生死,夺君何遽然。无人共清夜,有泪葬黄泉。

苦疾求予祷,遗孤托我怜。伤心墓头字,旌孝看他年。

()

()

云軿回处引笙箫,疑向春宵度鹊桥。桥上茗杯烹白雪,枯肠搜遍俗缘消。

()

开门临广陌,旭旦车驾喧。不见同心友,徘徊忧且烦。

都城二十里,居在艮与坤。人生所各务,乖阔累朝昏。

()

鼎邑元当万方会,桥山今集百灵朝。宫城抱日云常绕,陵树擎霜叶后凋。

衰晚空林从坐卧,太平深谷有歌谣。此中合共渔樵老,丛桂淮南莫更招。

()

世事何须问,真心但不违。閒云如有约,此日幸同归。

薜荔裁初服,凫鸥共钓矶。故乡风物好,转觉宦情微。

()

苦战勤王事,精魂泣鬼雄。坏城兵气黑,遗镞血花红。

故老谈亡国,明时录死忠。长吟一搔首,落日鸟呼风。

()

伯劳偷唤,才理晨妆,小立东风径。绿阴深靓。苔痕湿、罗袜一钩清冷。

迟回不定。喜蝶粉、花光相映。生憎他、倒晕明霞,漏泄惊鸿影。

()
翠舆黄繖下祥羲,德寿宫中奉玉卮。
天上融怡和气满,人间那得不熙熙。
()

一笑轩,在何处,远在乐清之徼,灵山之岵,山倚东溟凤飞舞。

禅师燕坐薝卜林,玉环堕地烟霞深。螺光夜蜚明月浦,猿声昼落清风岑。

()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

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

()

落日牛羊岭上村,谁开三径召王孙。
山容似黛斜侵槛,水字如巴曲到门。
野客行藏无揖让,田家宾主有盘樽。

()
往自清江别,于今近十年。
依僧聊避暑,扔节会朝天。
我愧不如昔,公乎真过前。
政规期断手,明本已终篇。
()

念身破旧如茅舍,雨渍风掀。惹火招烟。鼠□蛇钻柱脚偏。

悉牢坚。遇师变作银霞洞,修整云轩。悬挂珠帘。赏玩光明不夜天。

()
残月低帘挂玉钩。
东风帘*思如秋。
梦魂不被杨花搅,池面还添翠压稠。
红叱拨,翠骅骝。
()

莫峙而匪山,莫流而匪川。

人生有懿德,万性同此天。

()

经年疲病愧蹉跎,尚可樵薪醉且歌。佐锻每于灌园后,挥锄长是带经多。

霜清狮岭劳场圃,雨过龙津理钓蓑。已笑杜陵忧太早,归朝筋力定如何。

()

秦人被涂炭,郦生自清狂。暴吏不得加,高怀信旁洋。

山东赤龙长,兴啸取功名。冯轼下全齐,其身先就烹。

()

披衣及晓赴初光,山课催人亦太忙。一路芜烟须尽扫,满空松雪正飞扬。

()

理财无管晏,言利析秋豪。吐论千人废,摩空六翮高。

未簪安世笔,先佩吕虔刀。楚泽东风劲,宁辞揽辔劳。

()
乱兵如猬走王师,社稷颠危孰为持。
夜逐萤光寻道路,汉家天子步归时。
()

青天一碧翠遮空,浪捲云奔夕照中。郭外荷花三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

()

老气峥嵘宇宙前,开花万朵照晴天。平生自是调羹手,老大空馀雪满颠。

()

危楼得地著身安,冬日烘檐夏气寒。
木末清风平与接,山中本色晚宜看。
课儿勤读书充架,留客高谈袖满阑。

()

初热乍减阴霏霏,喜剧便

()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

玉皇香案掌书仙,郡理分城赣水边。棣萼辉庭曾映日,琼枝绕膝更参天。

片言折狱台称镜,五色摛词笔似椽。共喜相门饶相种,忠宣文正继前贤。

()

金山看罢看银山,宫殿崔巍紫翠间。领略江南好风景,散花人去老僧閒。

()

淡淡秋容烟水寒。楼高清夜永,倚阑干。玉人不见坐长叹。箫声远,明月满空山。
遐想绿云鬟。青冥风露冷,独乘鸾。别时容易见时难。凭孤枕,聊复梦婵娟。

()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