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明代。王怿。汉月孤生瀚海头,迥临荒野照边州。光残金柝声中晓,晕满雕弓影外秋。漠北征人齐倚剑,城南思妇独登楼。那堪今夜关山月,况有胡笳引泪流。
《关山月》是明代王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汉月孤生瀚海头,
迥临荒野照边州。
光残金柝声中晓,
晕满雕弓影外秋。
漠北征人齐倚剑,
城南思妇独登楼。
那堪今夜关山月,
况有胡笳引泪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汉朝的月亮孤独地升起在瀚海之头,
照耀着边州的荒野,显得格外迥异。
明亮的月光在金柝的声音中宣告黎明,
朦胧的月色充满了雕弓的影子,超越了秋天的界限。
在漠北,征人们一同仰慕着剑,
在城南,思念的妇人独自登上楼阁。
如今这个夜晚,何其艰难,关山上的月亮,
更何况还有胡笳引发泪水的流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关山之夜的月亮,展现了明代王怿对边塞环境和战争的思考和感受。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词以关山之夜的月亮为主题,通过描绘月亮的景象和相关联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思考和感受。首先,诗中的月亮被描绘为“汉月”孤独地升起在瀚海之头,突出了边塞地区的孤独和辽阔。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月光在金柝声中宣告黎明,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边塞军人的使命。诗中的“雕弓”和“剑”则象征着战争,漠北征人倚剑,表现了他们对战争的期待和准备。而在城南,思念的妇人独自登楼,反映了家人的牵挂和对归人的期盼。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晚关山月的感慨,更加强调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悲伤。胡笳的声音引发了泪水的流淌,突出了关山之夜的凄凉和战争的残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思考,以及对战争中人们的痛苦和无奈的体悟。
这首诗词通过对关山之夜月亮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边塞生活和战争的思考和感受。同时,通过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关怀和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打动人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战争和生活的深刻体悟。
菩萨蛮 晚眺。清代。周翼椿。绣馀闲步青苔院。暖风微拂珠帘捲。斜日下回廊。梨花淡淡香。高楼闲自上。静倚朱阑望。片片晚霞新,盈盈月近人。
衢信道间见紫薇花。宋代。程公许。紫薇花自非凡品,何事栖极枳棘丛。白发舍人羞见道,相逢那敢恨飘蓬。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八。清代。方仁渊。人海波涛日日生,纵无风浪恐舟横。壮心不与年俱进,励志犹惭学未成。自古有才须有福,此身多累为多情。寄形大块同膻蚁,悟到浮生气自平。
早凉熟睡。宋代。陆游。灵台虚湛气和平,投枕逡巡梦即成。屋角鸣禽呼不觉,手中书册堕无声。百年日月飞双毂,千古山河战一枰。赖有莲峰遗老在,白云深处主齐盟。
慰邵将军孤鹤。明代。王世贞。缑山一羽化,故侣杳难寻。独立清秋色,孤鸣碧汉心。死生交谊尽,饮啄主恩深。莫作低回态,人谁支道林。
和外。清代。江韵梅。举头喜见婵娟月,宝镜盈盈透蟾窟。姮娥起舞寒簧歌,涌出银光夜飞越。芳草天涯年复年,晚风吹醒酿花天。凭遍阑干十二曲,弄花拜月爱迟眠。
偈颂七十八首。宋代。释正觉。谁将活眼窥空劫,我道宗枝染浩春。头角峥嵘藏不得,青原门下有祥麟。
送邑造士李良岁贡之京。明代。王恭。木落霜寒断雁鸣,六平峰下送君行。孤帆杳杳辞亲舍,匹马翩翩入帝京。禁邸疏钟朝佩影,桥门孤烛夜书声。遥怜得桂青霄上,应愧山中独隐名。
题灵祐和尚故居。唐代。刘长卿。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诗经·东山。清代。佚名。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东海游仙歌简王学士元驭王中丞元美。明代。王叔承。昙阳仙子王家姑,幼从节烈参虚无。七年服气绝烟火,玉楼明月寒冰壶。精光射天天欲坼,列宿群真自相迫。凭虚密谛五千言,语落天香翠绡隔。座上非时荔子红,空中当昼霓裳白。一朝丹就扶桑晓,海东家近蓬莱岛。左持星剑右挥麈,芙蓉之冠簪七宝。灵蛇故绕飞升台,仿佛茅龙与青鸟。歌成混沌谢蜉蝣,吹断琅璈人世小。丹霞一缕通紫京,瑶华双颊桃花明。九月九日金母宴,西池使者迎飞琼。手辞万众洒然去,青莲拥蜕秋蝉轻。是时余坐苍龙岭,独鹤横空见仙影。黄菊杯摇赤羽幢,知是天台籍新逞。玉堂学士本仙吏,怪得金闺出灵异。女且开班玉帝宫,眼底英雄齐夺气。仙机缥渺人不闻,秘诀乃授琅琊君。文章信有神仙骨,漆园傲吏才如云。许碏谪地为酒狂,狂余落魄希蒙庄。采真方寸成丘壑,五岳真形醉里藏。自从子晋缑山后,往往仙人喜姓王。缥缈仙机何不有,笑倩琅琊问南斗。方平昨得麻姑书,五百年来别未久。它时相见昆仑巅,沧海桑田几重九。希夷先生只好睡,东方小儿善盗酒。
已亥岁归过泉口紫芝山伤谨讲师。宋代。戴表元。行路梦犹在,入门人已非。山青古佛顶,云墨祖师衣。赌弈曾同拙,看真似欠肥。百年谁免此,只合早忘机。
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
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
江神子(集句惜春)。宋代。晁补之。双鸳池沼水融融。桂堂东。又春风。今日看花,花胜去年红。把酒问花花不语,携手处,遍芳丛。留春且住莫匆匆。秉金笼。夜寒浓。沈醉插花,走马月明中。待得醒时君不见,不随水,即随风。
看花。宋代。曾巩。春来日日探花开,紫陌看花始此回。欲赋妍华无健笔,拟酬芳景怕深杯。但知抖擞红尘去,莫问鬅鬙白发催。更老风情转应少,且邀佳客试徘徊。
罗浮宝积寺。宋代。芮烨。木落天寒山气沈,年华客意共萧森。偶于佳处发深省,其实宦游非本心。红日坐移钟阁影,白云闲度石楼阴。还家莫话神仙事,老不宽人雪满簪。
次韵陈倅二首 其一。宋代。释德洪。梦幻有贵贱,譬如绵与芦。美恶俱一暖,未易相贤愚。我少怀毛发,倦禅辄逃儒。投老加冠巾,舞笏师道吾。世事几时毕,云山何处无。何为聚落中,滞留如贾胡。溪声替说法,聚石为讲徒。拊手笑远志,甘为小草乎。
添字采桑子 芭蕉。清代。许德蘋。芭蕉本是寻常种,绿满空庭。绿满空庭。雨雨风风、不觉动人情。窗纱映处题诗遍,一片声清。一片声清。最怕残更、和漏几回听。
携家石湖赏拒霜。宋代。范成大。水上晴云彩蝀横,许多蜂蝶趁船行。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艳粉发妆朝日丽,湿红浮影晚波清。谁知摇落霜林畔,一段韶光画不成。
赋得白白江鱼入馔来。清代。李振钧。飘然有客出成都,直下湘江奉母趋。綵鹢翻红飞画桨,珍鱼跳白入行厨。斜量印颊如横剑,细数文鳞欲缀珠。玉尺乍抛牵翠荇,银刀才剖藉青蒲。鲜分池面羹原活,滑忆波心脂更腴。贯柳犹怜霜泼剌,隔花谁荐雪肌肤。海东远借垂竿手,堂上新挥斫脍图。汲向涌泉应不俟,盛来截竹更何须。曾经丙穴加餐劝,又进辰馐舞綵娱。纵壑文章推旧族,卧冰家世溯前谟。庭县政况能苏辙,带佩官还说绾符。买自沙头逢亥日,烹传舵尾付丁奴。莫教画板愚群獭,讵类铜盘幻一驴。楚竹初然炊晓馔,蜀胶佐饷醉朝餔。晴潭冻解供蔬笥,晚市烟寒绕荻芦。游或武昌闲咏马,携将赤壁漫从苏。秋风莼菜系归思,春水桃花问钓徒。练影双双疑素结,锦鳞六六讶琼铺。溉鬵诗卷常怀尔,弹铗歌声孰慰吾。他日南湖相忆处,可凭溪友达书无。
颂一百则。宋代。释重顯。一拽石,二般土,发机须是千钧弩。象骨老师曾辊毬,争似禾山解打鼓。报君知,莫莽卤,甜者甜兮苦者苦。
明河篇。唐代。宋之问。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为舒景春赋东皋。元代。吴澄。东皋种杏者,今住杏花村。收谷虎卫道,衔珠蛇报恩。窗红开晓沴,草碧验春温。岂待閒舒啸,柏湖真有孙。
鹿溪逸兴为郯城尹洪启明题。明代。林廷模。鹿溪溪头结茅屋,溪水过门清可掬。黛浓玉削溪上山,掩映溪花与溪竹。住溪主人元不凡,醒心却爱溪潺湲。草坐每分溪畔石,书声时出溪云间。一从鹏翮同风举,天北天南几寒暑。清风明月故须吾,墨绶铜章乌用汝。何如临溪濯缨尘,沙鸥盟事堪重陈。尊酒斜阳閒放棹,断矶春水晴垂纶。浅深况免波涛恶,十年旧梦今方觉。诗筒茶鼎老生涯,藜杖芒鞋醉行乐。吁嗟此乐人少知,名场利路分多岐。柴桑千载卓哉见,北山当日胡为移。芙蓉水通松菊径,秋江景亦鹿溪胜。便须拂袖归去来,与君重续山阴兴。
浪淘沙。宋代。徐似道。风紧浪淘生。蛟吼鼍鸣。家人睡著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舟中杂兴三首 其三。元代。许谦。岚烟紫崔嵬,波月光滉瀁。星宿悬虚篷,云雨暗逸桨。震泽商气深,雄风驾涛浪。白鸥与苍雁,来往同簸荡。吴潮海门阔,飞雪喷秋响。重重越山迎,汩汩溪流上。舟行历旬日,佳景阅万状。孤征抱结思,所感重悽怆。安得同心人,咏歌共清赏。
渔家傲(忆营妓周子文)。宋代。陈袭善。鹫岭峰前阑独倚。愁眉蹙损愁肠碎。红粉佳人伤别袂。情何已。登山临水年年是。常记同来今独至。孤舟晚■湖光里。衰草斜阳无限意。谁与寄。西湖水是相思泪。
章丘道中。明代。张吉。渠柳梳风麦涨陂,鸟乌含哺疗雏饥。劝农使者驱车急,正恐回回眼下迟。
米元章临晋武帝大水帖赞。宋代。岳珂。论帖至晋,书法之祖。溯晋而西,又举一武。扑散质寓,意妍态鲁。禁脔之藏,尚觌真古。
送诸方行化 其二。宋代。释守卓。谁管川途冻未开,笑持铁钵出山来。心花不落东君手,待把灵根火里栽。
暮春归故园。明代。释今沼。绿杨三月村,红杏满东园。晴鸟下喧树,春风閒到门。露葵已堪折,醑酒复盈樽。复接南邻叟,留连竟夕言。
题王季安主簿佚老堂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布袜青鞋已懒行,不如宴坐听啼莺。只言此老浑无事,种竹移花作么生。
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唐代。刘长卿。离群方岁晏,谪宦在天涯。暮雪同行少,寒潮欲上迟。海鸥知吏傲,砂鹤见人衰。只畏生秋草,西归亦未期。
送廖融处士南游。五代。翁宏。病卧瘴云间,莓苔渍竹关。孤吟牛渚月,老忆洞庭山。壮志潜消尽,淳风竟未还。今朝忽相遇,执手一开颜。
春秋战国门·荆轲。唐代。周昙。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泊岳阳城下。唐代。杜甫。江国踰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山中月夜。宋代。张嵲。过雨得清夜,月明惟水声。叶光知露陨,兰馥赖风清。天地未悔祸,豺狼犹阻兵。故园同此夕,长望一霑缨。
江城子(席上赋)。唐代。王质。细风微揭碧鳞鳞。绣帏深。不闻声。时见推帘,笼袖玉轻轻。不似绮楼高卷幔,相指点,总分明。斜湾丛柳暗阴阴。且消停。莫催行。只恨夕阳,虽好近黄昏。得到钗梁容略住,无分做,小蜻蜓。
群情。元代。吴当。社稷生奇变,关河入战图。楼前朱汗马,城上白头乌。国步分光岳,江流接蜀吴。群情思伯业,佳气瞩皇都。
正月八日至十二日雪不止和施仲任韵。宋代。郭印。天雨宝花呈上瑞,不同常岁旋能乾。痴儿诧见盐成糁,戏仆圆搓玉作团。漏屋茅檐垂欲压,华筵酒椀正禁寒。悬知片片非他物,落处应须子细看。
写怀。明代。边贡。欲逃中夏暑,暂上上江船。夜卧对松月,晓行披水烟。佳期渺天末,良觏阻尊前。相问各华发,遥悲青镜年。
古别离二首。唐代。施肩吾。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老母别爱子,少妻送征郎。血流既四面,乃一断二肠。不愁寒无衣,不怕饥无粮。惟恐征战不还乡,母化为鬼妻为孀。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渔父。先秦。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