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镜七首

览镜七首朗读

诗词:《览镜七首》
朝代:明代
作者:陶望龄

说法从人诮马留,
似猴良亦胜真猴。
牵丝刻木浑儿戏,
断水残山足梦游。

溪潦旋添菱女枻,
霜痕欲上橘奴洲。
此中纶笠真吾事,
为写渔装著钓舟。

中文译文:
观赏镜子七首

说法从人戏弄马,留连不去,
看起来像猴子,甚至胜过真正的猴子。
牵着线,雕刻木偶,仿佛孩子的游戏,
断了的水,残留的山,多足的梦游。

溪流涨潮时,旋转着添上菱草,女子乘着小船,
霜痕欲爬上橘奴洲。
这其中的经历和故事,是我真正关心的,
为此我写下了钓鱼装束的渔人和渔船。

诗意和赏析:
《览镜七首》是明代陶望龄的作品,这首诗以简洁而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系列场景和情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人们戏弄马的情景,指出有时人们的表演甚至比真正的猴子更出色。这反映了诗人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提醒人们不要只看表象,而要认真思考内在的本质。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孩子们玩耍的场景,他们通过牵线和雕刻木偶来模仿世界。这揭示了人类天性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对游戏和幻想的追求。

接着的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溪流中的菱草、山水和橘奴洲的美景。这些景物通过诗人的笔触呈现出清新、自然的感觉,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渔人和渔船的关注,他将自己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了这些渔人的生活和经历上。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对普通人的关注和赞赏,以及对平凡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各种场景和情境,传达了诗人对人性、想象力、自然美和普通生活的思考和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陶望龄

陶望龄(1562~1609),字周望,号石篑,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他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的成绩,做了翰林院编修,参与编纂国史;曾升待讲,主管考试,后被诏为国子监祭酒。陶望龄为官刚直廉洁,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学为最大乐事。他把做学问也当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学人有时也称他为歇庵先生。陶望龄生平笃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学说,认为这是最切实际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诗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庄》12卷、《天水阁集》13卷。
...

陶望龄朗读
()

猜你喜欢

周道洽平,声动文成。
周王弃善,俗移风变。
哀乐异心,治乱殊音。

()

杨州法署见才华,獬豸从来善触邪。直指八闽曾奉使,曲台三礼自名家。

箧携书富多藏竹,环赐恩深未及瓜。佳句今推何水部,知君东问忆梅花。

()

并山微径自曲折,野人种花无数蹊。太傅风流犹可想,楼船皓齿合招携。

()
西望岷峨天一方,谁都地险绝遐荒。
皇风已喜浑无外,国势那须别有疆。
黄鹤盘空飞不过,金牛拔地去何长。
汉庭四海皆臣妾,一曲歌风未忍忘。
()

两年三辅剧,千里一身轻。处世终无术,于民独有情。

壮心寒易水,晚节笑荆卿。欲脱人间迹,蓬莱顶上行。

()

珠络玲珑,罗囊闲斗,酥怀暖麝相倚。百和花须,十分风韵,半袭凤箱重绮。茜垂西角,慵未揭、流苏春睡。熏度红薇院落,烟锁画屏沈水。

温泉绛绡乍试。露华侵、透肌兰泚。漫省浅溪月夜,暗浮花气。荀令如今老矣。但未减、韩郎旧风味。远寄相思,余熏梦里。

()

秋景引闲步,山游不知疲。杖藜舍舆马,十里与僧期。

昔尝忧六十,四体不支持。今来已及此,犹未苦衰羸。

()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

吏隐淮南爱薜萝,居閒宾客日相过。云蒸讲论淹中久,星聚衣冠许下多。

病后尊犹倾北海,别来人或忆西河。不须握管推能赋,五十功名鬓易皤。

()

秦皇按宝剑。
赫怒震威神。
逐日巡海右。

()

平波涨绿春堤满。渡口人归晚。短篷轻楫费追寻。始信十年归梦、是如今。
故人回望高阳里。遥想车连骑。尊前点检旧年春。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

夔峡希声洞杳微,赏音犹笑武当迟。灵蛇束破玄龟壳,应恨从前骨裹皮。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重来对酒,折尽风前柳。若问看花情绪,似当日、怎能彀。

休为西风瘦,痛饮频搔首。自古青蝇白璧,天已早安排就。

()
客游梁益半吾生,不死还能见太平。
初喜梦魂朝帝所,更惊老眼看都城。
九重宫阙晨霜冷,十里楼台落月明。
白发苍颜君勿笑,少年惯听舜韶声。
()