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三。唐代。李白。昔余闻嫦娥。(嫦一作【女亘】)窃药驻云发。不自娇玉颜。方希炼金骨。飞去身莫返。含笑坐明月。紫宫夸蛾眉。随手会凋歇。
《感遇其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昔日我听闻嫦娥,偷取仙药留在云端。她并不以美貌自傲,而是渴望炼就金身。她飞向远方,再也不回来。她含笑坐在明亮的月亮上,她的眉毛被称颂于紫宫。然而,她的容颜却如随手凋谢的花朵。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对嫦娥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嫦娥是中国传说中的仙女,她在月宫中嫁给了后羿,并因偷食仙药而被放逐到月亮上。诗人通过描绘嫦娥的形象,传达了对她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精神的赞美。诗中也暗示了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和命运。诗中的嫦娥并不以自己的美貌自傲,而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希望炼成金身。她放弃了人世间的欢乐和安逸,选择了飞向未知的远方,再也不回头。她坐在明亮的月亮上,含笑而坐,但她的美丽却是短暂的,如同随手凋谢的花朵。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执着,给人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嫦娥的形象和她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嫦娥象征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她的追求超越了尘世的欢愉和容颜的美丽,而是追求内在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诗人通过描写嫦娥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和境界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人生中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无常,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命运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嫦娥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此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游成皋王城南园见水石渔艇。明代。卢楠。不作江南客,空馀江上山。水同明月静,石似白鸥閒。仙径松萝外,渔舟芦荻间。相看浑忘却,无复住人寰。
菩萨蛮(有寄)。宋代。苏轼。城隅静女何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春兴六首 其二。明代。李德。终南山色翠含烟,太白峰高尺五天。春暖莺花连万室,月明笙鹤会群仙。黄尘白发三千里,流水浮云十二年。齐楚飘零成潦倒,令人犹自忆秦川。
有怀鮀浦诸乡朋五首 其五。明代。翁万达。履善承三益,明心鉴百神。抱雏期晚岁,爱日托洪钧。对世闻歌凤,披经溯获麟。将因春草色,潇洒问江津。
送黄仲秉侍郎出守镇江。宋代。李流谦。十年朝露厌鸣珂,华发萧萧奈倦何。鸾翮九霄空日月,龙骧万斛饱风波。古人不见吾犹梦,直道能行恨亦多。驷马锦衣儿辈事,只须持此答岷峨。
寄留二君仪。宋代。郭祥正。今岁看书眼觉昏,忆君待酒只销魂。临漳姑孰五千里,怀抱何时得再论。
圩丁词十解。宋代。杨万里。年年圩长集圩丁,不要招呼自要行。万杵一鸣千畚土,大呼高唱总齐声。
酬张韩伯。宋代。周师成。楚人逢楚节,仍赋楚情诗。滴酒长江远,思乡白日迟。遥怜壮士腕,也击儿女丝。若有盈妾艾,榴花勿并持。
小园。明代。陶望龄。满窗烟翠镜湖南,隐士图书海岳庵。书艇故教藏五柳,啼莺频与唤双柑。泥人山似当春睡,中酒花仍白昼酣。已插疏篱护芳草,更添微径拟三三。
贺曾帅得祠二首。宋代。释善珍。台省群飞竞刺天,琳宫散吏管云烟。长才十月得霜鹘,拙宦三江上水船。身外声名输饮酒,世间屈曲胜巢仙。丈夫功业谁能料,起渭征辽尽暮年。
宿驿。宋代。辛弃疾。他乡异县老何堪,短发萧萧不胜簪。旋买一樽持自贺,病身安稳到江南。
简窦彦南。宋代。张宪。二十四桥风月清,琼花观里坐吹笙。金盘露冷凝脂滑,一夜新霜睡不成。
岁暮志感二首寄淮阴孙步坦选一。宋代。单人耘。银杏叶黄簇淡金,腊梅蕾小逗寒禽。为能顾盼庭柯色,遂得栖迟岩壑心。淮北故人情执著,江东新雨意深沉。痴吟不觉老将至,又作高冈散木吟。
冬夜寻李永因书事赠之。唐代。耿湋。栖遑偏降志,疵贱倍修身。近觉多衰鬓,深知独故人。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尘。不待逢沮溺,而今恶问津。
白衣庵新居 其四。明代。释今无。已穷投食计,又乞买茆钱。意怫西风苦,情深乡月悬。竹声喧枕畔,椰叶到庵前。亦是浮生事,焚香莫论禅。
与萧旷冥会诗(织绡女诗)。唐代。织绡女。织绡泉底少欢娱,更劝萧郎尽酒壶。愁见玉琴弹别鹤,又将清泪滴真珠。
太学贻张筠。唐代。储光羲。璧池忝门子,俄顷变炎凉。绿竹深虚馆,清流响洞房。园林在建业,新友去咸阳。中夜鼓钟静,初秋漏刻长。浮云开太室,华盖上明堂。空此远相望,劳歌还自伤。
忆江南 其四 寄外。清代。赵我佩。人去也,人去梦难成。绣被春寒常倚枕,画屏香冷懒调笙。镇日数行程。
题赵少隐青白堂三首。宋代。陈与义。雪里芭蕉摩诘画,炎天梅蕊简斋诗。它时相见非生客,看倚瑯玕一段奇。
中秋夜玄云蔽月行。宋代。李新。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想舞秋风老。
次韵王志道元夕。清代。张辂。沈水香生宝篆烟,九衢车马正喧阗。金莲遍烛三千界,银筝谁弹五十弦。天上楼台春靡靡,人间风月夜娟娟。少年行乐情怀异,绛蜡笼纱六辔联。
送浮屠宗立东游二首。宋代。王之道。西走漫偿行脚债,南游聊勘坐禅翁。不知色力能强健,又复观潮过浙东。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宋代。梅尧臣。长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同舆有宋贾,游市怀隐沦。日闻古贤哲,必与医卜邻。来过季主室,再拜语逡巡。矍然悟辞貌,何为居埃尘。捧腹乃大笑,吾道非尔臻。骥惭罢驴驷,凤岂燕雀亲。筮占聊助上,功利傥及民。大夫与博士,登车若丧神。今我见何遯,始验太史真。顺性诲善恶,不离义与仁。言孝谕为子,言忠谕为臣。又得蜀严比,宁将日者均。京都盛龟筴,坐肆如鱼鳞。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鸿冥复何慕,安得鸡骛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