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三

感遇其三朗读

《感遇其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我听闻嫦娥,偷取仙药留在云端。她并不以美貌自傲,而是渴望炼就金身。她飞向远方,再也不回来。她含笑坐在明亮的月亮上,她的眉毛被称颂于紫宫。然而,她的容颜却如随手凋谢的花朵。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嫦娥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嫦娥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女,她在月宫中嫁给了后羿,并因偷食仙药而被放逐到月亮上。诗人通过描绘嫦娥的形象,传达了对她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诗中也暗示了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和命运。诗中的嫦娥并不以自己的美貌自傲,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希望炼成金身。她放弃了人世间的欢乐和安逸,选择了飞向未知的远方,再也不回头。她坐在明亮的月亮上,含笑而坐,但她的美丽却是短暂的,如同随手凋谢的花朵。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执着,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和她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嫦娥象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她的追求超越了尘世的欢愉和容颜的美丽,而是追求内在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诗人通过描写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和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嫦娥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此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不作江南客,空馀江上山。水同明月静,石似白鸥閒。

仙径松萝外,渔舟芦荻间。相看浑忘却,无复住人寰。

()
城隅静女何人见。
先生日夜歌彤管。
谁识蔡姬贤。
江南顾彦先。
()

终南山色翠含烟,太白峰高尺五天。春暖莺花连万室,月明笙鹤会群仙。

黄尘白发三千里,流水浮云十二年。齐楚飘零成潦倒,令人犹自忆秦川。

()

履善承三益,明心鉴百神。抱雏期晚岁,爱日托洪钧。

对世闻歌凤,披经溯获麟。将因春草色,潇洒问江津。

()
十年朝露厌鸣珂,华发萧萧奈倦何。
鸾翮九霄空日月,龙骧万斛饱风波。
古人不见吾犹梦,直道能行恨亦多。
驷马锦衣儿辈事,只须持此答岷峨。
()

今岁看书眼觉昏,忆君待酒只销魂。临漳姑孰五千里,怀抱何时得再论。

()
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
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

楚人逢楚节,仍赋楚情诗。
滴酒长江远,思乡白日迟。
遥怜壮士腕,也击儿女丝。

()

满窗烟翠镜湖南,隐士图书海岳庵。
书艇故教藏五柳,啼莺频与唤双柑。
泥人山似当春睡,中酒花仍白昼酣。

()
台省群飞竞刺天,琳宫散吏管云烟。
长才十月得霜鹘,拙宦三江上水船。
身外声名输饮酒,世间屈曲胜巢仙。
丈夫功业谁能料,起渭征辽尽暮年。
()

他乡异县老何堪,短发萧萧不胜簪。
旋买一樽持自贺,病身安稳到江南。

()

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金盘露冷凝脂滑,一夜新霜睡不成。

()

银杏叶黄簇淡金,腊梅蕾小逗寒禽。为能顾盼庭柯色,遂得栖迟岩壑心。

淮北故人情执著,江东新雨意深沉。痴吟不觉老将至,又作高冈散木吟。

()
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
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
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
不待逢沮溺,而今恶问津。
()

已穷投食计,又乞买茆钱。意怫西风苦,情深乡月悬。

竹声喧枕畔,椰叶到庵前。亦是浮生事,焚香莫论禅。

()
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
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真珠。
()

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

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

()

人去也,人去梦难成。绣被春寒常倚枕,画屏香冷懒调笙。

镇日数行程。

()

雪里芭蕉摩诘画,炎天梅蕊简斋诗。
它时相见非生客,看倚瑯玕一段奇。

()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
凿屋分将一尺明,坐令隔幌见帘屏。
任从世界倾盆雨,只要萧萧数点声。
()
沈水香生宝篆烟,九衢车马正喧阗。
金莲遍烛三千界,银筝谁弹五十弦。
天上楼台春靡靡,人间风月夜娟娟。
少年行乐情怀异,绛蜡笼纱六辔联。
()
西走漫偿行脚债,南游聊勘坐禅翁。
不知色力能强健,又复观潮过浙东。
()
长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舆有宋贾,游市怀隐沦。
日闻古贤哲,必与医卜邻。
来过季主室,再拜语逡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