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包征士公恺

寄包征士公恺朗读

诗词:《寄包征士公恺》
朝代:明代
作者:王绂

爱尔闲情好,
林堂白昼长。
楷书临小晋,
近体学中唐。
水莳一池芡,
园栽十亩桑。
不知篱下菊,
秋后肯分香。

中文译文:
对于你,我的闲情好,
在林堂中,白昼漫长。
我用楷书临摹小晋体,
学习近体诗歌的中唐样式。
水池中种植了一片芡菜,
园中种植了十亩桑树。
不知篱笆下的菊花,
在秋天之后是否愿意分享芬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代王绂的作品,表达了诗人的闲情逸致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诗人以自己的闲暇时光为背景,描绘了自己喜爱的生活场景。

首句“爱尔闲情好”,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心境的陶醉和满足。他拥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悠闲地享受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林堂白昼长,楷书临小晋”,描述了诗人在林堂中度过漫长的白天,并且以楷书的方式临摹《小晋》的作品。这里的林堂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书斋,他在这里度过了很长的时间,专注于书法创作。

下一句“近体学中唐”,表明诗人学习并借鉴了唐代近体诗的样式和技巧。他希望通过学习古代的诗歌形式,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接着的两句“水莳一池芡,园栽十亩桑”,描绘了诗人所居之地的景象。他在水池里种植了一片芡菜,园中种植了十亩桑树,展现了他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

最后两句“不知篱下菊,秋后肯分香”,表达了诗人对篱笆下的菊花的期待。诗人不知道这些菊花是否会在秋天之后继续绽放,是否会释放出芬芳的香气。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希望它们能够持续散发美好。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诗人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闲情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融合,展示了一种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相于分倍亲,静论到吟真。王泽曾无外,风骚甚少人。

鸿随秋过尽,雪向腊飞频。何处多幽胜,期君作近邻。

()
碧玉篦扶坠髻云。
莺黄衫子退红裙。
妆样巧将花草竞。
相并。
()
久矣闻名忻识面,哦诗一字果何难。
笔端风月窥天巧,句里冰霜饱岁寒。
自昔登坛须老将,只今握节愧粗官。
相逢忽有新篇赠,病眼摩挲得细看。
()

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

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归故园。

()

把酒凄然,歌行路难,奉君一觞。叹成名邓禹,笑人寂寂,言愁卫玠,对此茫茫。

狗肆奇材,马坊贱客,潦落中年亦可伤。愁无语、又孤帆落木,吹梦钱塘。

()

词场騕袅竞空群,四子登坛始是君。高唱十年馀白雪,大名一日起青云。

会应头腹龙堪定,可是雌雄剑自分。摇落故人犹善饭,未忧重拟北山文。

()

隐几牙签横,蠹鱼渐次成。花枝合苑影,骚雅一楼声。

租薄盘飧瘦,人閒笑韵清。篱东香未歇,展限与渊明。

()

客子有游兴,乘春恣行迈。扁舟下湘江,淩晨访严濑。

抚景怀往踪,临风动长慨。为想羊裘翁,蜕迹人境外。

()

参商各两地,郁郁苦怀思。不见回辕日,空怜执手时。

清霜疏柳脆,明月断鸿迟。岁晏无消息,安知会晤期。

()

节于夫尽义于姑,节义方能保二雏。人隔古今名独在,月分圆缺影同孤。

未忘一日心先死,相见重泉泪始无。环燕纷纷争入画,等閒曾有柏舟图。

()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

前年游小石,小石之下江悠悠。今年游小石,江水只似前年流。

江流日夜流不息,石根水齧成沙砾。主家银瓶三尺高,长向江边宴宾客。

()

()
秦川贵公子,避地来荆州。
流离世道丧,简脱天姿遒。
岁时不我与,假日赋销忧。
妍辞縟非雾,逸韵锵鸣球。
()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