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

调笑朗读

《调笑》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手乱戏间。
织成锦字纵横说。
万语千言皆怨别。
一丝一缕几萦回,
似妾思君肠寸结寸结。
肝肠切。
织锦机边音韵咽。
玉琴尘暗薰炉歇。
望尽床头秋月。
刀裁锦断诗可灭。
恨似连环难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情感纠葛和离别之痛。诗人以织锦为比喻,表达了自己手忙脚乱地编织着纷繁的言语,诉说着无尽的怨别之情。每一根丝线都代表着回忆,像情人思念心中的挣扎和痛苦一样,缠绕在一起。诗人将自己的痛苦比作思念之情,如同妾心思念君子,内心痛苦难以解脱。在织锦机旁,音韵仿佛被喉咙阻塞,玉琴被尘埋没,薰炉也停止了燃烧。在床头凝望了无尽的秋月之后,诗中提到刀裁锦断,意味着诗词能够破灭离别之苦。然而,深深的恨意却像连环般难以结束。

赏析:
《调笑》以织锦为象征,通过描绘织锦的情景和与离别相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困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将诗人的情感与织锦、音韵、琴音、薰炉等元素相联系,创造出一种意境。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它揭示了人们在离别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痛苦,以及恨意难以消散的困境。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宋代晁补之对离别之苦的真实感受,并反思生活中的情感纠葛和无奈。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朗读
()

猜你喜欢

丹砂九转世莫传,羽衣婀娜飞朝天。
凄然风露洗尘世,星斗一天随转旋。
空余丹鼎在岩际,夜夜虹光腾霁烟。
天遗紫阳弭绛阳,点石成玉公须专。
()

灏灏江湖入望深,烟霄杰阁俯千寻。岸花迎棹半吴楚,山雨入帘无古今。

城影月移秋树碧,笛声风起暮潮阴。天涯别有青衫泪,不为琵琶湿满襟。

()
平生湖海鱼竿手,强学来操制锦刀。
末俗相看终眼白,古人不见想山高。
未乘春水归行李,傥得闲官去坐曹。
自是无能欲乐尔,烦君错为叹贤劳。
()

丛桂小山发,言寻烟水遥。何人此肥遁,岩月若为招。

松暝入归鸟,云深出暮樵。似闻猿鹤怨,萝径晚萧萧。

()
灶间三日怒饥面,老去一豪无木肠。
走乞毗耶半炊玉,归来作舞绕绳床。
()

琼海收兵玉帐闲,又移斋舰泝涪湾。
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

()

云路千金争一刻,喜近秋中,黄作眉闲色。底事暂离离未得,此情惟有孤灯识。

云锦江花豪彩织,径寸明珠,照破秋霄黑。六月淹留因尔息,明年和尔聊风翼。

()

白题胡舞翻新样,黄胖春游学少年。脱却垂檐莞笠子,十分团月到鹂颠。

()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

愁绪离情未易任,石桥杨柳日阴阴。伯仁痛泣孤臣泪,元直先归孝子心。

流水竹声萧寺远,白云秋色汴河深。梧桐若已题高冢,回首疏钟共晚林。

()

止足嘉言每念兹,不应华发叹归迟。
非关启第夸三战,直为营巢欠一枝。
盛放清风来北户,细分鸣溜入西池。

()
炊珠爨桂走门徒,须信高人道不孤。
政使过门尽侯主,也须拳棒做工夫。
()

偶然合眼便家乡,夜二三更母在床。促织入门蛛挂壁,一灯絮絮话家常。

()

玄冬雨雪方载阴,闭门黄叶和云深。重冈复岭乌不度,岂有远客来相寻。

怜君两屐无新齿,足趼荒途五百里。扪萝高陟麻姑坛,斧冰乱涉琴高水。

()
但得本,莫愁末,远远寻师多嫌脱。
君子务本道须生,不用牵麻并拽葛。
()

玉山亭子仙人筑,小似桃源隐者家。天近方壶知剑气,水从清汉接星槎。

参差凤吹空歌迥,烂熳龙香醉墨斜。金椀细倾新竹叶,银瓶还出小琼华。

()
湖外谁相识,思归日日频。
遍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失计空知命,劳生耻为身。
惟看洞庭树,即是旧山春。
()
海翁古徵士,接武诸公后。
闻名三十年,倾盖即如旧。
示我伐木章,无能出其右。
籊籊秋竹竿,坐睨蒲质朽。
()

鷃鹏虽有异,小大各逍遥。

静处安吾分,尘缘坐见消。

()

井气蒸云湿石栏,白头道士自烧丹。

开门风带琴声出,一阵松花满醮坛。

()

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

祢衡鹦鹉词,挥翰无停缀。狂甚于接舆,才不容当世。

身居桴鼓下,心在云天际。黄祖悁忿来,殒之如虎噬。

()
安乐窝中乐,娲皇笙万攒。
自从闲借出,客到遂无欢。
()

藻井尚寒龙迹在,红楼初施日光通。(《红楼院》)

()

芦月凝霜,蕉风作雨,飘飘叶落梧桐树。蛩吟底事动哀音,不知人在愁深处。

鹤怨空鸣,鸿孤远度,伤心又被秋光误。怪他有梦不归来,云山岂碍魂归路。

()

兰若春归雨霁天,凌空台上独闻蝉。岩扉碧藓凝僧榻,林径孤云宿梵筵。

祗树阴阴啼野鸟,断钟杳杳出人烟。洽公住处今陈迹,日暮悬灯益惘然。

()

风雨不出户,儿孙共读书。

()

昔人曾叹择栖难,今子翱游二相间。
对弈未妨看露布,论诗未合上斋坛。
沉来铁鏁真儿戏,吟退毡裘却凯还。

()

拟出罝罗再卜邻,死生俄判两吟身。
百年岂料逢今日,四海何由见此人。
吴地有园花已尽,楚山无冢草空春。

()
林壑苍茫渺一涯,辱化词藻借光华。
大声岂直金投地,清梦悬知笔有花。
不似罢兵初度岭,应同奏疏早名家。
曳裾未惬平生志,常恐追锋侍绛纱。
()
重重帘幕护金猊,小树花开带麝脐。
寒色十分新疹粟,春心一点暗通犀。
香延棋畔仙人斧,影射灯前太乙藜。
从此再周花甲子,伴公长醉玉东西。
()

登林地迥三城尽,紫翠烟深一径微。云净九龙依洞出,台空孤鹤向人飞。

千山佳气平临目,万壑凉飙故拂衣。怅望清秋情不极,皓歌回首月斜晖。

()
买山蓺花竹,长恐落人後。
不见竹林人,山王非狙豆。
市门能几许,掉臂日奔凑。
迟子来朝天,商略陈薄陋。
()
珠轩绣毂辗香尘,回首西湖罗绮春。
便合行歌访花柳,可辞买笑费金银。
清吟自属当千客,劝醉那无第一人。
肯学孤山旧居士,平生诗酒只僧邻。
()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
拾物自富,与率为期。
筑屋松下,脱帽看诗。
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

樗散不任用,居然老空林。

柴门绝车马,径草三尺深。

()
侵晓园丁,报道娇红嫩紫。
巧工夫、攒枝*蕊。
行歌伫立,洒洗妆新水。
卷香风、看街帘起。
()

九日空山里,乘高感岁华。霜风翻绛叶,晴日乱黄花。

积雨饶新径,荒林足乱雅。连年频避地,憔悴客田家。

()

劳生垢浊中,长夜不知晓。幽人自超然,下视正胶扰。

中冠及鸡晨,梦觉常了了。

()

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

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

()

所思劳梦寐,夜夜碧江飞。只为云山阻,能令雁字稀。

炊餐惟苜蓿,避席掩柴扉。闻道耽幽僻,行歌对落晖。

()
秋雨弥空,冷侵窗户琴书润。
四檐成韵。
孤坐无人问。
壮志消沈,喜入清闲运。
()

探幽不知疲,前赏方未极。
晨行越高岭,拔地见峭石。
有如万菡萏,玲珑倚秋碧。

()
镜湖渺渺烟波白,不与人间通地脉。
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
东皇高之置度外,正似人中巢许辈。
万木僵死我独存,本来长生非返魂。
()
所当约於已,岂忍俭其先。
道立南阳表,人呼原氏阡。
()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
青松十里锺山路,只隔西南一片云。
()

文字无穷才有穷,可能纖艳敌浑雄。
蚤知大将坛场峻,晚作邻翁保社同。
臣向雠书曾殿北,君公避世且墙东。

()

尝闻老潘句,今日复题诗。积潦朝犹浅,归云晓更迟。

断无桃叶唱,数负菊花期。日莫还孤坐,寒灯颇见知。

()
穆如薰风,敷舒文藻。
气湿消除,岂予黍稻。
神之听之,钟鼓咸考。
于万斯年,惟皇之报。
()
五峰双涧旧标名,我恨当年去不成。
却羡个中人自在,饱看山色听泉声。
()

高堂突兀里人惊,丞相规模固自宏。
移石远分嵩峤色,凿池切放潩泉声。
茱萸结佩聊同俗,鹦鹉传杯岂吝情。

()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

净几延清赏。把卷坐生闲爽。曾闻九节解通灵,幽香绮石,自得同高尚。

枝黏玉屑花轻放。不是风尘相。寄托林泉雅致,流水怜飘荡。

()

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

大厦初构与云齐,归燕双入正衡泥。欲绕歌梁向舞阁,偶为仙履往兰闺。

千里争飞会难并,聊向吴宫比翼栖。

()

漠漠平芜一望齐,画楼东去粉墙西。落红三月飞如雨,软衬香尘送马蹄。

()

一天凉雨及时来,花有红香菜有台。亭上正堪寻旧约,檐前无复见飞埃。

当空霁月光逾烛,贴水新荷浅胜杯。从此不劳游别圃,主人家世长三槐。

()

蕊爱新阳叶爱阴,碧池过雨水深深。已从红蕾知鲜艳,未擘青房识苦心。

岁事栽培应有待,物生开谢每相寻。看花悟得无言处,漫向风前作短吟。

()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

日落雁声急,萧条人独行。偶看原上草,偏动黍离情。

()

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
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
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

()
望远目犹明,登高脚更轻。
每思游赤壁,时梦上青城。
灯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
古仙曾历考,强半出儒生。
()
天台琼台标奇状,赤城瀑布悬千丈。
中有高人混姓名,不向迷途随得丧。
闲寻棋侣过清溪,静拨云根种紫芝。
八卦炉中调姹女,三田宫里守婴儿。
()
历历庚申事,分明在眼前。
讲利如有弊,飞渡定无船。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
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
()

暂到殊方物色新,短衣长帔称文身。相逢十字街头客,尽是三巴寺里人。

箬叶编成夸皂盖,槛舆乘出比朱轮。年来吾道荒凉甚,翻羡侏离礼拜频。

()

正始有遗音,衣冠落东南。
典午赖群贤,历年百有三。
吾闻运甓人,功与王谢参。

()
静看瀺灂几游鳞,争似玄裳缟袂春。
几度有书招不至,应惭侧翅傍他人。
()
著论端能拟过秦,苦吟长学跨驴人。
十年不调非求异,三径为资本作贫。
回首浮梁屡还往,断魂宿草几陈新。
藏家有集曾三复,借我流传莫谩珍。
()
祖师门下,尺水丈波。
若也觑得破,轮王髻中珠分文不直。
若觑不破,迦叶粪扫衣价重娑婆。
千个万个伎死禅和,临济德山将奈何。
()

曲阑干外牡丹花,玉篆标题护绛纱。龙管凤笙欢赏处,不知楼外夕阳斜。

()

春风吹柳万条斜,此去金陵驿路赊。不必相思当后夜,片帆开处即天涯。

()

老向书丛作蠹鱼。病馀还补蠹馀书。剧怜风雅凋残甚,怪底经生故训疏。

风雨外,闭门居。一编能遣几居诸。寻常豹鼠何难识,未必终童我不如。

()

山腰秘灵源,初出才一线。方池湛空碧,奔驰忽萦转。

皎皎涵青蘋,累累涌珠串。夜深耿落月,澄澈静如练。

()

魂黯马嵬西去路,当时生被春风误。嫣然犹自带馀醒,贪睡那能慰迟莫。

难写花仙旧所思,褪青愁雪淡胭脂。黄昏庭院潇潇雨,更是梧桐叶落时。

()

郭外林深爽气催,凌云楼阁八窗开。振衣高御风生腋,卷幔宽迎月上台。

古树荫连堤畔色,疏星影动汉边回。三更分我雠书处,露滴松梢落茗杯。

()

昔年曾读《山海经》,所称怪兽多异名。
仲尼删书述禹贡,九州无过万里程。
抟木青羌何以至,伯益所疏疑非真。

()

将军心地清如藻,小结幽居远六街。倚榻高寒疑近水,闭门空翠欲侵阶。

撷芳曾过黄泥坂,寄傲难同画舫斋。圣代只今需补衮,知君才副九重怀。

()
气体冲融,四时长在阳春里。
玉田琼蕊。
养就灵苗异。
堪笑□□,□□□□□。
()

总辔出西坰,寥寥旭宇明。丛冈森地秀,飞塔恍神行。

惠味沾仙露,疲心识化城。远香来不断,空梵过犹清。

()

八十昂藏一老翁,得钱长是醉春风。
杏花村酒家家好,莫向桥边问牧童。

()
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
急雨过修竹,凉风摇晚莲。
岂谓败莎蛩,能继衰柳蝉。
安得九皋禽,清唳一洒然。
()

晚云欲雪寒模糊,微月递明光有无。枯桑林头北风急,山鬼叫啸林鸦呼。

此时柴门寂如磬,借问夫子何为乎。一盏油灯照虚壁,梦在洙泗谈黄虞。

()

荐函引重一何频,画饼充饥恐误人。
公道晚遭诸葛相,且烦舆致倚经纶。

()
何处可徘徊,林间共水隈。
夜归家犬识,春睡野禽催。
有地唯栽药,无村不见梅。
兴来惭独饮,时唤老农陪。
()

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绿搓杨柳绵初软,

红晕樱桃粉未干。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

()

六月泉声带雨寒,斜阳染出淡红山。
白云无恙青枫老,不见龚刘振锡鐶。

()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

斜日阴阴起暮笳,船头画鼓不停挝。县门东去刚三里,正及郎官放晚衙。

()
朱绂临秦望,皇华赴洛桥。
文章南渡越,书奏北归朝。
树入江云尽,城衔海月遥。
秋风将客思,川上晚萧萧。
()
漫郎专一溪,万事俱不理。
胡为堕我相,名字出奇诡。
山林轩冕欤,等是寄焉耳。
程公傍亭意,道眼深照此。
()

孤云不信客中贫,绿绮携将苕水春。却怪年来频禁酒,匡山白社识前身。

()
千寻木兰馆。
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
行云碍芰梁。
()
卖龟船小漾漪涟,折得蘋花亦当钱。
我自沧洲隔三载,此花风调只依然。
()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
再拜升车望已过,却教红粉保山河。
当时岂止毛延寿,对面欺君事更多。
()

愁汝休来,且天边高寄,地下深埋。自戊申吾降,酒星正照,辛壬师授,酒诰蒙开。

若下乌程,兰生桑落,行辈都将兄弟排。二豪者,便螟蛉蜾蠃,如我何哉。

()
再降微之与牧之,依然记得转轮时。
玭珠作性收圆业,银粉流香畅艳辞。
紫凤占祥群玉府,金莺栖尽好花枝。
宜公正是青春日,两鬓光华未染丝。
()
风流清苦自成家,要撷春香煮雪花。
知味不随鸿渐唾,剡翁自种剡翁茶。
()

天涯春色倍潇森,李白桃红共一阴。每从飞花春不禁,东风作意过园林。

晓来光艳半沉沉,萦沙惹草日相侵。珍重佳人拂袖襟,虚劳綵笔费搜寻。

()
市桥灯火春星碎。
街鼓催归人未醉。
半嗔还笑眼回波,欲去更留眉敛翠。
归来短烛余红泪。
()

乳床奇诡鉴清涟,碧落真人古洞天。
十载南游才一到,不访重补到难篇。

()

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

职事惰不理,种竹养疏慵。
爱此炎暵辰,独抱霜雪容。
清阴动脩架,秀色如本丛。

()

诏置海陵仓,朝推画省郎。还家锦服贵,出使绣衣香。

水驿风催舫,江楼月透床。仍怀陆氏橘,归献老亲尝。

()

不求富贵不嫌贫,天地悠悠任此身。

飞步任教趋要路,好怀到底属閒人。

()

若木宁忘拂,羲和底易倾。百年如此日,孤抱欲谁明。

野暮愁风色,湖寒断雁声。可堪良友共,衰老慰吾情。

()
于铄赵生。
载德相绍。
挺此令嶷。
素质晈晈。
()
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
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
青娥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
()

紫宸初启列鸳鸾,直向龙墀对揖班。九曜再新环北极,

万方依旧祝南山。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

之人梅竹操,抱此岁寒心。
古道久不作,高风独在今。
无言欣意会,肥遁爱山深。

()

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
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

()
窗灯摇影细,城柝报更遥。
白发愁偏重,丹心老未销。
云阴笼月薄,秋气挟霜骄。
归思如江水,滔滔逐逝潮。
()

雨声何浪浪,溪流势汹汹。莽苍两涘间,不辨马牛风。

翻疑坤轴裂,渺与天河通。林杪露寸碧,浊浪奔蛟龙。

()
溪堂欢燕。
惯捧玻璃盏。
今日祖西城,更忍把、一杯重劝。
别离情味,自古不堪秋。
()
红源初滥觞,其天千万里。
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
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
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