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朗读

《便民仓是县漕米入江处时方忧旱》是明代王一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
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
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
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县城中的情景,县里的仓库将漕运的粮食存放在江边,以备不时之需。诗人借此景象表达了他对旱灾的担忧和对农民的关切之情。

赏析:
诗中的修竹回斜径,高蝉噪夕阳,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修竹的曲径回旋,高蝉在傍晚时分高声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热烈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了数行迁客泪,一洒便民仓。这里的迁客指的是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为了生计而迁徙,因为旱灾导致的饥荒而流泪。而便民仓则是县城为了防备旱灾而设立的仓库,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有所寄托,有所依靠。诗人以泪水洒在便民仓上来表达了迁客对这个仓库的感激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剜肉知何补,劳心或自伤”表达了诗人对于应对旱灾所需的牺牲和努力的困惑和痛苦。剜肉知何补,意味着为了保证粮食供应,必须采取一些艰难的措施,但是诗人却不确定这样的牺牲是否能够真正解决问题,这种犹豫和无奈带来了内心的伤痛。

最后两句“骄雷蟠赤日,念尔稼登场”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来暗示着农作物的成长和收获。骄雷和蟠赤日表达了一种热烈的气氛,暗示着暴雨和炎热的天气,而“尔稼登场”则表达了对农作物生长的殷切期待和祝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县城中的便民仓和对旱灾的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关切和希望。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对比,以及天气的变化来烘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农民命运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郭西山路有寒梅,想见临行首重回。夜听雨声知水长,满船明月几时开?

()

百口共一灶,终年事烹煎。
力耕饲饥馋,灶敝火亦烦。
昨日一百五,老穉俱食寒。

()

晚得天真独有馀,百花荣谢莫相须。无穷春思包含尽,但问薰风有也无。

()

桃笙簟滑啼痕湿。金井外、几声秋蟀。雨紧灯花堕瘦红,记今夜、刚初十。

沈郎减尽相思骨,况又是、影双人只。一院蕉阴似那时。

()

宫槐分影直,官柳著行疏。画栋飞翚远,晴霞散绮馀。

池邀山简马,水胜武昌鱼。只恐封泥召,骖鸾上帝居。

()

博进天钱总患贫,漏卮长泄入金邻。尾闾只合丸泥塞,划取淩波袜上尘。

()

初画不自知,忽忘笔在手。庖丁及轮扁,还识此意否?

()
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
是与不是,且置勿道。
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
()

海上昔传有侠士,二十年来竟谁是?鹖冠赴难风尘里,九塞三山八千里。

伤心泪洒将军坟,滦水无声低暮云。呜呼夜台闻不闻,先生义气高人群!

()
世人无奈愁,沃以杯中酒;未能平磊块,已复生堆阜。
治水不治源,九载亦何有?不如读周易,一卷常在手。
()
庄语畏如俳,端居要若斋。
清虚集心腑,枯槁见形骸。
自计愚无用,何伤老不谐。
人生须广大,勿作井中蛙。
()

烟敛林梢挂晚虹,登临吟望兴无穷。秦娥越艳新妆饰,小约同来宝苑中。

()

黄檗堂前吃棒去,大愚肋下筑拳来。若言佛法无多子,到底分明眼未开。

()

马颊山倾堕壶月,绿丝萦纽虫书齧。美人抱月思太京,对脸传红红欲滴。

凤旌片片下清漳,湿萤满殿秋宫凉。雁柱无声虬箭咽,黄花叶落愁鸳鸯。

()

攀援石磴上仙台,万壑晴岚午未开。千尺长松云一片,半空惟有鹤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