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朗读

这首诗词是明代于鉴之创作的《杂感十首(崇祯元年)》。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扃门非敢傲邻比,
只是平生最自知。
小赋不须通狗监,
微才何用造牛医。

莼丝乍可牵吴兴,
蕙服终难释楚悲。
莫讶经年无快接,
秋蛾春蝶有须眉。

中文译文:

不敢傲慢地与邻居比较,
只是我对自己最为了解。
无需通达狗监的小作品,
微小的才能有何用处。

莼丝可以勾起吴兴的情思,
香服却无法消解楚国的悲伤。
不要惊讶多年来没有快乐的交流,
秋蛾春蝶也有它们的魅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于鉴之在明代崇祯元年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认知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首先表示自己不敢自高自大地与他人相比,但他对自己的了解最深刻。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并不需要被世人评判,微小的才能又有何用途。

接下来,诗人以莼丝和香服作为隐喻,描绘了吴兴和楚国的情感。莼丝是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吴兴地区的情思和回忆;而香服指代楚国,意味着楚国的悲伤无法抹去。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和对情感的困扰。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经历多年时光后的感慨,他提醒人们不要惊讶于他多年来缺乏快乐的交流,就像秋蛾和春蝶一样,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省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触发读者对情感、才能和生活的共鸣,展现了明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高秋苏病气,白发自能梳。药饵憎加减,门庭闷扫除。

杖藜还客拜,爱竹遣儿书。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

()

至宝不自献,韬藏亦英华。馀香被草木,秀擢幽岩花。

()

青尊长共对,白日坐能移。但使龙文合,何妨雁字迟。

城高新月小,海涨晚烟垂。转惜分携地,秋光照玉羁。

()

皓月凌空照绿波,广寒宫里舞嫦娥。凭谁扫却蟾蜍影,天下清光应更多。

()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
华鬓极老态,丑面乏妍姿。
插花已不可,可插唯菊枝。
□□偶有酒,此事竟大奇。
连作数日饮,诗亦未暇为。
()

云栈横空入翠烟,跻攀端可蹑飞仙。介然独出诸山上,磊磊排衙石满前。

()

恣逍遥豁畅,乃容膝小金山。用妙力加持,兴洪大醮,真圣临坛。恩光遍施下界,救存亡、离苦列仙班。明贯从容法体,宴居一味萧闲。回还诱演幽深,将内外事都删。聚五蕴清凉,天宁地静,撞破三关。皇天助弘大道,度群生、万类不为难。指日金书诏下,永辞俗海尘寰。

()

论成方辩命,赋罢即归田。

()

喜承恩领殿前军,玉立长身迥出群。纪胜有时传白雪,奉宸终日侍红云。

金符旧勒蛟螭篆,宝剑新装锦绣文。讲幄故人先定约,宫壶春露待同醺。

()

前路风尘走且僵,我来一日此徜徉。
欧公自是游嵩观,迂叟原非过太行。
始信神仙还有国,不知蛮触是何乡。

()
易地开山闢广居,静中妙趣契真如。
自怜至老无闻达,抛却儒书读化书。
()

棹歌齐发,江云暮、吹得湘愁成雨。小酌千年,知他是、阿那年时沈午。日落长沙,风回极浦,黯不堪延伫。吴头楚尾,非关四面为楚。
几度唤起醒累,淋漓痛饮,不学愁余句。踏鲤从鼋胥涛上,怎不化成龙去。越女吴船,燕歌赵舞,世事悠悠许。明朝寂寂,双双飞下鸣鹭。

()

画省何心入,轺车随分行。急难频太息,交友旧驰声。

素月堕江影,白鸡悲夜鸣。绣衣无复出,部曲把铭旌。

()

孟春时物泰,条风应新律。良辰岂重来,嘉会那可忽。

膏车饬谢屐,小子伊畴匹。幽赏历岖嵚,胜览穷崷崒。

()
靖州风物最五溪,畲田岁入人不饥,淘沙得金遨以嬉。
瘴烟不逐岭云西,六花瑞腊春台熙,尤便逐客过往稀。
理乱黜陟了不知,夫子岂欲居九夷,要尊主势扶时危。
有言不用时我违,翻然不受好爵麽,向来乡行谁可晞。
()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