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赠兼视苏君楫沈元异。明代。张献翼。白门烟月胜扬州,十四楼中第一流。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渡头桃叶王孙草,巷口乌衣客子裘。都市相逢多意气,与君同作五陵游。
《投赠兼视苏君楫沈元异》是明代张献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白门之外,烟雾笼罩的月亮胜过扬州,十四楼中最为出众。
眉毛学习远山的蓝色,心思像初柳一样缠绕着春愁。
渡口的桃叶拂过王孙的草帽,巷口的乌衣客人穿着子裘。
在繁华的都市里相遇,我们心意相投,一同游览五陵。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谊和游览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白门、烟月、楼台、眉毛、桃叶、乌衣客人等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富有浪漫和诗意的氛围。诗人以扬州的美景为背景,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之中。
赏析:
1. 描绘景物:诗中通过“白门烟月”和“十四楼”等描写,展现出扬州美丽的夜景。白门烟月使人感到朦胧和神秘,而十四楼的高耸则彰显了其出众的地位。
2. 表达情感:诗中的“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眉毛学习远山的蓝色,显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大自然的倾慕。心思缠绕着初柳,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郁闷。
3. 友谊和游览:诗中的“与君同作五陵游”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游玩的向往。在都市相逢的情景中,诗人与君子共同游览五陵,彰显了他们的意气相投和对诗情画意的共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扬州夜景的赞美和对友谊和游览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浪漫、诗意和遐想的感觉,体现了明代诗词的特点。
...
张献翼。
会同馆对雪。明代。陈琏。新阳力犹微,阴气尚郁结。昨宵风雨来,吹作瑶空雪。芳砌飞玉尘,虚檐落冰屑。轩墀肃且静,对此更奇绝。寒光耀文窗,素色映华棁。锦帐氍毹温,醉面生绮缬。每念沙场人,衾裯冷如铁。
贺新郎(管待杨伯昌子谟劝酒)。宋代。魏了翁。独立西风里。渺无尘、明河挂斗,碧天如洗。_鹊楼前迎风处,吹堕乘槎星使。弄札札、机中巧思。织就天孙云锦段,尚轻阴、朱阁留纤翳。亲为挽,天潢水。等闲富贵浮云似。须存留、几分清论,护持元气。曾把古今兴亡事,奏向前旒十二。虽去国、言犹在耳。念我独兮谁与共,谩凝思、一日如三岁。夜耿耿,不皇寐。
落花。唐代。李山甫。落拓东风不藉春,吹开吹谢两何因。当时曾见笑筵主,今日自为行路尘。颜色却还天上女,馨香留与世间人。明年寒食重相见,零泪无端又满巾。
烛影摇红。宋代。翁孟寅。楼倚春城,锁窗曾共巢春燕。人生好梦比春风,不似杨花健。旧事如天渐远。奈情缘、素丝未断。镜尘埋恨,带粉栖香,曲屏寒浅。环佩空归,故园羞见桃花面。轻烟残照下阑干,独自疏帘卷。一信狂风又晚。海棠花、随风满院。乱鸦归后,杜宇啼时,一声声怨。
茶瓶儿。宋代。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歌罢花如雨。 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