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赠兼视苏君楫沈元异。明代。张献翼。白门烟月胜扬州,十四楼中第一流。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渡头桃叶王孙草,巷口乌衣客子裘。都市相逢多意气,与君同作五陵游。
《投赠兼视苏君楫沈元异》是明代张献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白门之外,烟雾笼罩的月亮胜过扬州,十四楼中最为出众。
眉毛学习远山的蓝色,心思像初柳一样缠绕着春愁。
渡口的桃叶拂过王孙的草帽,巷口的乌衣客人穿着子裘。
在繁华的都市里相遇,我们心意相投,一同游览五陵。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谊和游览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白门、烟月、楼台、眉毛、桃叶、乌衣客人等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富有浪漫和诗意的氛围。诗人以扬州的美景为背景,将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之中。
赏析:
1. 描绘景物:诗中通过“白门烟月”和“十四楼”等描写,展现出扬州美丽的夜景。白门烟月使人感到朦胧和神秘,而十四楼的高耸则彰显了其出众的地位。
2. 表达情感:诗中的“眉学远山余黛色,心将初柳结春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眉毛学习远山的蓝色,显示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大自然的倾慕。心思缠绕着初柳,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忧愁和郁闷。
3. 友谊和游览:诗中的“与君同作五陵游”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游玩的向往。在都市相逢的情景中,诗人与君子共同游览五陵,彰显了他们的意气相投和对诗情画意的共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美景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于扬州夜景的赞美和对友谊和游览的向往。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给人以浪漫、诗意和遐想的感觉,体现了明代诗词的特点。
...
张献翼。
密县 其二。清代。何其超。峰峦城郭势参差,古地还来问具茨。烟火万家斜日晚,乱山乔木卓君祠。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晚对亭。宋代。杨万里。大隐翠屏孤,何许最正面。日落未落时,亭上来相见。
水龙吟 留别。元代。张之翰。别来几度秋风,数千里外还重遇。虚斋画掩,厌厌多病,赖君看护。鹅鸭比邻,鱼虾市井,拟留余住。被催人天上,除书一纸,又催过、江南去。一夜扁舟风雨。问谁知、此时情绪。明朝回首,荒城古塔,离亭高树。点检囊中,锦笺半是,秋岩佳句。待从今,且把新词阁起,共何人赋。
义宁华岩洞和纯阳真人。宋代。方信孺。跨鹤曾来不记年,洞中流水绿依然。紫箫吹彻无人见,万里西风月满天。
过五里迳三首。宋代。杨万里。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得前村。
珠江曲 其三。明代。李云龙。小姑撑小艇,来往越江滨。溪月裁眉出,川云学鬓分。微风柳下起,吹动石榴裙。
次韵张仲宗 其二。宋代。葛胜仲。二顷无田空好岁,四郊多垒已仍年。遥知壁立书生舍,只有溪藤与麝烟。
摸鱼子 其二 访半千清凉山下。清代。龚翔麟。柳坊西、苔铺径软,开门满地红雨。清凉山色为屏障,只少溪流环住。邀笛步。问曲瓮、危亭得似团蕉否。主人觅句。笑藤角银钩,吟情还剩,补入砑绢去。宣和粉,不入画师新谱。乱零醉墨如许。竹春过也泥根迸,荷插挑鞭寒圃。勤种树。从未识、青鞋误踏沾香土。三霜两暑。惜枉度华年,今朝才认,杜甫草堂路。
杏花天(杏花)。宋代。高观国。玉坛消息春寒浅。露红玉、娇生靓艳。小怜鬓湿燕脂染。只隔粉墙相见。花阴外、故宫梦远。想未识、莺莺燕燕。飘零翠径红千点。桃李春风已晚。
答州民。唐代。白居易。宦情斗擞随尘去,乡思销磨逐日无。唯拟腾腾作闲事,遮渠不道使君愚。
见诸君作莫愁湖棹歌戏拟四首 其二。清代。姚鼐。春光易尽是湖涯,桃李阴成柳作花。和雨和烟千万树,不知谁是莫愁家。
遥哭黄旡咎。明代。释函可。当年结束九江行,无柰当年舐犊情。最是金多难赎命,何如孤迹任飘萍。
秋日亭山周师招饮黄石山顶。明代。于慎行。岧峣片石枕双流,载酒登临欲暮秋。万古长留高士传,一编曾启帝师筹。川原回合浮佳气,烟树微茫结远愁。亦有受书年少客,白头今伴赤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